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湘潭市離婚率高於去年同期

“疫情結束,我們一生一世一雙人。”“疫情一過,兩人各自安好!”疫情防控期間,湘潭數十萬的婚姻家庭中,有纏纏綿綿,有雞飛狗跳,也有心灰意冷。根據湘潭市婚姻登記機關提供的相關數據,記者帶您從數字變化中,感受特殊時期婚姻的酸甜苦辣。

離婚者義無反顧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湘潭市各縣(市、區)婚姻登記機關採取預約制辦理婚姻登記,並將持續到4月底。受疫情影響,2月、3月,雨湖區婚姻登記處所有婚姻登記均來自電話預約辦理,每天“限量”10到12對。工作人員表示,預約人數根據結婚、離婚的預約數量適當調整,且每隊結婚登記時間控制在30分鐘,離婚登記因程序更為複雜,所以預約時間為1小時。

從雨湖區的預約登記情況及全市實際辦理數據來看,在疫情防控期間,市民的離婚需求更為迫切。今年2月,在全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湘潭市辦理結婚登記598對,辦理離婚登記328對,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兩項數據均比去年同期低很多,但對比不難發現,結婚數約為去年同期的1/3,離婚卻佔去年同期一半,由此可見不少離婚者是“鐵了心”。

雨湖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分析,之所以出現離婚需求迫切,甚至在全國“宅家防疫”的背景下,仍然堅持預約辦理離婚手續,一方面是疫情期間,宅家相處時間更長,夫妻矛盾摩擦機率增加。另一方面來自經濟因素影響,這類家庭平時就已經積累了經濟方面的矛盾,或者某些生活矛盾靠經濟方式平衡,但疫情期間家庭整體收入下降明顯,因此輕易地觸發了婚姻警報。

雖然離婚需求迫切,但離婚的人數並未呈現暴增。按照往年規律,春節前是辦理離婚的高峰,今年因疫情影響,部分離婚計劃延遲到了年後疫情轉好階段,也由此導致2月離婚較多的趨勢。

老張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聚少離多,夫妻感情向來不和,原本雙方商定今年年前回家離婚,但因為疫情原因,兩人在過年期間沒能趕回家,直到近期才辦完離婚手續。

疫情防控期間,雖然離婚需求較大,但離婚登記預約制也在某種程度緩和了處於“離婚猶豫期”的夫妻關係。“經過預約緩衝後,不想離婚的就不來了。來了的,基本上是‘鐵了心’了。”雨湖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表示,疫情期間辦理離婚的夫妻,基本上都是長期深思熟慮的結果,其離婚的決心可通過協議看出。

年輕人更渴望婚姻

有人急著擺脫圍城困擾,而也有人急迫踏進來。疫情考驗愛情,也成全愛情。

從2月婚姻登記處恢復正常工作時間至4月22日,雨湖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已經為356對新人辦理結婚登記。而全市的數據顯示,3月離婚和結婚人數均比2月多了兩倍。而近期結婚登記呈現更為明顯的“回暖趨勢”,4月1日至4月21日,結婚人數比去年同期多71對。

“以前我不理解婚姻的意義,但是在疫情期間,我看到和感受到更多的生離死別,覺得親情和陪伴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希望和我的另一半一直這樣攜手面對困難,相伴到老。”疫情過後,28歲的小曾和戀愛兩年的男友決定相守一生,在近日領取了結婚證。

疫情讓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有所感悟,同樣也讓新婚燕爾的夫妻學會如何關愛珍惜彼此,新婚夫妻的離婚率在疫情防控期間出現了大幅下降趨勢,2019年婚姻僅維繫一年就離婚的夫婦佔總離婚數的19.9%,但今年2月至4月21日的數據統計,僅佔比9.4%。

婚姻需要愛的經營

相比年輕情侶和新婚燕爾,更多“老夫老妻”反而丟了寶貴的婚姻。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兩年及兩年以上的婚姻,離婚率均略有上升。特別是10到15年婚齡,從25.1%上升到30%。

“他整天拿個破手機玩遊戲,吃飯都是盯著屏幕,對我和孩子熟視無睹。疫情好一點,他就天天晚上往外面跑,這樣的婚姻,我真的是受夠了!”王女士和丈夫通過相親認識結合,婚後育有兒子,如今已8歲。剛結婚那會兒,丈夫還是體貼的,但有了孩子後,婚姻中的矛盾就越來越多,他們經常會為小事爭執,如今發展成冷戰。疫情宅家期間,兩人相處時間長了,但即便同處一個屋簷下,也幾乎沒有有效交流。在此期間,王女士發現丈夫通過手機網貸平臺借款,已累計8萬貸款沒有償還。灰心喪氣的她,目前只想從這段痛苦的婚姻中解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湘潭縣婚姻家庭調解中心主任譚照表示,婚姻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需要用心經營。婚姻生活中,夫妻要面臨工作壓力、費用開銷、家務分配、孝敬父母、養育孩子、休閒安排等一些列的問題和挑戰。兩個人成長環境不同,也各有各的觀念和意見。如果不能好好經營,情感的裂縫會在一次次瑣碎的衝突中慢慢變大,由於溝通受阻,情感表達不暢,慢慢地,兩個人往往容易以爭吵代替溝通,用指責代替情感表達,婚姻也會就此亮起紅燈。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都要加強自身的修煉,同時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考慮對方的難處和苦衷,做到信任、尊重、理解、關懷、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