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的科學種植方法淺談

  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喜愛吃火龍果,這種熱帶水果味道甘甜,越來越受人們喜歡。而且經濟價值也非常高,特別適合農村創業種植,種植好的話,一年賺個百八十萬都是沒問題的。

火龍果的科學種植方法淺談

火龍果英文名pitaya,本名青龍果、紅龍果。火龍果中花青素含量較高,花青素是一種效用明顯的抗氧化劑,它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還具有抑制腦細胞變性,預防痴呆症的作用。火龍果中富含一般蔬果中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這種有活性的白蛋白會自動與人體內的重金屬離子結合,通過排洩系統排出體外,從而起解毒的作用。火龍果中芝麻狀的種子有促進胃腸消化的功能。此外,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下面介紹一下火龍果的栽培技術。

  一、生物學特性

  火龍果屬於熱帶、亞熱帶水果,耐旱、耐高溫、喜光,對土質要求不是很高,平地、山坡、沙石地均可種植,最適的土壤ph值為6-7.5,最好選擇有機質豐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種植。火龍果不耐霜凍,冬季溫度低於0℃的地區採用簡易大棚種植。

  二、種植方式

  火龍果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爬牆種植,也可以搭棚種植,但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其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3-4株火龍果苗,讓火龍果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火龍果的科學種植方法淺談

  三、種植規格雙季節

  柱的株行距為1.5m×2m,按每柱周圍栽4株苗計算,每667m2可植750株。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約3cm深即可,初期應保持土壤溼潤。

  四、田間管理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 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實成熟,單果重500-1000g,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人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單產可達2500kg/667m2。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磷、氮、鉀複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溼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三至四天灌一次水。

火龍果的科學種植方法淺談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如果遇到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4.修剪枝條:每年採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5.病蟲害防治:火龍果病蟲較少,幼苗期容易受蝸牛和螞蟻危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溼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部分壞死及黴斑,可用粉鏽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效果良好。

來源:興農網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