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在高昌故城不遠的地方,是一片荒涼的戈壁,這裡幾乎寸草不生,夏季十分炎熱。這裡,叫做阿斯塔納,在維語中為首府,都城的意思,這一命名與這裡臨近高昌王國首都有關。

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時光追溯到遙遠的西晉時期,這裡對於高昌人來說意義非凡,這裡是他們死後長眠的地方。從西晉開始,經歷四個高昌政權之後,一直到唐朝西州時期,這裡一直都是高昌最重要的墓葬區,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在這裡有一方長眠之地。從民族來看,這裡埋葬的大部分都是漢族人,這與四大高昌政權都是漢人政權有著密切的關係,此外這裡還埋葬著車師人、突厥人、匈奴人、高車人及粟特人等少數民族。

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在方圓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墓冢密密麻麻,這成為了晚清時期外國探險家掠奪文物的理想之地。A.斯坦因、俄國人科茲洛夫、 德國人A.von勒科克、日本人桔瑞超等都曾光臨過阿斯塔納,並掠奪走了這裡最珍貴的文物,留下的文物基本上都是因價值不大而被丟棄的。

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斯坦因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從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盜竊了323大箱文物,在運送回英國途中,因物品太重竟然累死了300多頭駱駝,令人髮指!為了避開中國政府的監管,斯坦因把這些文物存放在了英國駐新疆領事館內,以領事館物資的名義混淆耳目。1912年3月,日本大谷探險隊的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首次在阿斯塔那古墓挖掘出保存完好的乾屍,轟動世界。被日本人挖掘的乾屍一共多達10具,其中男屍5具、女屍4具、小孩屍1具,這些乾屍在入土千年之後被無情的盜賊盜取,運到了日本。阿斯塔納古墓之所以保存有大量的乾屍,與這裡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首先,這裡異常乾燥炎熱,蒸發量幾乎是降水量的200倍,地表及戈壁的淺層地下很難有水分留存,而地下水深度達到60米,墓穴位於地下5米的深度左右,就如同一個恆溫恆溼的冰箱;第二,因為極端乾旱,屍體也長期不接觸土壤,所以很大程度上杜絕了細菌腐敗的奉獻;第三,戈壁灘為含有戈壁石的沙質土壤,含鹽量高,當地下葬風俗為不使用棺材,所以屍體處於敞開式,有利於自然脫水,自然風乾。所以,即使入土千年,屍體都未腐爛,都演化成了乾屍,有的連眼睫毛和眼珠都歷歷可見。除了屍體不易腐爛,陪葬的水餃、糧食、麵餅等也都完好的保留著,很多物品連形狀都未發生變化。

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在建國之後的挖掘中,考古學家一共清理了400多個墓葬,令人遺憾的是,只有1個墓葬是完全未遭受盜竊的,甚至其中一個墓穴中還發現了當年俄國盜賊遺失的火柴盒。但即使遭受外國探險家的瘋狂盜挖,考古學家依然在阿斯塔納清理挖掘出了數量驚人的文物,尤其珍貴的是,人們還在這裡挖掘出了將近3000件的文書,這些文書成為研究高昌歷史的重要史料,對豐富中華文明史、彌補歷史記載空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文書上的紀年,最早是西晉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前後歷時五百年。其中晉十六國時期高昌郡文書100多件,約佔全部文書的5%;割據的高昌王朝四大政權時期的文書700多件,約佔全部文書的30%,其餘為唐代文書,約1700多件。

見證西域歷史的古墓群,被洋人盜取,僅運輸就累死300頭駱駝!

除了文書之外,阿斯塔納古墓中還保存著大量的壁畫,這些壁畫在發現的時候依然色彩豔麗,再現了高昌地區當時的社會生活百態。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塔納古墓群中,有的古墓中還張掛著人首蛇身伏羲女媧絹畫,伏羲手持墨斗的造型在其他地方都未發現,實屬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