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防控出現基層防疫人員和群眾與非洲裔人員的摩擦,時評

中國各地對當地居民的防控管理都很嚴,一些外籍人士感覺被“歧視”了,實際上他們受到的是中國防控的“國民待遇”,他們需要的是適應,嚴格守規,而不是抱怨和不服從。


廣州防控觸及到了一些外籍人士,其中出現了基層防控人員和群眾與非洲裔人員的摩擦,尼日利亞等國官方表達了關切和不滿,非盟也有所反應。美國媒體和政府均參與了對相關事情的炒作,傳播不實信息,極力挑撥中非關係。


目前正是全球疫情高熱的時期,中國外防輸入的壓力非常大,廣州境外輸入病例的外籍患者中,尼日利亞籍和其他非洲裔人士佔了很大比例,並且已經出現傳染當地居民的案例,這必然會影響當地基層防控人員和老百姓圍繞相關事宜的注意力。


然而防控的基本規定是面向所有人的,它們的宗旨只有一個,就是保護城市的安全。之前中國曾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入境者制定了不同的防控標準,主要是不同的隔離和醫學觀察規定,近來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緊張,針對所有入境者的防控規定已基本上拉平,來自非洲國家的入境者過去有些沒有被劃入必須集中隔離的範圍,現在對他們的管理也都變嚴了。


廣州防控出現基層防疫人員和群眾與非洲裔人員的摩擦,時評

據12日廣州新聞發佈會,根據4月10日統計,廣州在住外國人共30768人,其中非洲國家人員4553人。


對於廣州強化的防控措施,包括非洲裔在內的外籍人士都需尊重並且配合。這當中沒有價錢可以講。中國各地對當地居民的防控管理都很嚴,一些外籍人士感覺被“歧視”了,實際上他們受到的是中國防控的“國民待遇”,他們需要的是適應,嚴格守規,而不是抱怨和不服從。


美國媒體炒作中國人“看不起”非洲人,並將這種情況當成中國社會對非洲人的集體態度來描述,這是非常惡毒的。民族和種族之間的隔閡在世界上哪都有,美國的情況尤其嚴重,但是中國一些人對非洲人的偏見從沒有機會變成中國國家或者某個地方的政策,這個界限是根本性的。


疫情緊張之時,民間會對風險高的人群產生更多警惕,這種情況不應該被上綱上線。疫情暴發以來,武漢籍人士在中國各地就有了很多被保持距離的遭遇,如被拒絕入住酒店等,但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天然的反應,與真正意義上的歧視沒有關係。由於廣州發生了較多的非洲裔輸入病例,人們也會產生警惕感,這需要廣州人和非洲裔人士共同擔待,不將問題激化。


根據尼日利亞商務部部長助理轉發的最新推文,該國在穗僑民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消息大多是虛假的,廣州市的基層防控人員的確是在正常履責,而有些該國居民不夠配合相關管理,導致了摩擦,並被做了歪曲傳播。


廣州還存在相當一部分非洲裔的非法逗留者,他們尤其增加了當地防控的難度。中國的防控之所以成功,就在於特殊時期保持社交距離和流行病學調查的認真組織。不能不說,由於一些外籍人士配合這種組織的意願嚴重不足,總想讓自己特殊化,大大增加了廣州市防控的複雜性。


防止境外疫情的輸入是當下中國的頭等大事,不分入境者的國籍、種族而堅決推行所有防控措施是當下外事工作的底線。希望所有來華的外籍人士都很清楚這一點,不要有任何“搞特殊”的想法。


廣州防控出現基層防疫人員和群眾與非洲裔人員的摩擦,時評

外交部網站截圖


這個過程中,也希望中國公眾保持冷靜。防控必須是硬核的,但輿論的態度不應是生硬的,而需要是有溫度的。非洲絕大多數都是中國的友好國家,中非關係非常讓美國和西方眼紅,他們隨時都想給中非之間打下楔子。中國應當做的是堅持原則,讓所有朋友都習慣我們在非常時期採取的特殊措施,同時儘量少給美西方挑撥中非友誼的機會。應當繼續讓他們眼紅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