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菜之齊魯傳統風味菜餚四款(一)

創新勿忘老菜,傳承好傳統菜餚和製作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創新,給大家分享各大菜系傳統名菜製法,供參考,每次按畜肉、禽蛋、海鮮、蔬菜四類分別介紹一款,今天是水晶肘子、清湯燕菜、德州扒雞、珊瑚白菜墩等四款。

【水晶肘子】

傳統名菜之齊魯傳統風味菜餚四款(一)

[主料輔料]

豬肘子 1000克 薑片姜未 20克 豬肉皮 500克 料酒 25克 清水 750克 蒜泥 20克 精鹽 50克 香油 0.2克 味精 0.2克 醋 0.5克 蔥段 50克 蝦油 5克

[烹製方法]

1.將肘子浸泡2小時,用刀刮淨皮上的殘毛和汙垢,剔去骨後放入湯鍋,下清水、料酒煮至無血水時撈出,用淨水衝淨備用。

2.將豬肉皮用刀颳去殘毛,刮淨肥油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煮至六成熟撈出,然後把豬肉皮切成7釐米長,3釐米寬的長方塊備用。

3.把肘子放入一盆內,加入清水、豬肉皮、精鹽、蔥段、薑片上展蒸2小時,把盆中的蔥、姜、肉皮撿出,盆中放味精,並將肘子皮朝下放好,待冷卻後撈出。

4.取一盤,將肘子頂刀切片,整齊的碼入盤中即可,再取一小碗,碗中放入薑末、蒜泥、香油、醋、蝦油調勻,和肘子一起上桌蘸食。

[工藝關鍵]

1.肘子去骨時,一定要保持完好的外形以免影響其美觀。

2.肉皮在處理時,一定要刮淨肥油,如有條件可煮至六成熟後再用刀刮一遍,避免其中的油脂外溢。

[風味特點]

“水晶肘子”是濟南地方風味的傳統菜餚。濟南郊區農戶,家家養豬,食豬時蔚成風氣,經過歷代廚師的精心研製,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風味的傳統名菜“鍋燒肘子”、“冰糖肘子”、“水晶肘子”,合稱“濟南三肘”,味不雷同,形色各異。即選用豬時肉為主料,配以芝麻醬、綠豆澱粉等,經過多道工序烹製此菜,晶瑩透明,肘肉透爛,肥而不膩,清爽適口,最宜夏令食用。

【清湯燕菜】

傳統名菜之齊魯傳統風味菜餚四款(一)

[主料輔料]

燕窩 25克 紹酒 10克 清湯 1500克 鹼 2克 精鹽 5克 味精 5克

[烹製方法]

1.將燕窩用溫水洗淨,放入七成熱的水中泡軟,輕輕撈出,用鑷子摘去燕窩內的絨毛雜質,用清水洗淨。

2.用開水把鹼溶化,放入洗淨的燕窩,用筷子輕輕攪動一下,泡5分鐘後撈出,接著再用開水泡5分鐘,待漲發後,用溫水漂洗數遍除淨鹼液,撕成碎塊備用。

3.湯勺置火上,放入清湯開後將燕窩悼一下,控淨水分放在湯碗內。

4.淨勺內倒入清湯,放入精鹽、味精,紹酒,燒開後撇淨浮沫,加味精,從燕窩的周圍輕輕澆入碗內即成。

[工藝關鍵]

1.燕窩內的絨毛要摘淨,可放在清水內,在水的映照下,用鑷於摘淨毛和雜質。

2.提質時要注意鹼的用量,一般為50克燕窩用5.8克鹼。

3.燕窩最好當日用當日發,發好後存放勿超過兩天。

[風味特點]

1.“清湯燕菜”是高級宴席—燕菜席中的第一道大菜。燕菜本名燕窩,是金絲燕所做的窩。燕窩在我國明代已人饌,成為宮庭御用珍鎈,至清代成為高級宴席的頭菜。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燕窩“味甘淡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裡虛勞瘵之聖藥。“

