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你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看到網上有這麼一句話:你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也不要批評老同志,他們能分分鐘讓你叫大爺大媽,但是你可以往死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中年人,因為只有那些人,才是世界上最好欺負的!

這話總結的真精闢。

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活得就是一個 “爽”字。年輕就是本錢,我年輕我怕啥。他們做事大多憑心情,心情好什麼都好商量。什麼錢不錢的根本不Care,頗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的風範。

五十歲以上的前輩們,活的就是一個“理”字。他們早已退休或者將要退休,除了生死、健康、兒女等寥寥幾件事,其他的事根本不掛在心上。只要佔住了理,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懼,用我爸的一句話:“我這麼大歲數了,還怕你。”

唯獨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肩負著老人、老婆、孩子的重負,再加上錢包不厚,事業觸頂,甚至身體都得“定期保養”,他們的腦門上就刻著一個字“慫”。

社會上的中年人很慫,因為他們揹負著太多的責任;家裡的中年人更慫,因為他們懷著太多的愧疚。

他們忽然發現父母已經花白了頭髮,臉上佈滿了皺紋,身高忽然矮了許多,那總是挺的筆直的背都彎了。

心裡開始意識到,父母老了,距離分別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所以每天早晨出門前,都悄悄的去父母房裡看看,生怕這一眼,就是此生的最後一面。

而那些孝順父母的設想,大多都還沒有實現,還沒有給父母買大房子,沒有帶父母去旅遊,沒給父母做過幾次飯,揉過幾次肩,甚至都沒時間能好好陪陪他們,坐著好好聊聊天。

對於父母所有的孝心,都成了一句空話,都成了愧疚。

和妻子的甜蜜,彷彿都成了回憶;對妻子的承諾,也已塵封了許久。

即使妻子偶爾開玩笑的翻出,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都會條件反射的抵賴、解釋、甚至不承認,說這都是杜撰。

其實,那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他們都牢牢的記得。

之所以裝糊塗,只是沒臉承認:“你老公沒出息,原本說要做你一生的依靠,卻是一個靠不住的草包。”

那些妻子再也捨不得買的高級化妝品;以前想走就走,現在只能說說的國外旅行;去商場試過無數次,最終還是偷偷地拍下標牌,然後回家網購的衣服,就像一個個鞭子,抽在他們的尊嚴上,抽的體無完膚。

當妻子抱怨在單位受的委屈,說想裸辭在家找工作,他們只能沉默;但千萬不要和他們說“我不會在家待很長時間的,我保證很快就能找到工作”類似的話,因為那是他們尊嚴最後的底褲。

沉默只是無言以對,他也好想說:“老婆,只要你高興,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這句話在嗓子眼盤旋無數次,最終成了 “裸辭風險太大,還是要騎驢找馬”的屁話,其實他們比誰都覺得噁心。

對於妻子所有的愛戀,都成了躲避,都成了愧疚。

很難用言語去表達,孩子對中年人意味著什麼。都說是父母給了孩子生命,但是事實卻是相反的。有了孩子,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他們想讓孩子能活的快樂,不要過的像他們那樣煎熬和壓抑,不想讓孩子去承受生活的壓力,最好一生都能不經歷風雨。

但孩子一天天長大的腳步,卻猶如那咚咚不停的戰鼓,時刻告誡著他們:培養孩子就是在打仗,你一步都錯不得。

所以,他們要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抓起,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於是他們成了各大教育機構收割的韭菜。無論是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還是陶冶情操,只要能和孩子的未來掛上鉤,家長的錢包恨不得直接塞給你。

但掙錢哪有花錢這麼容易。年費幾萬的輔導班還能勒緊腰帶,那十幾萬一平的學區房,真的是力所不及。

所以中年人拼命的努力,可又少了對兒女的陪伴。這兩者,真的很難兼顧。

每個父母都在不知道對錯的道路上硬撐著,只是不忍心對著孩子花一樣的笑臉,說:“寶貝,對不起。你是真正的公主,但爸爸卻是個假冒的國王。”

三四十歲,早已不是剛參加工作,加班兩天三夜不睡覺,隨便找個旮旯眯上五分鐘,就又生龍活虎的年紀。現在只要睡覺時間過了十二點,第二天起床就得拼上老命,一整天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對勁。

最近幾年的體檢報告上,膽囊炎、脂肪肝,血壓和尿酸也有點高,這身體素質都比不上六十多歲的老人家。

終於下決心戒了酒、戒了煙,和同事們說這有益於身體,沒說的因素是還能省錢。思索了很久,終於一咬牙給自己上了份重疾保險,心想自己倒了、掛了都是小事,可千萬別給老婆孩子添負擔。

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早已不是公司升職加薪,重點培養的對象。

現在都講幹部年輕化,提拔要優先考慮年輕人。優先、優先,無非是換了個好聽的說法,其實就是告訴這幫中年人,還是早點斷了念想的好。

其實公司也是瞎操心,他們的要求可不敢有這麼高。別說升職加薪,但凡公司業績有點不好,這就開始提心吊膽,生怕頭頂上掉下裁員的尖刀。

自己原來帶過的徒弟,現在成了自己的領導。心裡開始盤算,這以後見面打招呼要注意,可不能隨便,以前的稱呼得改掉。

偶爾聽見身邊的年輕人說跳槽、聊創業,心中也難免有點小衝動,但看看招聘信息上要求35歲以下,想想省吃儉用的爹媽、房子的月供、女兒的輔導班,再看看自己那點不多的積蓄,想想創業失敗的風險。

哎,算了、算了,還是就這樣忍著呢。

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人生的路已走到中途,他們所有的遠比想象中的少,未來更是沒有期望的那麼多。他們每個人為了自己的責任,在卑微努力地活著,這份責任包括了父母、妻子、孩子,卻唯獨沒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