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多點歷史吶、就多點知識嘛。

多點文化吶、就多點談資噻。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過年,家家戶戶吃團圓飯才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頓飯。


鬧元宵,老成都人耍得嗨喲,小夥子都忙到去“偷菜”!

草多寸/文


幾年前,有一款網絡遊戲很瘋狂,幾乎人人都在耍。

QQ農場,記起來了嗎?對,就是大家俗稱的“偷菜”。不要告訴我,你睡到半晚上還爬起來“偷過菜”!

其實,幾十年前,老成都的小夥子就會耍了,他們可不是在虛擬世界裡偷菜,而是在活生生的現實中去偷菜,而且還不會因為偷菜被抓起來,被人鄙視,相反,還可能因此促成一段美妙的姻緣。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那些年,這個遊戲讓無數人半夜起來“偷菜”。


有這麼神奇的事情嗎?

回答是肯定的,這是老成都流行的一種民間習俗,名曰“偷青”。

元宵節晚上,老成都的小夥子如果喜歡上了哪家姑娘,就可以去姑娘家的菜地裡偷摘幾把青菜。而姑娘發現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後,便知道有小夥子戀上了自己,心中肯定會充滿喜悅和期待。

小夥子把“偷”回的菜先交給母親並告訴是誰家的,母親如果也滿意這個“未來兒媳婦”,就會用這些青菜煮上一碗陽春麵讓兒子吃下,以求兒子好運長青、心想事成。過完年,父母便會託媒人上姑娘家去說媒提親。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巴郎鼓,相信老成都人小時候人人都玩過這個玩具。


怎麼樣?這個風俗是不是很有意思?而且相當的好玩。遺憾的是,這個習俗後來沒能延續下來,要是現在還保留這個風俗那肯定巴適得很,至少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旅遊項目,成都周邊那些天天都想找旅遊項目的鄉鎮看到這裡,就可以行動起來了。

這麼好的一個風俗為啥子沒有流傳下來呢?說起原因還真是好笑,這偷菜發展到後來,被大家弄成了一種帶有惡意的玩笑,不管喜不喜歡人家姑娘,都去別人家地裡偷菜,而且越演越烈。沒有辦法,到1944年2月7日,當時的成都市政府專門出了條法令:嚴禁農曆元宵節偷青,目的是保護農作物。你瞧瞧,好好的一個民間習俗,就這樣被這些傢伙葬送掉了。

老成都鬧元宵,共有七大習俗:

習俗一:偷青

習俗二:吃湯圓 習俗三:賞燈會

習俗四:打猜麼 習俗五:耍冰鑼

習俗六:上門送福 習俗七:祈子送燈

偷青就是“偷菜”。

元宵節吃湯圓,中國從南到北,一直都有這個風俗。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在中國,南方過年那是必定要吃湯圓的。


賞燈會,到現在也還保持有。不過,規模更大,製作的花燈更上檔次了。

“打猜麼”是四川方言,也就是“猜燈謎”的意思。燈謎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流傳了幾千年了,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

估計“耍冰鑼”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這個習俗是老成都小娃娃的一種耍法。前一天晚上,打盆水,撒上一點顏色,放一根線,然後放在院子裡結冰。元宵節一大早起來,提起自己的傑作——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冰鑼,到街上到處耍。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孩子們把自己做的冰鑼拿出來比試一下,也是一種樂趣。


上門送福。有的地方現在都還興這個,不過老成都不是大人去做,而是娃娃們自發組織起來,敲鑼打鼓,走家串戶,為人祈福。說白了,就是娃娃們想掙點紅包。

“祈子送燈”這個習俗有點特殊,主要是新嫁了女兒的人家,在元宵節這天,必買一盞漂亮的檯燈和麵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兒家,叫做“送燈”,意思是可以多生娃兒。


「老成都」鬧元宵,小夥子們都忙著“偷菜”呢

各種生肖燈是“祈子送燈”最佳的選擇。


老成都過元宵的耍法是不是很特殊?中國地域廣闊,很多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玩法,都是當地通過很多時間的演化而來的一種民俗。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秒刪)


「老成都」過年了,看老成都人是咋個玩出花樣的?

「老成都」千年前的潮牌店:么妹,來件今年爆款的“半臂衫”?

「老成都」天府廣場,曾有一座皇家園林,堪比頤和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