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在日语里有个词:成田離婚/なりたりこん。中文语境下,一般称作“成田分手”。在日本,很多新婚夫妇蜜月旅行回来,在成田机场就直接分手了。

据说“恋人婚前应该至少旅行一次”的原始版本是从《围城》里出来的。

赵辛楣的原话是:“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都说一起旅行最能检验两个人三观是否一致,爱好、习性能否互相融洽,而往往很多新婚、恋爱中的男女旅行回来就分手,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常见的情况: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案例一

  交往不到一年,出发前感情不错,我知道她有点懒,偶尔约会迟到。后来去巴厘岛,行程都是我定,但一路上我需要各种等她,所有的时间安排都比预计晚一两个小时。

  想浮潜又起不来,因为没赶上船,她跟我发了脾气。最后两天,她信誓旦旦说要看日出,4 点多我起来怎么也叫不醒,结果她又发了一顿脾气。最后我自己看了日出,旅行回来后和平分手。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案例二

  平时挺好的,十一去欧洲,谁想到这位少爷从订机票酒店到行程安排一概不管,问他有什么想法,回答全是“随便”。

  到了国外不是不会英语,就是生活脱线,一路上的生活起居都要我照顾,你能理解半夜起来给男生收拾行李么,内裤都得我叠,他在床上“葛优躺”。十多天下来身心俱疲,感觉自己从恋爱少女突然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的妈。忍不了了!分手!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案例三

  从收拾行李就开始吵架,“还没出门箱子就满了,你每天都要换衣服啊?”

  他就带了一件T恤,对!你没看错,然后身上穿着一条内裤!振振有词的说有钱到哪都能买。结果真就买不到!最后只能在酒店买一次性的。袜子一周没换,每天进屋味道就像火车卧铺一样。

  我不求生活多有品味,这也太不拘小节了吧?想想还是分手了。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案例四

  假期之前我俩看美食地图,我想去成都吃串串,跷脚牛肉,他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到了之后坚决不吃!非要吃全国连锁,他说卫生有保障。逛景点时买水也不行,说小贩的水可能是假的,愣是带我走了两条街在便利店买。

  有一次逛太晚不好打车,我叫了滴滴,立马被他夺走手机取消订单,让我跟他走回酒店。旅行回来对我监控更严格了,我知道他是出于关心,但实在是太累,还是分开了。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案例五

  出行前他一直加班,行程全由我负责,没想到这次旅行十分不愉快。

  上了飞机,他发现我买的是经济舱,眉头一皱:怎么选了这个座啊?怎么没办个升舱啊?”等我们到民宿之后,他大发脾气“怎么订民宿?住不起酒店吗?”第二天富士山,他依旧是一套标准动作:“全是中国人和香山有区别吗?还不如别出来家里蹲算了!”我瞬间心寒,一摸护照钱包都在身上,改签了自己的机票回国,上飞机前发了信息说:分手吧!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旅行一事如此凶险,成为了衡量人性的绝佳工具,除了情侣之外,旅行考验关系的法则还可以适用于朋友和同事,甚至你和小伙伴合伙创业前,大概也需要一次旅行。

同时,旅行会放大缺点。因为需要 24 小时待在一起,大家都是狐狸尾巴露在外面的状态,这时候 Ta 若还是恪守生活规律,早起不怠;3 点早起驱车几十公里最终没有看到日出也坦然面对,就是一个优秀的朋友了。

旅行还特别考验情商。飞机晚点,餐馆坑爹,上山路险,游泳晒伤,每一桩都是令人烦愁的小事,此时如果同行者特别靠谱,就会主动避免类似“我早就说过了这样不行”“××地的人太坏了”的马后炮,选择宽慰旁人,笑对人生,当不得不面对睡机场的糟糕局面的时候,Ta 还能提出可以将头发绑在行李上以免被窃等奇招。这样的人就可能是非常棒的创业伙伴了。


好好的蜜月旅行变成了离婚导火索,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