2.紫菜燕窩色白如雪,質地軟滑,湯清澈晶瑩,口味鮮醇,沁人心脾,營養價值也很高。

【德州扒雞】

傳統名菜之齊魯傳統風味菜餚四款(一)

[主料輔料]

活雞 500克 口蘑 10克 姜 5克 醬油 250克 精鹽 25克 抬糖 50克 花生油 2500克 草果 0.5克 桂皮 5克 草寇 0.5克 丁香 5克 山奈 5克 花椒 5克 大小茴香 5克 陳皮 5克 白芷 0.3克 砂仁 0.5克

[烹製方法]

1,在活雞頸部橫割一刀,將血放淨,用攝氏60℃—70℃熱水衝燙,去淨羽毛,剝掉腳上老皮,在肛門處橫開3釐米長的刀口,取出內臟並將肛門割去,用清水洗淨。將雞左翅從頸下刀口處插入,使雞翅由嘴內側伸出,別在雞背上,再將雞右翅也別在雞背上。將雞腿用刀背砸斷,井在一起交叉將雞爪塞入腹內,晾乾水分。

2.恰糖加清水50克 調勻,均勻地塗在雞身上。鍋內放入花生油,上中火燒至八成熱,將雞放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乾油。

3.鍋內放入炸好的雞,加清水以沒過雞為準,調料研碎用布包好,和口蘑、醬油、精鹽、生薑一併放入鍋內,用筷子將雞壓住,上大火燒沸,潷去鍋內浮沫,移至小火上燜煮,將雞煮至酥爛時即可。撈雞時切勿將雞皮損壞,以免影響外形美觀。

[工藝關鍵]

1.煮雞時,大火燒開後應馬上移至小火併保持滷湯微滾的程度,火候不宜過大,否則就會將雞煮成爛泥,成形不佳。

2.燙拔羽毛時,水溫不宜太熱或太涼,太熱不易拔去細毛。炸後色澤發白,水溫太涼則炸後色澤不美觀。

3.一鍋煮多隻雞時,雞的老、嫩程度要基本相同,否則嫩雞已酥爛,而老雞火候不夠影響其風味。

[風味特點]

1.德州扒雞是山東德州市的傳統名餚,由德順齋燒雞店的韓世功等師傅所創制,至今己有70餘年。他們總結了幾百年做雞的經驗,做到了工藝精、配料全、燜得酥爛脫骨、香味實足。1956年在全國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一等獎;1981年分別被商業部和山東省評為優質食品;1983年被評為全國五大名牌雞之一。

2.此菜色澤金黃,表皮光亮,肉質酥爛,香味撲鼻,熱時手提雞骨一抖,骨肉自然分離。該菜涼食熱食均可,冷食風味尤佳。

【珊瑚白菜墩】

傳統名菜之齊魯傳統風味菜餚四款(一)

[主料輔料]

白菜心 500克 精鹽 5克 乾紅辣椒 3個醬油 30克 水發冬菇 25克 黃酒 5克 鮮筍 100克 醋 40克 蔥絲 5克 白糖 100克 薑絲 5克 香油 75克

[烹製方法]

1.將白菜心齊根部切成墩,放人沸水中氽至八成熟,撈出加鹽,抖勻醃一會,擠去水分,整齊地擺在盤中備用。

2.將鮮筍、冬菇、辣椒切成細絲備用。

3.取一鐵鍋,置火上,倒入香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筍絲、冬菇絲、辣椒絲、蔥絲、薑絲煸炒後加入清水100克,放入白糖、醬油、醋、黃酒燒約5分鐘,起鍋倒入白菜墩上即成。

[工藝關鍵]

1.沸水焯燙白菜墩時,動作要輕,切不可將菜墩弄散,否則將不成形,影響美觀。

2.煸炒各種絲時,切勿煸糊,否則將會影響其口味。

[風味特點]

1.白菜應選用泰安白菜,泰安白菜為泰安三美之一,此菜個大心實,細而無筋。

2.本菜紅白相間,酸辣甜鹹,四味皆佳,開胃清口,佐酒下飯均可。原盛行於泰安,濟南等地,現在北方地區都有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