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是你特別喜歡的古文嗎?說說你喜愛的原因?

二東本餘夢


我特別喜歡“詩豪”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是喜歡《陋室銘》“吾德能使陋室馨”的境界;二是喜歡劉禹錫豪爽豁達堅毅的心態。

劉禹錫和柳宗元並稱為“劉柳”,兩人同中進士,同朝為官,同時被貶。政治遭遇相同,心態不同,結局迥異。

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劉禹錫二十二歲,柳宗元二十一歲,兩人同時進士及第,之後又都考取博學宏詞科,名噪一時。兩人詩文出眾,被並稱為“劉柳”。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兩人都任職御史臺,同朝為官,成為好友。另一位大詩人韓愈也調任監察御史。

805年,唐順宗繼位。順宗即位前,早已中風,口不能說話,躺在床上。王叔文、王伾專權執政,採取了一些革新措施。劉禹錫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專管經濟;柳宗元任禮部員外郎。劉禹錫和柳宗元是這個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當時稱為“二王劉柳”。由於各地藩鎮猛烈反對,短暫的革新宣告失敗。

唐憲宗繼位,二王集團的八名成員,都被貶到偏遠地方任司馬。這就是唐代政治史上的“八司馬”。其中,劉禹錫被貶為朗州(湖南常德)司馬,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兩人做了十年司馬後,唐憲宗將二人召還。宰相原本想起用劉禹錫為省郎(皇帝的侍從官)。這時,劉禹錫作了一首《玄都觀看花詩》,譏諷了執政者,朝廷起用阻力太大,還牽連到柳宗元,二人又被放逐外任,劉禹錫做連州刺史,柳宗元做柳州刺史。

歐陽修評價柳宗元: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柳宗元性格剛直且固執,終年四十七歲,沒能實現自己做一個政治家的願望,遺憾早逝。

劉禹錫先後在夔州、蘇州、和州任刺史二十餘年。期滿回朝,任郎官、禮部尚書和太子賓客。晚年和白居易結交成為好友,白居易尊稱劉禹錫為“詩豪”。

劉禹錫性格豪爽豁達且堅毅,同柳宗元一樣,連遭貶謫,身陷困苦,但是他心態好,不沉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的官越做越大,活到七十一歲。與柳宗元迥異,值得我們思考。

“銘”多用以自警不凡。劉禹錫所作《陋室銘》,全文字不滿百,用詞精煉清麗,朗朗上口,韻味十足,隱“君子居之”之意,足見劉禹錫的大雅情趣。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就有盛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顯示神靈。這雖是簡陋的房子,但只要我的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滿階石,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覺得滿屋子都綠意盎然。

與我往來談笑的是博學多識的人,沒有一個不懂學問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可以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我的雙耳,沒有批閱官府公文的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有揚子云的玄亭。正如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陋室銘》一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自己居於何種簡陋之地,生活艱苦,只要自己品德高尚,潔身自好,泰然處之,修身養性,就能大音希聲,名播萬里,就會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精神力量。

劉禹錫仕途幾經挫折而不沉淪,自具豁達豪爽堅毅的處事心態,以致官高壽長。《陋室銘》一文就是最好的詮釋。文章託物言志,表現出劉禹錫一貫秉持出汙泥而不染、不羨名圖利的生活情趣。“惟吾德馨”,我之獨愛!

【大家好!我是九日文談。希望喜歡我的原創文字。一起學習,一起探討,共同進步,傳承文化。】


九日文談


赤壁懷古


鴻鵠錦繡


問題:有什麼是你特別喜歡的古文嗎?說說你喜愛的原因?

答:我喜歡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這篇古文敘述江南之美,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這是我喜歡這篇古文的最大原因。下面我具體從作者簡介、原文及釋義、文句品析等方面闡釋我喜歡的原因。

一、陶弘景——“學霸”的才華,“開掛”的一生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齊梁間道士、道教思想家、醫學家,自號華陽隱居,卒諡貞白先生。陶弘景一生絕對是“開掛式”的一生。

首先,他是一個學霸。據記載陶弘景四五歲就開始讀書寫字,九歲讀遍儒家經典,十歲便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十五歲作《尋山志》。十七歲便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才學非常出眾。陶弘景在學術方面涉獵極廣。在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以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陶弘景是我國早期本草學發展貢獻最的人物之一。他將《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合而為一著成《本草經集註》,成為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其次,他有著“開掛”的一生。陶弘景雖然仕途不順,但是頗受梁武帝照顧。陶弘景曾先後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諸王侍讀;兼管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書事務的書記職務。三十六歲上表辭官,掛朝服於神武門,退隱江茅山。梁武帝即位後,屢請不出,但卻時常送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物給陶弘景,以供其煉丹用。天監十三年,梁武帝在茅山為陶弘景建朱陽館,天監十五年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不僅如此,梁武帝還“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所以陶弘景又稱“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尋醫問藥,常徜徉於山間,每遇美景便吟詩作賦,因此他的文章也寫得極好。我們來品一品他的《答謝中書書》。

二、原文及釋義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自古以來人們都經常談論。高高的山峰直插雲霄,清清的泉流明淨見底。兩岸石壁上,五色繽紛交相輝映。那青翠的叢林中有碧綠的修竹,一年四季都能見到。曉霧即將消散的時候,猿猴和百鳥的啼叫交織成一片;夕陽快要落下時,潛游水中的魚競相騰躍。這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後,再也沒有能欣賞這奇妙山水的人啦!

三、古文賞評

文章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開頭,統領全文。接著以“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寫出山之高,水之淨,分別從仰視和俯視兩個角度,勾勒出白雲、高山、流水等大自然的美景。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互映襯,可謂眾彩紛呈。其間又有翠竹間雜,好似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兩岸猶如懸著兩幅錦帛,長畫,上有藍天,下有流水託,清流倒映,一派絢爛輝煌。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的描寫由靜到動。猿鳥的鳴叫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迴盪在山間;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歡快嬉戲。這四句通過早上與傍晚兩個時間段的描寫,展現出早晨的朝氣勃勃,傍晚的清淨幽寂給人以美的感受。

最後,作者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收尾。作者抒發了歸隱林泉的情趣,對謝靈運等古往今來的隱士高士的讚美欽佩之意溢於言表。同時這句首尾呼應,使文章主題更加鮮明突出,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