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相信平臺!死,也要進大公司


接到醫院電話的小晨震驚了。

待她匆忙趕到醫院的ICU病房時,哥哥仍在昏迷,臉色一點血色都看不到...

小晨這才發現,平日裡她總嘲笑過勞肥的哥哥竟是這樣的虛弱。

夜裡,醒來的哥哥抓著小晨的手說:

“記住,死也要進大公司。”


在大公司上班才叫好工作


今年大學剛畢業的小晨,本來是家裡的希望。


比自己大5歲的哥哥,以前喜歡搞音樂,耽誤了讀書。等到高中畢業去了北京,說是要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


失望至極的家人又將希望傾注到小晨身上,好在她很爭氣的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好大學,在那裡讀著聽人家說將來會很吃香的金融專業。


大三結束時,小晨在武漢找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實習。看職位叫“投資顧問”,結果去了才知道只是一個推銷賣P2P的工作。


沒多久公司黃了,工資也沒要到。家裡人安慰她說彆著急,這種工作將來可能去上海更好就業。但她真正想去的地方其實是美國。


這時候哥哥給她打電話,高興得說自己終於跳進了一家大廠,一個一說名字現代人都知道的公司。


在北京闖蕩了幾年的哥哥,很早就放棄了自己的音樂夢。幾年前報班學了程序開發,這些年偶爾會聽到他說自己換了份工作如何如何,但這一次是小晨見過哥哥最高興的一次。


從哥哥進了那家大公司,小晨每天都會看到哥哥在朋友圈分享這家公司的各種商業文章。還經常會在自家的群裡發些公司環境、各種活動的照片,甚至有段時間他每天都把在食堂吃什麼都發進群裡。


等小晨畢業的時候,哥哥很堅定的要她來北京,說自己會找朋友想辦法把她也推進某家大公司裡,畢竟只有這樣才算是好工作。


不過哥哥並不想小晨去學開發或者測試,因為在他看來這兩份工作都太辛苦了。反倒是運營或者市場甚至是人事、行政這類的內勤會好很多。


但等小晨到北京試著找了後才發現,哥哥說的那些大公司每天都有無數比自己優秀的人在面試競爭,自己根本沒可能會被招進去。


哥哥說,今年行情不好,你先隨便找個工作幹著。然後有時間就盯著這些公司,多投投簡歷就總會有機會。


小晨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進大公司?只要自己有足夠的工作能力,走到哪都會有人要她,不是一樣可以獲得穩定高收入嗎?


每當提出這樣的疑問時,哥哥就笑她太傻,並說這個世界根本沒人在乎你是不是真有能力,因為一切都是團隊效應。只有在大的平臺你所做的才會有意義,也更容易成功。

小晨看的出來,哥哥真的非常熱愛他工作的公司,也真的相信只有在大公司裡工作才是有價值的。


雖然小晨自己沒能進到哥哥的公司,但幾乎每個週末哥哥在去公司加班時,都會把自己帶到公司去,讓她體驗公司豐富的休閒娛樂設施跟加班福利。就連他們部門的外出團建活動,哥哥也硬是拉著她一起,並把她一一介紹給各個同事。


小晨覺得尷尬,哥哥卻說你不懂,在這個行業混,人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人每個人都月薪過萬,而且以後都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大佬。


漸漸的,小晨也開始認同哥哥的觀點,偶爾也會轉發一些關於哥哥所在公司的文章,並在心裡期待著有天能進入到這樣的大公司去工作。


因為她所工作的那家單位,老闆是北京本地的一個土著,眼界又小脾氣還差,單位裡的十幾個同事,要麼歪瓜裂棗不修邊幅,要麼八卦猥瑣還喜歡內鬥。


也有人告訴她,大公司也未必真有那麼好,制度僵化、人心複雜,內鬥也更誇張。


但小晨想,這和找男朋友的道理是一樣的。


長得帥有錢的和長得醜沒錢的,都有可能花心出軌,那自己會為什麼要在矮窮矬身上浪費時間?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相信平臺!死,也要進大公司


多加點班怎麼了?


剛開始的時候,小晨很奇怪為什麼哥哥工作又好,收入也不錯,為什麼一直找不到女朋友呢?


後來她知道了,對哥哥來說,談戀愛最需要的時間是奢侈的。


以前在家裡時,媽媽總說一家人最起碼要坐在一起吃晚飯。


但小晨來北京半年多來,哥哥幾乎每天都在加班,能和她悠閒的坐在一起吃頓晚飯的次數也就寥寥幾次。


有次她看著還不到30歲就已經禿了半邊頭髮的哥哥問,這麼辛苦值得嗎?


哥哥卻反問他,你知道中國有多少比我們基礎好但工作都不如我們的人嗎?現在多加點班是幸福。將來機器人代替人了,想有地方加班都沒戲了。


“再說了,這誰他媽幹一輩子啊,等攢夠了錢我肯定回家做買賣當老闆去了。”


小晨甚至曾憧憬過將來,賺夠了錢的哥哥在老家的小縣城裡買了好多套房子,每天就帶著嫂子和孩子到處遊山玩水...


