“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陳杰 老酒鑑定號

“拔頭”,顧名思義即“拔下來頭”、“換頭”。這個“頭”指的是茅臺酒的“頭”。在此,專指2009年以後生產的“紅膠帽”茅臺酒“拔頭”。

茅臺酒貴為國家名酒,歷來為人們喜愛。其優良的品質和極大的升值空間,為茅臺酒收藏愛好者和經營者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成為利益燻心的製假者長期覬覦的目標。除了大批量工業化全套仿製製假外,還有利用回收茅臺酒瓶製假。前者便於識別,後者難以識別。

“拔頭”是茅臺酒“撬蓋”“打眼”三大禍害之一,由於其做假方法簡單,行為隱匿,加上是在酒瓶、商標、封口等“全套真”的基礎上做假,其假作很難發現。致使很多涉足未深的茅臺酒收藏愛好者和經營者“望茅生畏”。瞭解掌握茅臺酒“拔頭”的做假手段和方法,是破解茅臺酒“拔頭”的重要途經。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1“紅膠帽”茅臺酒

一、正品茅臺酒“紅膠帽”外形特徵

1、“量身定做”,有“腰身”。從側面看,“紅膠帽”茅臺酒的封口膠帽凹凸有致,如同女士量身定做的“旗袍”,合身得體。“天地蓋”的外形和紅膠帽的緊縮緊密結合在一起,更顯“三凸”——底蓋凸、下襬飄帶凸、飄帶結凸。

2、鬆緊適度,轉動無隙。新生產幾年以內的新酒,其“紅膠帽”是能轉動的。即用手可以轉動紅膠帽。但是,“紅膠帽”與“天地蓋”之間,是沒有什麼間隙的。這種轉動是一種“摩擦式”的轉動,即“紅膠帽”緊貼瓶蓋轉動。輕輕一轉就動和使大勁也轉不動都不正常。

3、顏色鮮豔,光感圖文。正品“紅膠帽”呈現一種鮮豔的大紅色,其中有很多高科技的防偽設置。強光照射下,變換角度,茅臺酒logo圖案呈現出紅黃藍綠多種顏色。熒光燈下,呈現英文字母“MOUTAI”字樣。瓶蓋頂部設置有“黑點”和“MT”暗記。

4、粘合縫規整嚴實。“紅膠帽”由圍桶和頂片粘合而成,圍桶粘合縫垂直平整,無凹凸疙瘩,無扭曲變形,無開膠裂縫。粘合縫右側3毫米左右,能看見黑灰色粘合陰影。以上特徵見圖2、圖3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2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3

二、“拔頭”的方式和識別特徵

“紅膠帽”拔頭的方式有二種:“熱拔”和“冷拔”。

1、“熱拔”

所謂“熱拔”,即加熱拔頭。使用電吹風一類的熱源體將膠帽加熱至軟化,能夠手動取下來,做假以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套上去。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4

任何做假都要留下痕跡,“熱拔”也不例外。相對於“冷拔”,“熱拔”的“動靜”要大一些,“露餡”的風險也較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顯露出來。

a、“熱霜”。操作“熱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溫,與吹風機的大小瓦數有關。熱點低了拔不下來,熱點高了就會損傷封膜留下痕跡。一般“熱拔”做假都會溫度偏高,使封膜表面留下一層白色或者一片白色。俗稱“熱霜”。見圖5白色部位。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5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封膜白色化,都應當引起注意。排除表面汙染,正常情況下,紅色封膜表面不會出現白色,出現白色只有二種情況:一是加熱變白,二是用膠變色。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應“迴避”。特別是出現在封膜的下襬部分。

b、裂痕。如果封膜加熱時熱度不夠,或者受熱不勻,在“拔頭”過程中就會出現裂痕。主要表現在封膜下襬部位,縱向裂口。在這個部位裂口,無論是否貫穿下襬,都應引起高度重視。正品封膜這個部位邊緣整齊,收放自然,不會出現任何裂口和翻卷形狀。見圖6。圖6右上角為左下角放大圖。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6

c、變色。“熱拔”一般需要二次加熱,每加熱一次都會對封膜造成損傷。一是封膜的顏色變灰變淺,如同被太陽長期照射過。二是光感反應遲鈍,隱匿圖文顏色混沌。見圖7。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7

d、損傷。封膜加熱以後,材質比較脆弱,在拔起套裝及移動過程中,手指甲、器械等都有可能對其造成損傷。圖8是圖7左下角的放大圖。圖7在拔、套過程中,除了顏色損傷外,另有三處材質損傷。粘合縫2處,左下角1處。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8

