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產業地域分工,“競爭”還是“比較”?

講到長三角城市之間的產業分工協作,總是繞不開比較優勢這個詞,但這真的是標準答案嗎?

比較優勢實質是成本競爭的優勢。生產成本的差異起因於技術水平差異或資源稟賦差異等先天性的因素,因而是一種靜態的、潛在的優勢。長期以來我國遵循著基於比較優勢的產業地域分工原則,區域經濟佈局強調資源稟賦的作用。這種思路帶有計劃經濟的殘餘色彩,未必適應市場化進程中產業空間組織的要求。而競爭優勢反映的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優勢,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因而是動態的、現實的優勢。競爭優勢可能是基於比較優勢的成本競爭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基於集聚經濟的成本競爭或差異化競爭形成的。

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資源稟賦等先天性因素形成的比較優勢,往往決定了競爭優勢的格局,對於產業地域分工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自從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由集聚經濟優勢和知識創新優勢決定的競爭優勢,對於產業地域分工的影響愈發顯著。一方面,由於經濟規模擴大,規模經濟效應日益增強。另一方面,基於市場需求趨向多樣化,產品差異化競爭不斷髮展,集聚經濟效應日趨強化,逐漸成為產業地域分工的主導因素。技術密集型產業佔比越來越高,創新能力的差異對於產業競爭力的影響越來越大,進而對產業地域分工產生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長三角要構建以競爭優勢為基礎的產業分工格局?

這是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長三角地區已形成了百舸爭流的區域競爭格局。多樣化發展、差異化競爭的市場結構漸趨成形,使長三角地區長期保持著強勁的經濟活力,形成了以“創新中心城市+專業化產業帶”為特色的多中心發展格局。多極支撐、軸帶銜接的空間發展格局是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必經之路。長三角地區要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形成一體化發展市場體系。基於比較優勢的產業地域分工,顯然不能滿足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協作格局,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也是推動長三角產業協同創新的需要。面向未來,長三角地區要打造全國發展強勁的活躍增長極,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能力,率先實現科創產業深度融合。過於強調比較優勢,會使產業地域分工相對固化,全域結構性張力不足、彈性缺失等問題。這不利於形成優勢互補且可持續化的產業分工協作,更不利於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長三角產業協同創新的需要。基於競爭優勢的產業地域分工原則,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促進長三角三省一市間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協作格局,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跨省市協同,進而打造出區域內協同創新的產業體系。

這還是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需要。現階段的長三角地區仍然存在著域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尚不健全、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長三角地區要打造成為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不應過度依靠行政手段和計劃指令搞自上而下的產業佈局,而應當在開放創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打破行政區劃的藩籬,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協作格局,實現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這裡的優勢互補,不是傳統的比較優勢,而是競爭優勢的互為補充。只有動態變化的集聚經濟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優勢,才能推動形成區域協同、優勢互補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如何利用競爭優勢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首先應遵循市場規律,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場規律。儘量消除阻礙要素和產品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壁壘,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為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提供良好生態,為要素跨區域流動提供製度保障,為企業跨區域發展提供充分空間。加快填補體制改革中尚未規範的制度短板,構建完備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

其次,要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培育市場主體的競爭活力。以生產要素與商品貿易的自由流動為目標,弱化區域內企業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盟關係,逐步扭轉特定區域、特定產業以及特定企業的偏向性政策,著力破除偏向性政策帶來的空間鎖定和循環累積效應。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是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精準對接的關鍵,長三角地區應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能動性,要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依託創新鏈提升產業鏈,圍繞產業鏈優化創新鏈。

再次,要充分利用集聚經濟效應,鼓勵和引導差異化競爭。集聚經濟優勢是長三角地區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是長三角地區產業空間組織演進的重要驅動力,也是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提升都市圈發展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在集聚中走向協調,是推動長三角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根本路徑。差異化競爭既包括產品差異化,也包括空間差異化,蘇浙滬皖應以競爭優勢為基礎,在分工合作中錯位發展,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石敏俊為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林思佳為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科研助理)

欄目主編:孔令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