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軍隊戰鬥力如何?

灝渝風


宋朝軍隊的戰鬥力。有說法稱宋朝對外戰爭勝率超過了七成。

所謂“宋朝對外戰爭勝率超過七成”,是近些年才在中文互聯網上出現的一種論調。這種論調基於一種很不靠譜的統計——該統計既不區分進攻戰與防禦戰,也不區分小規模衝突與大規模戰爭,故被人諷刺為“好比兩個人打架,甲彈了乙7個腦瓜蹦,乙給了甲3個大耳刮,但在統計上,甲的勝率是70%”。

軍隊戰鬥力低下,是北宋朝野公認的一個事實。

司馬光對宋仁宗說過,本朝最大的隱患,就是“士卒不精”;歐陽修說的是本朝養了七八十萬禁軍,卻“不得七八萬人之用”,可用的士兵不足十分之一;《宋史.禁軍上》裡說,宋仁宗時,西部邊境有戰事,從京城派了禁軍過去,結果卻是“大率不能辛苦,而摧鋒陷陣非其所長”,後來招募的新部隊,雖命名為“萬勝軍”,結果卻是“痿”名遠揚,在党項軍中傳為笑柄,倒是名將狄青曾利用這一點,拿了“萬勝軍”的旗幟來給自己麾下精兵做偽裝,成功欺騙過一次党項部隊。

常見的說法是,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以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更戍法(頻繁調動軍隊主帥),導致了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低下。但這種解釋過於抽象,且給人一種似是而非之感——畢竟,以文職官僚為主體統治基礎,是中國歷史上大多數中央朝代的做法;防止軍隊私人化,也是所有朝代都在致力的命題。

影響北宋軍隊戰鬥力最核心的因素,其實是北宋王朝對“軍隊”的定性。這種定性,見於宋太祖趙匡胤與趙普等“二三大臣”之間的一次談話。眾人討論的主題,是怎麼做才會有“百代之利”,也就是如何才能讓王朝千秋萬代。趙匡胤的答案是:

“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

大意是:唯有養兵這件事,可以讓王朝存續千秋萬代。遇上大災之年,只會有造反的民眾,不會有造反的士兵;太平年歲裡出了變故,只會有造反的士兵,不會有造反的民眾。

上面這幾句話,意思有點模糊。宋神宗後來有一段解釋,很有助於準確把握趙匡胤的邏輯。宋神宗說:

“前世為亂者,皆無賴不逞之人。藝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以為兵,連營以居之,什伍相制,節以軍法,厚祿其長,使自愛重,付以生殺,寓威於階級之間,使不得動。無賴不逞之人既聚而為兵,有以制之,無敢為非,因取其力以衛養良民,各安田裡,所以太平之業定,而無叛民,自古未有及者。”

大意是:前代那些起來造反作亂





穿插游擊隊



慈音1


要說戰鬥力,肯定要先了解宋軍的編制以及裝備吧,然後結合戰役來分析戰鬥力,看到底是軍隊整體戰鬥力不行,還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三胖鎮樓】

宋軍的編制

大家都知道,宋軍的正規軍就是禁軍,林沖就是八十萬禁軍的總教頭嘛,所以,大家對宋國的禁軍是如雷貫耳。

禁軍的基本職責就是守京師,備征戍,在神宗改制之前,就是一直遵守內外相制的祖制,什麼是內外相制?就是用一半兵力駐守京師東京城,一半兵力輪流出戍外地,這樣呢,一旦地方有亂,京師之兵可以去征伐,這就是沒有外亂;而一旦京師有亂,地方之兵也足以當京師,這就是不怕內變,“內外相制,無偏重之患。”

禁軍編制有四級,即廂、軍、指揮【營】、都。百人為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平時或隸殿前,或隸兩侍衛司。

京師禁軍不說,地方禁軍主要屯紮在哪裡呢?仁宗朝之前,地方禁軍多屯北方,仁宗朝之後就以陝西四路為最,原因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慶曆年間,鄜延路屯六萬八千,環慶路五萬,涇原路七萬,秦鳳路二萬七千,這四路禁軍兵力達21.5萬人。

西部除了正規禁軍外,還有廂軍、蕃兵、鄉兵等,仁英時期,陝西河東一線,宋軍共駐紮六十餘萬人,能夠直接投入戰鬥的兵力大概有35萬人,戰線太長,這點戰鬥力就有點杯水車薪了,所以,總是防禦不過來的。

宋軍的兵種

宋軍兵種主要就是分步兵和騎兵,其中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這是為什麼呢?

