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一席話與十年書之間隔了一個「在行」

在行:一席話與十年書之間隔了一個「在行」

文 | 闌夕

脫胎於果殼網的知識技能分享平臺「在行」,其使用的招聘郵箱就是姬十三的個人Gmail,這位著名的科普圈旗手堅持代勞人力部門的工作,親自上陣甄選簡歷。

而在搜索引擎,與姬十三相關的聯想關鍵詞中,「在行」的排名已經超過「果殼」,也就是說,在機器算法的中立識別下,姬十三為「在行」搖旗吶喊的投入和成效,超過了體量和品牌其實更強的「果殼」。

所以常有聲音稱讚姬十三的勤勉,「果殼」、「MOOC學院」和「在行」三個項目均由他親力親為的直接管理,在追求專注的互聯網行業,這種切割個人精力的多線作戰並不常見。同時,和前二者的競爭環境不同,伴隨Airbnb和Uber等獨角獸的崛起,「在行」所處的共享經濟領域已經門庭若市,除了巨頭——比如剛剛推出同類產品「問咖」的百度——的加入之外,連知乎在今年愚人節測試運營的付費問答產品「值乎」也實證了稀缺信息不愁無人買單的趨勢。但似乎這些都落後於目前用戶超百萬,已經在九所城市開通分站,被央視《朝聞天下》及《新聞直播間》兩次重點報道的「在行」。

一邊勢若脫兔,一邊泰山壓頂,這種不太協調的發展狀態,同時構成了「在行」的時運。

創建一年時間,「在行」擁有了接近一萬名行家,而在第二年,姬十三希望這個數字能夠翻上五倍。快馬加鞭的原因,或是急於建立資源壁壘,與“供給側改革”的邏輯相仿,加碼供應規模,確有機會在非剛需市場創造需求。

為了說服這些可能存在疑懼心理的潛在行家,「在行」甚至推出了一項「行家導師計劃」,將那些在「在行」上表現出色的行家組團,向新的行家面授機宜,指導後者如何玩轉「在行」。

這也映射出了基於知識、技能、經驗以及個人時間的共享經濟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長尾痛苦。

長尾理論始於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人們發現,當渠道(貨架)成本被急劇壓縮之後,那些在傳統市場裡滯銷的冷門商品會被用戶通過搜索等行為發起的需求找到,並實現巨大的消費總值。

「在行」有著一支細緻的接待團隊幫助行家潤色他們的能力展示,糅合了宣傳、評估、溝通、信任等多層體驗的個性化服務,想讓用戶認同「物超所值」仍是一件挑戰性巨大的工作。

因此,「在行」從去年年底做出了重要的調整:為了解決交易效率問題,1. 開始支持除面談之外的遠程電話交流,徹底打破地域限制。2.最近更是推出了“組團”這一

小而美的團課模式,使得效率提升,不改變個性化知識傳授的本質。

遠程+組團,都是在行運營了大半年之後的產品,建立在已有一批行家經過反覆訓練,有很好溝通技巧和學員評價的基礎上。這也是在行的壁壘,是跟隨者難以模仿的。“遠程看上去容易做,是個寬門,但實際上是個窄門。” 遠程實際上很複雜,姬十三覺得很多在行產品的模仿者很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遠程並不符合現實中的場景,人們線下找個人聊一聊是自然的需求,但是線上找個陌生人聊一聊並諮詢問題其實並不常見。其次,遠程對行家要求更高,在見不到對方的情況下,很像純諮詢服務,所以,在行就想把遠程往後放,而不是一開始就做。

能開設遠程的行家,都是在行上接過 10 單以上的行家,他們有一定的交談經驗了也收穫學員的好評,評分也相對較高。於此同時在行也為這些遠程行家們開設交流微信群,讓他們能快速瞭解遠程的差異,掌握要領,行家之間互相交流經驗,有助於更好的幫助學員解決問題。

以下是學員對開通遠程諮詢服務的行家陳志傑的評價:

2,組團模式開啟:

與一對一經驗交談相比,組團更像是為想嘗試的用戶提供的優惠服務,也是在行更豐富的約見方式的體現,行家可以根據小班學員的需求同樣可以給出解決方案,更是學員接下來深入學習的一個入門體驗機會。

交易效率亦是共享經濟的重要參照系統,正面的例子莫過於閒置資產的使用權出租,而在其他的一些場景——比如廚師的上門做菜——則屬於效率的逆行,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同。

簡單來說,共享經濟的價值不在於創造就業崗位,而是快速匹配需要和供給,經濟效益屬於「外快」性質,服務的提供者並不依賴來自這裡的收入,服務的享受者也不會對自己的財政狀況造成太大壓力。

「在行」的未來,以我的猜想將更多形式的分享——重的,輕的,持續的,碎片的,小額打賞的,大額包養的——逐一納入平臺版圖,這種靈活性是數字時代的標配。用經濟學家薛兆豐的話來講,消費場景產能過剩的原因,是慾望未被充分激活。「在行」的規模化,也取決於它能夠如何幫助那些行家建立足夠的吸引力。

因此,「在行」將原本為了照顧用戶付費能力而有意建議行家不要制定過高的價格——這在本質上有著一種計劃經濟的色彩——逐漸取消,將定價權還給行家,並讓市場自由篩選,這個修正已經得到市場的驗證並且也相當正確。

有趣的是,「在行」的大部分追隨者,其實都繞過了知識這個品類,而分散到了休閒娛樂品類,即業內戲稱的「三陪」:陪玩、陪聊、陪消遣。

人們似乎普遍吝嗇於將消費用於學習,卻習慣在追求多巴胺的快感上揮金如土。

這也是姬十三和他的「在行」需要克服和逐漸修正的人性阻礙。

劉韌曾在近二十年前出版過一本題為《知識英雄》的書,書名即是他對那些參與早期互聯網革命的企業家的定義,其中既有楊元慶、施振榮這些至今仍然屹立的商界表率,亦不乏王志東、王峻濤等令人惋惜的行業先驅。為其作序的陳宗周(時任《電腦報》社長)說,知識分子理應獲得與之付出相稱的財富,他們不再是備受凌辱的「臭老九」,而是新時代的「英雄」,而中國的發展需要百萬個、千萬個知識英雄。

「在行」的一大特徵——絕大多數願為學習這些知識與技能買單的用戶,都是互聯網從業者——間接回應了歷史的呼喊,那些樂於分享的行家和積極上進的用戶就像相互咬合的齒輪,將互聯網世界「不認背景、只看才能」的遊戲規則向社會不斷拉近。

姬十三用八個字對「在行」這款產品做出了概括:行家指路,少走彎路。用更古典的話語來講,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在行」的良好生存,就在證明這種可能:一席話的確可以和十年書對等起來,因為千金易得,而行家不常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