2、“冷拔”

所謂“冷拔”,即不對封膜加熱,利用工具器械打開封膜。

具體操作方法是:用牙籤或者小薄鐵片插入封膜的拉環口,向下一點一點挑開封膜上片,向上拔出封膜一多半時,用鉤針或者牙籤挑開飄帶結結,連飄帶一起取下封膜。對於2013年3月以前沒有安裝RFID線圈的酒,則不需取下飄帶。圖9是用牙籤插入封膜的示意圖。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9

圖10為“冷拔”下來備用的“紅膠帽”。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10

相對於“熱拔”,“冷拔”對封膜的損傷要小一些。只是在用工具挑撥時,對封膜粘合口表面有一定的損傷。

“冷拔”封膜的作假表現,主要是粘合縫狀況。挑撥工具及技術、粘合膠水質量及多少,都會在封膜表面留下痕跡。主要注意觀察以下幾個方面:

a、裂縫寬,粘合口表面毛糙。“冷拔”封膜,特別是用牙籤挑撥封膜時,粘合縫口會留下細微的毛刺創面。如果使用的膠水質量不好,一是縫隙裂大,二是毛刺創面外露。見圖11。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11

b、出現“鹽鹼地”。有的封膜的粘合縫周圍出現點點白色,如同由裡而外的白色“鹽鹼地”。這是廉價膠水留下的痕跡,比如“502”膠水,乾燥以後形成白色汙漬。見圖12。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12

c、噴碼字體斷檔、移位。“冷拔”以後,由於彈性及自然收縮等原因,有的封膜套上瓶蓋以後,不能完全復位,形成“胖子穿瘦衣”狀況。粘合縫裂開,噴碼字體移位。見圖13。

“拔頭”茅臺酒鑑別知識

圖13

三、鑑別注意事項及應對措施

假的就是假的。無論“熱拔”還是“冷拔”,終會在封膜表面留下痕跡,只要細心觀察,耐心辨別,終會有所收穫。

鑑別“紅膠帽”,一看、二摸、三照光。

看——

看是否有腰身“三凸”“三凹”。即底座箍環凸、下襬飄帶凸、飄帶結凸。同時伴隨其附近“三凹”。

看是否有損傷,是否有白色“鹽鹼地”,是否有白色膠水痕跡。

看封膜下襬是否有裂口裂縫。

看其顏色是否暗淡。

看“紅膠帽”的粘合縫是否超寬。其寬度在0.6毫米以下可以忽略。0.6—1毫米要引起警覺,有時有些正品封膜在不當環境保存下,會有一點裂縫。超過1毫米以上極有可能是動過封膜的酒。

摸——

摸封膜頂部是否軟塌,當拔頭再封時,恢復原位很困難。特別是“熱拔”,熱度達不到時,很難套達封膜底部,此時在其頂部就會留有空隙,用手摸時,頂部就會鬆軟,而且按壓有下陷。

摸封膜四周是否緊貼瓶蓋。沒有動過的封膜,用手輕微轉動一下,封膜不會轉動,稍微一使勁,封膜即可轉動。使大勁也轉不動的,有問題;輕輕一轉就轉動的,有二種情況:一是可能拔頭再封,二是有人轉動過了,因為很多人都知道轉動封膜識別真假,拿過來酒就先習慣性的轉一下封膜。

摸飄帶在背面打的結結是否結實。正品茅臺酒是打好結再封膜,打的結比較緊。用手摸是硬的。作假的酒是連同封膜一起套上去再繫緊飄帶結,系的不會太緊。用手摸比正品軟。

照——

用燈光照射封膜表面,看其圖案文字對光線是否敏感變色。仿品酒“熱拔”後損傷材質,往往對光線反應不敏感,顏色遲鈍模糊。

用箱裝茅臺酒專用檢測工具照射封膜頂部,應該有幾個小黑點在快速移動。無小黑點或者小黑點不移動的,有問題。

以上幾點理解掌握了,應該對“拔頭”酒識別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