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我說過尋找沙口,是我的責任,責任落在行動上,是一路的尋覓,又一路走過,如果說曾經的沙口是一部大書,那麼,在不經意回首之間,卻一定能發現,散佈在沙口的每一路,每一條街,每一條巷子,都是這部大書中的一個個重要組成的章節,每一次翻閱,都能嗅到那沁入心脾的歷史濃香。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沙口其本身的區域並不太大,因此,那些方便人們生活工作的道路,街道,小巷子和生活小區,休閒的地方,也不是很多,掰掰指頭就可以數得出來,至今,留在沙口街頭更多的卻是許許多多寬寬窄窄的巷弄,沙口本地方言將巷子讀的很重,這樣增添了許多沙口特有的韻味。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那麼,沙口一共有多少路,多少街,多少巷呢?在尋找沙囗之前,我一直以為沙口的街,道和巷子加起來也不過十來條而已,後來終於明白,這小小的沙口境內,竟然有二十四條之多!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條條巷,它的初建時或許只是為了鄰里之間相互出行的方便,而後來,因為歷史的沉澱和傳統文化的延伸,這一條條的里巷便終於雕刻成一個個故事的腳本,並拓印成冊,堆放在沙口的角角落落。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今天,無論是將其中的哪一個版本打開,都能洞見熱鬧非凡的從前,並能感受到曾經的溫潤。很多年前,我就想走進這些里巷子中去,從破碎的日子裡去發掘歷史的影子,即使無法做一個稱職的民間考古工作者,也應該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愛好者,我無法迴避時代與世俗的影響,當全國各地都在建設美麗家園的時候,又都在尋找紅色文化中陶醉的歷史,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家鄉。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小鎮屬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賀龍元帥領導創建了紅色革命根據地,並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雖說在一個時期屬於“國統區”,但抜根到底也是有著紅色根基的呢!至今,在民間流傳一些紅色故事,影響了一代代人的成長,我更加深深地愛著我的家鄉,是一個有著紅色老區根據地的根基,還是一個水鄉特色的小鎮。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這裡有清新的空氣,歡快的鳥嗚,品種繁多的水類品種,我喜歡鳥語花香的春天,更喜歡惹人喜愛的夏天,魚類在水裡嬉戲!

在這個季節有“端午節”人們在追思屈原,遙遠的畫面,小鎮的人們啊!

早晨,大人們起床,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多數是婦女和老頭們,過去她們都是提著小籃子上街買菜。不一會兒,籃裡就裝滿了新鮮的蔬菜、魚、肉等。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然後,人們不及時回家,而是來到一條穿鎮而過清澈的老河,此河叫“內荊河”沿河有一條林蔭小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散步,有的還在打太擊拳……直煉得汗流浹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小孩們在大人催促下,穿著短褲起了床,揹著書包唱著歌兒,三五成群向學校奔去,那時境內只有一所小學,一所中學(初中班)小學叫東風小學,在小鎮老街的最西邊的一個高墩子上,校址原在抗戰期間,是日本人修建的碉堡(工事)說起碉堡,這裡我多講幾句,抗日戰爭爆發之時,日軍說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其實這不是因為日軍的實力太強,真的有把握三個月滅亡中國,而是因為日軍需要打一波閃電戰,只有速度的決定勝負的戰爭,像中日甲午海戰一樣,在一年之內就決定了輸贏的戰爭。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日軍才有能提供足夠的戰爭儲備資源,如果他們在戰爭開始之前知道和我們中國的戰爭要進行八年以上的話,他們應該不會發動這一場戰爭了,在二戰當中,我們中國簡直成了日本的泥潭,軍隊如果佈置的不夠,就會被我們反攻,如果佈置多了,不僅沒什麼用,而且本身國內的戰爭資源儲備就不夠了,另外太平洋戰爭中更加需要武器,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面,日軍在我國建設了很多的碉堡。這座碉堡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建造而成,日本投降後,這裡建起了學校。那時,沒有幼兒園,小孩沒有現在孩子們嬌貴的寶貝,不像現在一個個小孩都是由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小心護送到幼兒園。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到了夏天,是孩子們的節日,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貓和狗都躲進了陰溼的角落裡,人們也在躲避在屋裡,那時,可沒有空調,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不像現在的人們,氣溫不到30度,就開冷空調了,享受著空調的涼爽。在我的童年,是不可能待在家裡的,總是與小夥伴們一起光著腳丫子踩在河底,成群的小魚在腳邊不停地穿梭嬉戲,有幾個膽大的孩子會俯下身子趴在水裡捕小蝦小蟹,眼疾手快的一下午就可以捉一大瞼盆,看著讓人心裡羨慕。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家裡沒有電,更不可能有傳說中的電視機,熱的受不了,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坐在樹蔭下,聽,知了在樹上“知了,知了”地拼命叫著。或者是坐在河流旁的大樹下,吹著習習涼風聽大人們講老河歲月悠長的故事,靜靜地,在老河潺潺的流水聲中,我不知不覺中地就進入夢鄉。偶爾,可以買一顆冰棍。那時一顆冰棍3分錢,都是從湖南嶽陽,用輪船,通過長江,走內荊河,到達小鎮,小夥伴們,聽見“冰棍!賣冰棍囉!”長長的吆喝聲響起時,一個個像過節一樣,拼命擠上前,把賣冰棍的團團圍住,你一顆,他一顆,拿著冰棍放進嘴裡慢慢舔吮,冰涼又舒爽。吃完後木棍兒捨不得扔,還要使勁兒吮吸半天,直到最後一絲甜味吸盡。時間不長,一會兒,一箱子冰棍,也會被一搶而空。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傍晚,大人們,一個個手拿扇子,坐在自家門前乘涼,或者是幾人聚集在一起,談論小鎮瑣聞,個個開心極了。小孩兒,有的不等吃晚飯,高高興興來到了河邊,打鼓球(游泳)小鎮的方言,狗刨式的那種游泳姿勢叫做打鼓球.也叫打葡泅,甚至是抹汗。太陽偏西了,落日餘暉,那是最美的風景,要吃晚飯了。大人叫上好幾遍,他們才戀戀不捨地回到家。到了晚上,在皎潔的月亮下,小孩們又一個個跑出家門,在街上追逐打鬧,玩耍、那調皮的樣子,真惹人喜愛!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小鎮就是我的家鄉!湖北洪湖美麗魚米之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城鎮化改造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突破,鎮內有紅軍路、富民路、新建街、友誼路,一條條巷子等……縱橫貫穿,鎮貌呈8字型。鎮容乾淨整潔,主幹道兩旁,樓房雖不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一排排樓房看上去豪華,裝飾漂亮,道路兩邊樟樹綠茵,公共設施齊全。街道兩側超市、商店、飯店、旅館齊全,特別是到了冬臘月,春節期間,家家生意興旺,熱鬧非凡,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而且到了晚上,路燈的燈光似白天一樣,光彩奪目,妝扮著整個街道的晚上,把天地之間染成了一片光影,一絲絲一縷縷耀眼,瑩亮閃爍。

曾經的影子《尋找沙口系列之一》

家鄉的變化,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靠自己去意會。家鄉的變化,無法用文字來讚美,只能留在自己的心裡。家鄉的變化,與日俱增,但不管怎麼變,都無法改變我對家鄉的熱愛。(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