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但知虛幻非究竟法~世人以幻識幻~病人以幻植幻~醫生以幻治幻~教育以幻智幻~科學以幻制幻~外求以幻指幻~都是在幻中掙扎~幸運的以幻知幻~不幸的以幻滯幻~何以解憂~唯有破幻~何以破幻~唯有內求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當我們內在心靈有漏洞的時候,我們就要抓取外在的東西來滿足他。有時候我們的行為只是在滿足我們內在的缺失而已。大多數人的行為都在以幻治幻,我們缺乏安全感,就會依靠某個組織或者某個“大師”、某個物......來尋求安慰,希望這些外在的東西能讓自己有安全感。助人者如果無法了知求助者痛苦的如幻實相,那“幫助” 也會誤入歧途,以幻制幻,而已。這實相本自空也,非是實有,若謂實有,則不過是眾微塵合一之相,既是眾塵所合,則非別有一合之相。心若迷失,物何以救?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心理治療師能夠為你做什麼

作為治療師,我的工作就是引導、協助你挖掘內在,回到自己,協助你探索是什麼阻礙著你,經由回溯與釋放、內在孩童創傷深度療愈與和解、親密關係深度療愈與和解等方式,陪伴與支持你一點點清除掉那些沉重庸冗的觀念,一塊塊消解開那些阻礙你身心通暢的負面情緒,一片片撥開淤滯……一步步迴歸清淨之身心。清晰這一生為何而來?這一生要學習的功課?過往走過的每一個生命困境對此生的意義?如何走過當下的生命困境?當下的困境要帶給您什麼樣的啟示?未來的您將是怎樣的生命狀態?

心理治療師羅傑斯說過,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生活的專家,更沒有權力對他人的生活方式說三道四或是指手畫腳,即便治療師也不例外。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助人者的個人修為
心理治療師就是一名助人者

在我看來,助人者個人對生命的通透程度決定了助人的品質,因此治療師需要很強的專注力、覺察力,時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守住自己的界限,始終秉持著尊重人心、敬畏生命的態度,嚴格按照執業倫理做事。治療師自身中觀的態度需要強大的自我支撐,不斷釐清自己內心的東西,否則自己處理不了的部分就會投射給別人,案主的問題只是表象,只有在深入覺察的過程中,釐清問題背後的實相與本質需求,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不僅要感知案主的生命當下狀態,同時還要不斷淡化自己在助人工作中的作用,止步於認為自己能夠給予別人什麼活在別人認為你能給予她們什麼,將自己抽離,雖以幻治幻,但卻了幻實相,相信每個生命本自具足,在互動的場域裡,遵循“道”的規律,與“道”共振,在生活中與案主共同成長,創造共修氛圍,陪伴案主體悟生命,覺醒自性,圓滿究竟。

西方心理學對意識的探索,始於對治心理病態的需求與好奇,是以小我顯意識為最高本位往下探索,方法都是以回到正常小我的顯意識為勝利的終點,東方智慧是慧光徹照,從小我往上探索永恆,以顯意識為起點而非終點,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在黑暗中摸索還是在高頻的覺照中體驗自由,(前者對潛意識的運作看不清無法控制,所以是在黑暗中摸索;後者對阿賴耶識的因果印記啟動,所以是慧光徹照)你能與哪種相應取決於自身的頻率狀態。對此,治療師自身的修煉與覺照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助人者自身是否能將二者融匯貫通,了了分明,深入心性,清晰好壞對錯輪涅之分,跳出二元、超越妄念,才有能力引導案主循業發現,法無定法,只要能陪伴案主在探索體驗生命的過程中,遇見生命的本質:愛、慈悲、勇氣、自在、圓滿,就是適合的法。只有迴歸自心,帶著愛和慈悲,放鬆而專注,將覺察落入到生活中,方能在覺知中成長,在成長中蛻變,在蛻變中證得圓融無礙、喜樂自在!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因緣就是一張無量的網,穿越時空阻隔,讓我們重逢。在接下來的生命中,願我們一起帶著正心正念、帶著愛和慈悲去經驗、探索、迴歸屬於我們自己的內心喜悅幸福家園。

助人者的自我修為

文章來源於༺࿄正心正念幸福家園࿅༻整理,編輯和排版,圖片屬於個人版權原創;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轉載需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