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9颶風行動,實體企業突圍的新營銷選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9颶風行動,實體企業突圍的新營銷選擇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生態群落

每個城市都是一個生態群落,城市裡不同的人群組成了生態群落的各個要素,通過各種的“食物鏈”彼此連接,相互影響,共榮共辱。商家誠信經營,市民就會擁護,政府就會鼓勵表彰,整個商業就會繁榮鼎盛;商家坑蒙拐騙,市民就會遠離,政府就會制裁,整個商業就會如履薄冰。

19颶風行動就是從建設、維護生態部落出發,理順各條“食物鏈”,讓商家優勢互補,進而實現1+1>2的效果。比如賣衣服的商店和賣鞋襪的商店,上衣要搭配褲子、裙子、短褲,還要搭配鞋子和襪子,所以某款衣服的銷量會帶動某款鞋襪的銷量,某款鞋襪的銷量也會帶動某款衣服的銷量。再如菜市場蔬菜的價格影響著餐飲業的成本,外賣的興盛度影響著實體店線下的客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9颶風行動,實體企業突圍的新營銷選擇

你釣到魚了嗎?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魚池,城市裡工作居住的人群就是魚池中的魚,各個企業、商家就是魚池邊釣魚的漁翁。

通常的認知裡,漁翁是各自為戰,彼此之間是零和競爭關係,“他調出的魚多了,我的就會少。”漁翁為了讓自己釣到最多的魚,拼命在自己的魚餌(促銷力度)、魚竿(硬件配置)、漁術(營銷、服務體系)、位置(店鋪選址、廣告投放渠道)上動腦筋,甚至不惜自損八百傷敵一千,典型如價格戰。

在互聯網連接一切的大背景、大趨勢下,需要我們重新對行業競爭進行思考。把握企業生態位、互聯網生態圈層經濟的啟發,突破實體企業商家面臨的缺客流、缺現金、缺營銷和競爭大的“三缺一大”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9颶風行動,實體企業突圍的新營銷選擇

互聯網讓很多店鋪變得冷清

當下正在多地開展的19颶風行動每次在一座城市選擇19個行業、19個商家,結成利潤、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二享一擔”商業聯盟,共享一座城市魚池中釣上來的魚,讓每個漁翁不用再耗費精力研究如何在零和競爭中取勝,節省了大量時間、金錢成本,從而擁有實力調整自己的魚餌、魚竿、漁術和位置,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此外,因為釣上來的魚是大家共享的,所以聯盟的作業就成了集體作業,成了團隊作戰,漁翁之間相互幫助,交流各自的經驗,取長補短,就能實現1+1>2的總體效果,典型如溫州街、溫州城。

“魚”有不同的種類,又有遊動和“雜食”的本性,因此一種魚餌,一個位置,一種技術不可能釣上所有的魚。就像一個商家產品服務再豐富,也不能滿足消費者衣、食、住、行、社交、尊重等多方面的需求。消費者不一定會去你那裡消費,但一定會去消費。一家商店不會滿足消費者的多個需求,但多個商店一定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19颶風行動正是集合集體的力量,以多打少,全方位覆蓋、滿足消費者需求,想消費者所想,做消費者想做,既是營銷思路的變革,也是經營方式的變革,更是痛則變,變則通的勇敢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