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青瓷--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瓷器的國家,並且源源不斷地運銷海外,對世界文化起到巨大的影響,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國”的雅稱。在清代以前一千多年曆史長河中,名窯遍佈全國各地,各類瓷器爭豔鬥妍、燦若群星。而燒造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當首推越窯。

宋代越窯青瓷的生產規模十分龐大,除上林湖中心窯場外,尚有寧波東錢湖、黃岩沙埠、上虞窯寺前、龍窯大窯等眾多窯場,延續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越窯造型豐富多彩。譬如東晉的造型偏重實用,而南朝則挺拔修長。另外眾多六朝青瓷以日常用品為主流,罐、壺、碗、盂、盒、洗、水注、缽、硯、燻、爐、尊、燈、虎子、瓶、盞等是常見器形。還有的青瓷器皿取動物形象作為造型的局部或整體,優雅別緻,妙趣橫生。

宋越窯是一個紋飾裝飾藝術成就的高峰時期,一改唐代注重整體造型線條美的審美風格,在注重造型的同時,運用各種裝飾技法大量在器物表面進行紋飾裝飾。這一風氣有如春風般,由南至北迅速影響了整個中國的制瓷業,北方定窯、耀州窯、臨汝窯等窯口都受到影響。


因此,宋瓷的精美細緻、如冰似玉、釉若凝脂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為何宋代之後的歷代瓷器的發展都沒有超過宋代的原因。

越窯青瓷--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

簡介

越窯青瓷--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

當下,有一隻外觀典雅,口徑:16cm 高:6.5cm 底徑:4cm。品相極美的宋代越窯青瓷碗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及高爾夫俱樂部雍軒分館隆重登場--深圳雍軒。細看它的外形,胎質細膩、青釉瑩瑩、質如碧玉。這種如冰似玉的美麗釉色,不僅深受宋代詩人的讚賞和喜愛,也是眾多收藏愛好者們極力追求的寶貝。

越窯青瓷--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

五代時期的越窯,產品較唐代更加豐富,其中秘色瓷的釉色也更為穩定,客觀地說,真正成熟的秘色瓷出現在了五代,就連乾隆皇帝也都發出了"李唐越器人間無"的感慨。五代越窯的裝飾工藝有刻花、劃花、貼雕塑或刻劃並用的技法,裝飾題材均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動、植物等。除秘色瓷因特殊要求而採用一匣一器的裝燒工藝外,其他瓷器則多為一匣多器的疊燒或套燒。在支燒方面唐代與五代越窯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同樣採取泥珠支燒,唐代的支燒痕為松子狀;而五代支燒卻呈現出長條狀,有的長條甚至出現連體現象。

五代越窯青瓷是最輝煌的時代,優美、工整的器物造型,配合嫻熟、流暢的刻劃花圖案,使這一時期的越窯青瓷既存有簡約樸實的文化意韻,又有美學上濃厚的審美情趣。同時與唐代精美工藝品和文苑藝術交相輝映,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收藏者的喜愛。


更多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搜索:(藝術諮詢家或wxid_fuywboxyxul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