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畫家的自畫裸像,何以拍賣至上千萬元?

民國時期的女畫家潘玉良

一生傳奇,她平民出身,卻為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她容貌平平,卻給後世留下了無盡的爭議。

潘玉良1949年作的一幅自畫裸像,在2005年11月25日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拍賣價在潘玉良自畫像及所有畫作中居價最高:人民幣964萬元。畫面中女子眼波似轉非轉,熏熏然酒酣快意的狀態淋漓盡致。從色調上看,是後印象派的凡·高與塞尚慣常的表現手法。

女畫家的自畫裸像,何以拍賣至上千萬元?

這幅自畫像究竟有什麼魔力?這副自畫像的主人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潘玉良1895年出生,14歲被舅舅賣入蕪湖一家妓院,三年後遇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被其贖出作為潘的小妾,逐漸開始學習文化與繪畫的歷程,1919年入上海美專學畫。1923年考取巴黎國立藝術學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1928年回國後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國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女畫家的自畫裸像,何以拍賣至上千萬元?

在所有居住海外的中國人中,潘玉良有“三不”。一不談戀愛。二不加入外國藉。三不與任何畫廊簽約。但正是由於她早年聲稱不與畫商合作,致使很多作品在巴黎流失。

國人忌諱於她的雛妓和小妾的出身,這也是潘玉良旅居法國50年不願也不能回國的原因,然而她的藝術天賦,容中西方藝術之長,極富個人魅力,確是可稱為一代大師的。

女畫家的自畫裸像,何以拍賣至上千萬元?

這幅高價拍賣的自畫像作於1949年,是畫家創作力鼎盛時期,遊刃有餘的線條、生動的情韻、富麗濃郁的色彩,當為絕佳作品,但這幅形象與畫家其他自畫像迥

首先一改潘玉良平日齊眉劉海的髮型,其次綜觀潘玉良的其他自畫像,著裝基本為旗袍或正裝,或以花卉、摺扇為道具,坐姿端正、神情莊重;喜歡畫自畫像的畫家,無論是德國16世紀藝術大師丟勒,還是畫了65幅自畫像的17世紀荷蘭大師倫勃朗,抑或十九世紀的凡·高,畫面中畫家個人動作基本也保持差不多,這是人的思維和習慣使然。

這幅畫作線條流暢、神態怡然,眉眼間帶著的靈動和生命氣息從畫裡流溢出畫外,畫作因此不成為一個靜品,它成為活生生的生命訴求,向觀者傳達出畫家的心

女畫家的自畫裸像,何以拍賣至上千萬元?

四十年代到六十甚至六十年代末,都是潘玉良創作的高峰,其女人體線條的剛柔相濟,姿態的搖曳生姿,確乎風情萬種。

而此幅佳士得拍賣作品,或許更該稱之為《醉酒》,因為從年歲上(1949年畫家時年已54歲)以及畫家對自我外在的定位(端莊雅緻的旗袍自畫像)等方面都表明這不是一幅完全摹真的自我寫照,而是

畫家在端正坐姿、凝神面容、一絲不苟的高領旗袍裡面活潑潑的心性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