自五代以來,宋太祖趙匡胤兩兄弟的雄心壯志也就中原那一畝三分地,不管是西域還是滇南都沒興趣,從趙炅開始北伐失利,更是把三胖的雄心壯志給打垮,直接開啟了北宋近百年的苟安外交政策,在軍事上就是防禦為主,自然不考慮大力發展騎兵,不要給我說宋軍缺馬,別抬槓。


雖然宋朝的火藥兵器有發展,也開始裝備軍隊,但是並沒有投入實戰多少,所以並沒有分化新兵種。【不像西夏,步兵騎兵炮兵都設置的有。】

宋軍的裝備

宋軍主要使用的兵器以弓弩為主,步兵、騎兵通用弓,步兵專用的就是弩。

弓有黃樺弓、黑漆弓等四種;箭有銅箭、鐵骨麗錐箭等十多種;弩有黑漆弩、跳蹬弩等;骨朵有蒺藜和蒜頭兩種;棒有狼牙棒、河藜棒等七種;劍有兩種;大斧有開山、靜燕等;刀有手刀、偃月刀、戟刀等八種;槍有雙鉤槍、單鉤槍、錐槍等九種【武經總要】。

以上兵器分別適合步兵騎兵使用,除此之外,還有鐵鞭、鐵筒、連珠雙鐵鞭、鐵鏈夾棒之類,這些常規兵器之外還有比較先進的兵器,例如床子弩,神宗時期的神臂弓,“施於軍事,實有奇功。”

宋軍使用的盔甲有頭鍪、披膊、身甲、腿裙等,盔甲較前代更加完善。北宋為了裝備軍隊,還專門設置軍器監,京城還有南北作坊、弓弩院,神宗更是注重軍器生產,“戈矛弧矢甲冑刀劍之具,皆極完具···可足數十年之用。”

宋軍給人印象深刻的戰績

沈括自己都說過,宋軍“擊刺馳射,皆盡夷夏之術。器仗鎧冑,極今古之工巧。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這很說明宋軍的裝備較前代比已經很優良了,為什麼宋軍卻總是給人很慫的印象呢?

某以為最大的印象就是來自於仁宗時期的三戰以及神宗時期的五路伐夏和永樂城之戰,這幾戰太有名了,搞的最後宋軍洪德寨之戰、平夏城之戰都被掩蓋光芒,讓大家都只記得宋軍失敗的戰役,勝利的戰役被忽視。

仁宗時期,宋軍是很勇猛的,不管從實戰,還是從心理上,都沒有怯戰的想法,比如三川口之戰,雖然大將被俘,軍隊潰敗,但是宋軍依舊英勇作戰,激戰三天之久。

到了好水川之戰,更是不怪士兵,不是士兵不英勇,而是將官太無能,元昊也是從此戰立威,讓大宋談西色變,打的韓琦再不敢言戰。

到了定川寨之戰更是一戰不如一戰,這次連激戰都沒有就莫名其妙的全體將官陣亡,近萬士卒被俘,元昊意氣風發連破數寨,縱深六七百里,引得東京震動。

宋軍士兵不是不英勇,宋軍裝備不是不精良,為何就是屢戰屢敗呢?其實根子還是在趙家人的不自信上,鑑於趙二學習前代擁兵自立取代後周郭氏,自然對將帥防範得很,這才是宋軍最大的缺陷。

後世帝王都尊奉趙炅“將從中御”的祖宗家法,面對戰場的瞬息萬變,將帥不能臨時制變,怎麼能取勝呢?而更可氣的是,有些喜歡自專的蠢貨自己行事時偏偏失敗,更是讓皇帝信奉將從中御的家法了。

宋軍從失敗吸取教訓

宋軍不是不勇敢,宋國不是無人,宋帝不是沒有雄心壯志,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宋軍也有吸取教訓,改變自己的缺點,雖然將從中御廢除不了,但是對戰的牽制策應還是逐漸完善的。

比如克服之前那種各自為戰、分兵把守卻被敵軍各個擊破的缺點,提高自身的機動能力,利用自己能打持久戰的優點,學習夏軍的堅壁清野來消耗夏人,畢竟夏人和宋人耗不起。

總之,就是從防禦狀態轉換為進攻狀態,有時候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把戰區從自己的本土轉移到敵軍本土,變被動為主動,逐漸蠶食,使夏軍首位難顧,只能節節敗退,如果不是宋國滅亡,西夏必然是宋國的囊中之物。

最後

最後說一下某對宋軍最深刻的印象,對宋軍最深的印象就是從好水川之戰,宋軍慘敗,韓琦收拾殘部回軍之時,路遇陣亡將士家屬手持死者遺物、焚燒紙錢哭於馬前:你們都是跟著韓招討出徵的,現在招討回來了,你們的魂魄跟著回來了嗎?面對漫天飛舞的紙錢、震天的哀號哭泣,韓琦也掩面而泣,躊躇不能行。

當時某看到這段時腦補場景都心有慼慼非常悲傷,因此上,提起宋軍,印象裡就會定格在這個場景,所以,怎麼會不認為大宋太慫呢?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理性交流!謝謝!

咱們史料說話,謝絕以訛傳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