但最後她看到的,卻是自己和媽媽抱著哥哥的骨灰回到了家鄉。


尼采曾說:盲目的勤奮或許能夠創造財富,但健康的器官也會被這財富所剝奪。


在今天這個互聯網行業也正變得傳統化的時代,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也罷,工作多年的職場老人也罷,大家都渴望能進到市值百億美元以上的知名大廠上班。


而一旦進入了這些大廠,除非再跳進更大的廠,不然至死也不會想再離開。


阿良有次在轟趴上認識了一位在某大廠工作了十多年的產品經理,這幾年他所在的公司一直髮展不好,許多原本外界很看好的業務都被砍,公司也一直深陷各種商業醜聞被質疑價值,所以大家都問他有沒有想過離開。


結果他說:只要公司不開除他,無論讓他去什麼崗位他都能夠接受。


問及原因,他表示自己在這裡工作十幾年,解決問題的工作技能早都生疏,是靠著在各種制度和流程中混著和公司對老員工的照顧才能夠生存。一旦脫離了這個平臺,就完全不知道能夠做些什麼。更何況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和反應速度都完全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如果真處在一個完全依賴做事成績來考評的小公司,自己也待不下去。


所以,漸漸地我們這一代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的人來理解了為什麼當年父母那一輩許多人怎麼也不想從國企跟事業單位下崗。還有為什麼當初他們總勸我們要找份體制裡的鐵飯碗。


因為無論身處在哪個時代、接受了什麼程度的教育、做著什麼樣的工作,人都對安逸和穩定的環境沒有抵抗力。所有的意氣風發和追求上進,都是少不更事時的衝動。一旦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就一定會在房子、家庭、教育、養老等問題前向現實妥協。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相信平臺!死,也要進大公司


30歲死,80歲埋


其實,今天的互聯網行業很像《水滸》。


許多“佔山為王”的創業者們,早已經不奢望能夠割據一方稱王稱霸了。而是像宋江一樣務實的追求被阿里、騰訊這樣的“朝廷”收編。


尤其是那些有過大公司從業經歷的創業者,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懷念著曾經大公司的良好待遇和光環,也在經歷過艱難苦幹後才深刻明白自己永遠不可能追上那些大公司。


這就好像今天更多的年輕姑娘已經不相信“潛力股”。


殘酷的現實擺在那裡,憤青的努力在上層階級的資源優勢面前真的毫無價值。


在這種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發生轉變的時代背景下,中小企業創業者本身抗爭意志的瓦解,也是自然而然的現實了。


那麼既然連小公司老闆都如同宋江一般“朝秦暮楚”,員工又怎麼能做到像梁山好漢一樣將自己的命運託付在這種“俄羅斯輪盤”遊戲上呢?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道理大家都懂,但大公司終究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招進去。進不去大公司也只能先在小公司裡和各種老闆們虛與委蛇的混著。


而老闆們的視角所看到的,是優秀的人才要麼招不到,要麼好不容易招到了也留不住。優秀又努力的員工簡直跟大熊貓一樣稀缺。


所以老闆們覺得現在很多員工都是“30歲就已經死了,只是80歲才埋。”


但老闆畢竟在選擇性上要落後員工,在資本市場套現和被收購都是極其低概率的事。相對於員工可以輕易跳槽,老闆也只能選擇接受現狀下那些讓他感覺糟糕的員工。


於是到最後,老闆和員工間都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同當代社會下,許多老夫老妻的性質一樣。各自都覺得對方不行,但自己暫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便先湊合的過著。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也都會試圖去做些什麼來拯救。


比如丈夫的春藥,妻子的新學的廚藝。


而在這些公司中,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老闆的“春藥”,員工在朋友圈間歇性發奮鬥語錄就是員工的“新廚藝”。


在幾年前,不知為什麼突然颳起了一陣互聯網人返鄉的風。


一時間各種從大廠辭職回家養豬年入千萬、路邊攤賣肉夾饃也能百萬年薪等新聞喧囂紙上。


喊著“彪悍的人生,在哪裡都是舞臺”的人,受夠了北上廣的擁擠,相信“降維”在老家的二、三、四線城市就能有極強的優勢來走向人生巔峰。


後來的這些人,和那些感覺自己離開大公司去小公司能闖出天地的絕大多數人一樣,被冰冷的現實澆的清清醒醒,從此放棄掙扎。


很多“社畜”在青年時,都曾被星爺電影裡那句:“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所觸動。


但折騰過的人都明白,人都是有命的。在海里做鹹魚,總比在臭水溝做泥鰍強。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相信平臺!死,也要進大公司


畢竟鹹魚翻了身,也還是鹹魚。


就在本文截稿幾天前,小晨聯繫上我們,說終於拿到了頭條的offer。


在瑞興用代金券點了一杯拿鐵的她坐在最靠窗子的位子上,下午的陽光映在她新染的頭髮上,閃爍著活力的光芒。


“聽說頭條的工作強度並不比京東小...”


“無所謂吧,比起在之前那種小公司裡消磨人生,我覺得趁著年輕多努努力也挺好的。”


成年人的世界,確實沒有容易二字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關村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