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點贊,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收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有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其繪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各科。畫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響,多“吳派”痕跡,30餘歲時拜周臣為師,主宗南宗“院體”一路,後泛學宋元諸家,自成一體。山水畫有粗、細兩種風格:粗筆一路源自周臣,仿學南宋“院體”,然於剛勁雄健中別具清俊秀逸之韻;細筆畫屬其本色,更多文人畫筆意,景色簡約清朗,用筆纖細有力,皴法靈活多變,墨色淋漓多變,風格奇峭而又秀潤。人物畫造詣也很深,兼善工筆重彩、工筆淡彩、白描、水墨寫意諸法,形神俱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事茗圖》

《事茗圖》卷,明,設色,縱31.1釐米,橫105.8釐米。“事茗”姓陳,為王寵友鄰,與唐寅交往亦甚密。唐寅以陳氏名號為題作此圖,並將“事茗”二字嵌入題詩中。此圖佈局別出新意,虛實相生,層次分明。近景巨石側立,巨石墨色濃黑,皴擦細膩,凹凸清晰可辨。屋舍、坡岸淡雅清潤,屋中主人臨窗品茗,描繪出幽靜宜人的理想化的生活環境。透過畫面,似可聽到潺潺的流水,聞到淡淡的茶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沛臺實景圖》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局部

《沛臺實景圖》頁,絹本,水墨,縱26.2釐米,橫23.9釐米。唐寅在題詩中講述了繪製此圖的緣由。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唐寅36歲時,陪同大學士王鏊遊覽沛臺後繪此圖,並贈茂化學士。沛臺,又名歌風臺,位於今江蘇省沛縣境內,相傳,漢高祖劉邦曾於此飲酒放歌,後人於是築此臺以紀之。

唐寅此圖純用水墨,完全是紀實寫生之作。庭院屋舍結構清晰,頗具透視感。各種樹木相間雜,多用空鉤夾葉,繁而不亂。近景坡石用細筆長皴,微作暈染,工勁中兼有細秀圓潤,是唐寅較富特色的山石畫法。遠景一角山林,霧氣沉沉,墨色溼潤,與近景相比較,雖有近大遠小的區別,但在空間位置上卻有很大的隨意性,反映了中國古代畫家對空間處理的獨特理解。整幅作品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為一體,呈現出勁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觀梅圖》

《觀梅圖》軸,紙本,淡設色,縱108.6釐米,橫34.5釐米。畫作表現一位高士袖手立於溪橋之上,身後的山崖邊兩樹梅花含苞待放,與作者所題詩意十分吻合。全幅構圖汲取南宋院體風格,險中求勝,山石樹木的勾勒粗細得當,暈染多於皴擦,清健爽利的筆致和幽靜的背景營造突出了主體人物的高潔形象。人物的線描細勁流暢,造型清俊儒雅。從此作的創作風格上看,應是唐寅中年以後的作品。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墨梅圖》

《墨梅圖》軸,紙本,墨筆,縱96釐米,橫36釐米。此幅以枯筆焦墨畫梅花枝幹,皴擦紋理,表現梅枝蒼勁虯曲的姿態;以濃淡相間的水墨點畫花朵,以謹細之筆畫出花蕊,筆法剛健清逸,表現出梅花清麗脫俗的風貌。畫面中間的梅花風姿綽約,右上的題詩灑脫清秀,左下的印章工穩典雅,三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自書詞》

《自書詞》卷,紙本,行書,縱23.3釐米,橫551.3釐米。 此為唐寅所作詞並自書,分《集賢賓》、《錦衣公子》、《山坡羊》三組曲牌,共24首。 唐寅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他的傳世繪畫較多,書法甚少。其書以行楷見長,學趙孟頫並參以李北海筆意,筆畫婉轉流暢,風格俊秀瀟灑。此書結構嚴謹,圓轉遒麗,豐潤優雅,形成了勁骨於內、美形於外、縝密流便的獨特風格,詞、書並美,堪稱珠聯璧合,從中可欣賞到往昔“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儒雅韻致及其純熟的書法功力。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秋葵圖》

《秋葵圖》扇頁,金箋,墨筆,縱18.1釐米 ,橫51.3釐米。唐寅在扇頁上重點刻畫了三株茁壯的秋葵,並且通過詩文讚美了秋葵在寒霜氣候及與雜草叢生、荊棘相伴的惡劣環境下,仍然“此中不改向陽心”的品質。從其詠物感懷的文辭中,可見他對人生的感悟和惆悵之情。全圖筆墨技法嫻熟,於靈動的勾描、暈染間自得疏散通脫的逸趣。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錢塘景物圖》

《錢塘景物圖》軸,絹本,設色,縱71.4釐米,橫37.2釐米。圖畫崇山棧道,遊騎翩翩,草閣遊人獨坐,江中漁舟遊弋。山石、樹木取法南宋李唐、夏圭,用筆方硬細峭,刻畫精到,點景人物形態自然,風格細秀,顯示了作者早年規步南宋“院體”風格的繪畫功底。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幽人燕坐圖》

《幽人燕坐圖》軸,紙本,墨筆,縱120.3釐米,橫25.8釐米。圖中雲峰縹緲,澗壑叢竹,水閣中一人靜坐,旁設書籍、茶具,似有所待。溪流邊一人拄杖獨立,遠眺山色。畫法上多用幹筆細皴描繪樹石人物,筆致堅勁,刻畫精微,風格縝密秀潤,反映出唐寅善於以早年師從周臣學習宋“院體”山水技法,來表現和傳達文人畫清雅幽澹的功力。

本幅右上有清代書法家王澍於雍正丁未年(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的題識,敘述了自己收藏此圖並饋贈給惠山聽松庵僧的經過。裱邊及包首外簽有當代書畫家和鑑定家吳湖帆在庚寅年(1950年)為仲麟題簽並記,文中除了記載王澍所云之事外,對惠山聽松庵收藏的其他古代名畫如王紱《竹爐圖》的流傳作了介紹,並對時事離亂之際文物的劫難發出了感喟。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書畫作品賞析

《枯木寒鴉圖》

《枯木寒鴉圖》扇頁,金箋,墨筆,縱17釐米,橫49釐米。扇頁有自題:“風捲楊花逐馬蹄,送君此去聽朝雞。誰知後夜相思處,一樹寒鴉未定棲。唐寅贈懋化發觧。”鈐“唐伯虎詩畫印”朱文印。此圖是唐寅贈友人的離別之作,畫作上沒有祝福之意,而是充滿憂患的情緒。圖中突兀的山石後是一株枝葉飄零的枯木,它與方硬的山石構築出悽清荒寒的意境。寒鴉或棲於枝頭,或振翅飛臨,它們的譟動沒有給畫作帶來一絲生機,反而更增添蒼涼蕭瑟之感。此圖雖然沒有落創作的年款,但是從作者題詩的書體、精練準確的用筆、酣暢淋漓的施墨及生動傳神的物象造型推斷,此作應是唐寅晚年所繪,畫作流露出的是他懷才不遇、孤獨寂寞的情懷,和對友人及自己在當下惡劣的社會環境中,難以尋求發展及愜意生存的擔憂。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