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議湖南作協副主席獲獎事件

湖南作協副主席馬笑泉以千字文“喜獲”五十萬元大獎,卻遭受質疑和惡評,關鍵問題不在於所寫文章的好壞,而是在於他“省作協副主席”這一職務——

以裁判員身份去當運動員,公平這一關就邁不過去!

我經常引用英國人阿克頓的一句話: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絕對權力帶有“隨心所欲、無所不能”的天然特質,於是就成為個別上位者搞潛規則的工具。面對它的誘惑,孔子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克己”、“慎獨”以及“子率之以正”(皇帝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孔子幾乎從來沒有想過用制度來管人管事,而是把希望寄託在皇帝的道德修養和良心發現上。

結果是非常遺憾,上位者在對權力的利用方面,總是私慾大於公心,最典型的當屬經常用公權侵佔和掠奪社會公共資源,破壞社會公平。

因為他是最高裁判員,同時他又當著運動員——勝負的標準、對錯的尺度,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

公眾對於馬副主席獲獎的質疑也正是來源於此。

在這裡,我忽然想起了古代的科舉。

科舉一直被認為是古代人才選拔的一大創舉,它的出現,打破了門閥士族對權力的壟斷,使庶族寒門從此有了進階之路,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

但是,科舉產生的最初三百多年裡,其實一點都不公平。

有一句關於科舉的詩是這樣寫的:

“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

這句詩有幾層涵義。①“糊名”之前,科舉根本不存在公平;②從宋真宗開始“糊名”考試後,這才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閱卷作弊;③從宋代開始,科舉才真正成為“孤寒”改變身份命運的唯一渠道。

宋代以前,由於印刷術還沒有被髮明出來,而且門閥士族仍然大行其道,讀書依舊是上層社會的特權。所以,教育的不公平讓科舉公平成為一句空話。

同時,宋真宗之前,科舉考試是不糊名的,這樣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看到熟人或者領導子弟的名字,這個分就隨便給了。

在這種情況下,在充滿“裙帶”的政壇上,進階之路仍然沒有真正向寒門打開。

所以,我又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在這次評選活動中也採取“糊名”的方式,這位馬副主席還能獲獎嗎?

簡議湖南作協副主席獲獎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