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卷首語


法是善良公正之術。法律的設置,不是為了懲治公民,而是維護正義。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一紙判決不僅僅是對一起具體案例的處理,更是對社會風尚的一種引領,能夠給人繼續生活的信心,傳遞無限向上的力量。因此,法官在匠心之外,更要有一顆良善之心,用法治捍衛公平正義,為人民美好生活護航,讓法律更有溫度、有正義、有希望。


在華龍區法院審理的大量案件中,就有這樣的案件。他們看似很普通,但裁判結果代表著法院“街頭巷尾”的形象。從今天起,微信公眾號推出“法治護航美好生活”欄目,帶您一起回顧那些熠熠生輝的“案件”,感受裁判折射出的“公與暖”的力量。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感謝張法官,更感謝您對我們家庭的幫助,千言萬語都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情,這面錦旗是送給您的!” 3月23日上午,在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門口,申請執行人毛女士的女兒將一面書有“匡扶正義、為民服務,疫情無阻、為民解憂”字樣的錦旗,送到執行法官張喜超的手中。


62歲的毛女士是服務於我市某區的一名環衛工人,2018年12月27日清晨,毛女士在清掃馬路時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被王某駕駛的小型轎車撞傷,當場昏迷,隨後被送往醫院治療,後經鑑定為腦挫傷、右股骨骨折。事故發生後,毛女士的女兒向法院提起訴訟,2019年5月29日,華龍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王某賠償毛女士15萬元,被告人王某不服提起上訴。2019年7月29日,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由於王某一直未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毛女士的女兒無奈申請強制執行。


張喜超法官受理此案後,鑑於案涉主體特殊,毛女士目前仍在住院急需用錢治療,張法官立即到毛女士治療的醫院瞭解案件的詳細情況。病房裡,張法官表達了自己的關心,向毛女士的女兒詢問了案件信息,並把每一個案件細節都認真記錄下來,以便可以多加揣摩、認真分析,以此達到對案件事實的準確認定。走出病房的張法官,對毛女士的遭遇很是同情,倍感壓力與責任。


同情之餘,決定特事特辦。張法官立即向被執行人王某發出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並與王某展開交涉。經過幾番釋法明理,得到的答覆卻是“無法拿出這麼多錢”,張法官決定對王某名下財產展開查控。經查控,王某名下有1套房產、1輛轎車、1張工資卡。張法官當即派出執行幹警對房產進行查封,對銀行卡實施了凍結。


2019年9月17日,被查封的房產依法進入司法拍賣程序。原以為一切進展順利,不料,王某的前妻劉某向法院提出了執行異議。經審查,劉某與王某確實早在2017年已離異,該房產雖然沒有辦理過戶登記,但屬於劉某的個人財產,符合中止執行情形。


得知此消息後,毛女士一家十分不理解,言辭激烈,認為這是王某一家在故意隱藏轉移財產,甚至責備、埋怨執行法官。面對情緒激動的家屬,張法官沒有因被誤解而改變態度,依然耐心解釋、細心安慰——因為他明白毛女士一家心中的苦。一樁意外事故帶來的鉅額治療費用,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誰知又遇上被執行人也無力償還,更是雪上加霜。


在張法官的安撫下,毛女士女兒的情緒逐漸平復,她說,她能夠理解法院的裁定結果,也願意接受法官的提議,按照法定程序通過異議之訴依法維權,希望一切能早日解決,儘快拿到賠償款為母親繼續治療。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由於房產暫時無法拍賣,張法官連夜調整執行方案,首先對凍結的工資卡進行每月扣劃,及時用於毛女士的治療;接著,對被轎車進行司法拍賣。


但是拍賣過程也並不順利。因該車輛為此次案件的事故車輛,第一次競拍流拍,降價後進行第二次拍賣才陸續有人圍觀。面對致電諮詢的人,張法官事無鉅細的講解車況,周到地發送車輛視頻,讓競拍者對該車輛有個充分、全面的瞭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以3萬多元順利成交。然而,這筆錢對於即將面臨的第二次手術以及後續治療費用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看到此狀況,張法官也急在心裡,在向執行局局長董明海彙報後,決定依法為其申請司法救助。當申請通過上級法院批准後,張法官如釋重負。張法官將此消息告知申請人時,電話那頭連聲說著感謝,聲音裡是隱藏不住的激動。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我們執行的成百上千宗案件,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眾多案件中的一個,可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就是他的全部!所以,對於每一宗案件,我們都忽視不得、麻木不得!”張喜超說。當誤解變為信任,當責備化為感謝的時候,再苦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傳遞善意,讓執行工作更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