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全文2400字乾貨,講述一個財務老阿姨理解的四層頂級會計師修煉之道,無套路分享。並針對不適合財會的朋友提供轉型分析與案例。

第一層:專業技能要過關

首先,在實操方面,要花點心思學習各精細全盤實操做賬及稅務、高新企業申報等內容,從出納、核算、會計到財務經理的工作內容都主動花心思去過一遍。

如果具備了這些知識,就我所在的廣州來說,面試時我會願意至少給7000-10000稅前。如果有實操地負責過公司財務總帳,能夠說清理順公司財務制度與財務流程,我會給到我所能決定的12000。如果面試時能對公司的財務流程作出優化建議,能說服改變原來的一些財務制度做法,我會向主管財務的行政類總裁或老闆申請加到15000。

我在公司實際工作過程中,接觸到有很多以前做財務管理甚至是財務諮詢的,對於基本的會計準則與理論、實操都不過關,這讓我很驚訝,有時也會驚歎這個時代的神奇。

但是,我見過真正的財稅大牛,他們基礎業務能力一定十分過硬。想上升到一定的階段,專業技能不過關是不行的!

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抬棺都得專業技能過硬,23333... ...

第二層:良好的溝通、全局的戰略眼光

2.1 良好的溝通

關於財務人員溝通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這其實是情商最重要的體現。畢竟公司財務部門的工作氛圍往往不會像其它部門一樣風雲湧動(為什麼?有興趣可以移步到我的另一回答:為什麼在大部分企業裡,財務部的人際關係都沒有業務部門那麼複雜?財務同事更看重自身能力提高而非人際鬥爭?)。

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2.2 全局的戰略眼光

在企業裡面工作很多部門管理者也有此苦惱:下面人員的專業技能也算過硬,但不管你怎麼解釋,他們反正就是不能理解公司的一些財務制度與做法。有些比較剛猛的甚至會抨擊,這麼做不規範!! 不規範就是最大的沒戰略眼光,這個我只能局部贊同。 做財會,我們是得有底線,不然很可怕。但是如果你總以規範為第一考慮,在中國,你混不開。此節有點敏感,我不過多展開。

在第一層的修煉中,你必須以財務規範、專業為第一要義;

修煉第二層武功時,你得學會為什麼?你得理解不規範的原因。

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2.3 業財融合

在中國企業中的現狀是,真正能夠獲得企業管理層和業務部門認可的財務部門並不多見(當然,你可能會說,我們不需要他們認可,我只能說自信可嘉)。

但是,時代在變化,財務人員必須打破傳統的工作模式,積極的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去,以專業知識輔佐,以數據分析說話,幫助管理層更加科學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並提出改善建議,體現財務價值。

財務反映了企業的歷史,但未來呢?只有具備了將業務與財務相融合統籌的思維與做法,才會在戰略層次上再次提升。

第三層:跳出財務

別誤解,這裡不是說讓你跳出財務部門崗位或辭職哈。

當完成第二層的修煉以後,不管你在公司高層決策者心中,還是在各部門負責人的眼中,你都是“專業”的代名詞。你必然已經擁有一定的影響能力,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我們來說一說。

如果企業要做IPO,那麼必然大精力都用在財務規範上面。然而,我見識過一些企業的老闆,動不動就在那裡炫自己公司業務每年增長多少多少,盤子有多大,彷彿他若不上市天理難容!

在中國,不敢說100%,至少有50%以上的公司決策者對於財務知之甚少,甚至一些民營企業,那就是財務盲般的存在。

這時,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影響他,讓他變得專業。於是,你跳出了財務,你成了一個懂點法律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又是一個財務掃盲小能手,還是一個業務分析師,有時會被一個公司發展戰略諮詢專家。總之,你已不再是你,一個純粹的財務管理人員。

當然你不想這麼麻煩?那也成啊,直接炒了他,另謀高就然後找一個薪酬能滿意、溝通無磨合、發展有前景、老闆懂財務的公司!如果有的話,請私信我,我這就去投個簡歷試試水。我給公司決策層掃盲也掃得累得飛起,有時候都想甩掉淑女風範直接開口罵街。

這一層在於你在公司的影響力已不再受限於僅是一個財務專業人才。

第四層:跳出行業

這點,我覺得我真的得學習,自己也還差得十萬八千里。

所謂的財務總監、CFO、創始人這對於真正的頂級財會人員來說,只是個title,僅僅只是印在名片上的一個標題,他們給別人發名片的時候,根本就不想多提。

我見過真正的頂級財務成天商業交流會上、電話裡、吃飯聊天中,討論的都是行業的發展動態、今年火了哪些細分行業,哪些資本往哪個行業在湧動,哪些項目值得投資,政府報告與動態...

他們懂財務、懂法務、懂行業、懂資本、會投資,是個無孔不入的..... 精英級、到處做公益的“資本家”,目光牢牢盯著一級市級。

會計做到頂級是什麼樣的

最開心的是當年拿幾十塊錢工資的時候

這些人根本就不關心自己卡上還有多少錢(可能最開心的是當年拿幾十塊錢工資的時候),事實上早已財務自由。也根本就不會安心本份地坐在辦公室,你也許在公司就很少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如果你職務不高,你會覺得這些人沒有存在的價值。他們活躍的圈子,我們很難看到。

但是,企業級年會發言時,企業戰略規劃時,融資機構入場、法務難題時他們就突然出現了... ...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他們才是對公司影響力最大的人,有時甚至超過老闆...

做到這些,真的需要很強的行業整合能力,資源配置能力,高情商及人格品牌,尤其是毒辣的眼光。我們可能會說證不證書什麼的已經無所謂了,但是我所接觸的來說,他們往往也是個CPA ACCA或注稅之類的,說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當年可能是靠專業能力與證書發的家,積的第一桶資本。

至於我們現在拿了證能做到這地步?我稍顯悲觀地覺得很難,因為互聯網爆發,外企在中國的輝煌,IPO高峰,會計稅務制度寬鬆的時代,再也一去不返了。。

但是,不悲觀,機會少了,但總還是有的。各行各業莫不如是,畢竟改革開放的紅利與中國鉅變,不可能來第二波。但是各個新興行業細分領域仍然大有機會。

最後,那些啥證沒有,然後家世不咋樣但還是成功的老前輩們,別再帶偏DDMM們了,也別再說高學歷無用、證書無用、要有眼光、要有思想、要有...... 真的。您想想,你們畢業的那個年代:專科都是高學歷,有幸能趕上互聯網爆發,外企最後的輝煌,IPO高峰期快車,以及會計稅務制度很寬鬆的時候。您們那真的處於知識就是金錢的時代,我們現在只能說處在資本萬能的年代。您們有的這些機會,我都沒趕得上,剛畢業的弟弟妹妹有嗎?有嗎?

求讓大家精於專業,好好工作先,好嗎?沒有原始資本,那就讓年輕人先精於專業,飼機而動才可能成功!

更多財務會計職業規劃、職場發展、面試考證在更多擴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