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科普: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之前和大家一起談了什麼是心房、為什麼會發生房顫等話題。今天和我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房顫的藥物治療。

乾貨科普: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導讀


房顫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糾正房顫,恢復竇性心律;

二、減慢心室率,緩解症狀;

三、抗凝治療,防止併發症。


一、糾正房顫,恢復竇性心律


顧名思義就是使用藥物終止房顫,恢復正常的竇性心律(正常心律)。

這種治療多見於初發房顫、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長期持續性房顫及使用藥物轉復的房顫,但療效一般。

能使房顫恢復正常的藥物有奎尼丁、普魯卡因酰胺、普羅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等。

奎尼丁、普魯卡因酰胺在上個世紀50—70年代使用較多,近代因為副作用較大,已基本不用,醫院也沒有貨;伊布利特國外使用較多,國內大多數醫院都沒有;常用的只剩下普羅帕酮、胺碘酮。


普羅帕酮、胺碘酮

這兩種藥物都是廣譜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除治療房顫外還可以治療很多其他心律失常,他們轉復房顫的成功率在初發房顫都很高。

陣發性房顫剛開始使用效果很好,但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多,轉覆成正常心律的成功率逐漸減低,轉復一次需要的時間也越長。

但普羅帕酮、胺碘酮長期使用副作用都不小,就最常用的胺碘酮來說,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肺纖維化;由於含碘對甲狀腺的損壞也不小,還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等,但在急性期短期使用還是安全有效。

在這裡我不詳細的談它們治療房顫的作用機制和用法用量等,那是醫生考慮的問題。


當患者恢復了正常的竇性心律後,下面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儘可能的維持竇性心律,使房顫不發生或少發生,即便是發生了也要症狀輕一點,不那麼難受。這就需要患者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堅持藥物治療。


二、減慢心室率,緩解症狀


房顫因為心跳不齊和發作時一般心率>100次/分,病人會因此感到心悸、胸悶,氣短。

如果您是老年朋友或同時是心衰的患者,症狀會更重一些,會造成心衰發作或加重,而心衰又會促進房顫的發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想要得到有效治療,打斷這個怪圈很重要。

有一類藥物長期口服可以減慢心率,使心跳的相對規整一點,這樣在房顫發作時就可以減輕症狀。

國外也有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證明,這類藥可以很好的控制心室率及恢復竇性心律的預後(雖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議,但不管怎樣緩解症狀總是沒有錯的)。

常用的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片和倍他樂克緩釋片、比索洛爾,地高辛、維拉帕米等(普羅帕酮、胺碘酮也有這樣的作用),它們的優點是安全、有效、患者的耐受性好。


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

β-受體阻滯劑還有心臟保護作用、可以改善心臟的重構(心力衰竭CHF發展過程中,心臟發生幾何形狀和心肌結構的改變稱為心臟重構)、改善心臟功能;

地高辛是一種強心藥物,它在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的泵血功能的同時可以減慢心率,達到控制房顫患者心率的目的。

β-受體阻滯劑和地高辛聯合應用一度是控制房顫心室率的標準方案,一個控制安靜時的心率,一個控制活動時的心率,多完美的組合呀!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三、抗凝治療,防止併發症


房顫發作時心房是無規則的亂顫,血液在心房內無規則的流動,容易在心房內形成血栓,特別是在一個叫做心耳的結構內更易長血栓。

乾貨科普: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這些血栓塊會隨著血流跑,尤其在左心房的血栓危害最大,它隨著動脈血流動,動脈血到哪兒,他就栓到哪兒,最容易栓塞的部位就是大腦的血管,一旦發生就可以引起腦栓塞造成偏癱,因此房顫的抗凝治療,非常重要

乾貨科普: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房顫的病人在醫院,醫生都會做一個房顫栓塞和出血的評分,看看哪個危險更大,一般不是出血的高危人群,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口服抗凝藥物。

前面講的糾正房顫,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

如果房顫發生在48小時內,可以直接進行復律治療,如>48小時,在復律前就要先抗凝治療了,怕心房裡有血栓,復律時脫落引起栓塞。

抗凝治療常用的藥物華法林,應用已有半個多世紀,是經典的抗凝藥物。

優點是療效可靠,使用經驗豐富;缺點是治療的窗口期很短,少了沒用,多了容易出血,為達到合適的抗凝效果,需要反覆多次的抽血化驗,給病人帶來額外的痛苦。

它還和100-200種食物、藥物相互之間有作用,所以合理使用法華林是一門藝術。

近年來出現了一類新型抗凝藥物: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它們的優點是不用反覆抽血檢查,療效可靠,缺點是價格貴,現在在國家的努力下價格已下降了不少,相信過不了多久,它一定會人人吃的起。

房顫是21世紀的高發病,它的治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各個方面要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患者出發,為患者的獲益最大化考慮,施行個體差異化治療。


讓我們攜手為健康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