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世事便是這樣,成王敗寇而已,哪有什麼對錯?秦始皇掃並六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朝廷大官卻於中原名山為其樹立石碑,稱頌功績。

再如金庸筆下的明教,無論在唐朝、宋朝年間,明教都是一個為統治者所不容的教派,然而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明教搖身一變,從反賊成了開國宗派,朱元璋一上任,這個昔年的教派也搖身一變,變為了明朝。

當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一、明教的歷史

明教最早起源於波斯,本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唐朝年間,太原、荊州、揚州、洪州、越州等重鎮,均建有大雲光明寺,所謂物極必反,其後明教便遭到統治者碾壓,成為犯禁的秘密教會,歷朝均受官府摧殘。又因明教原名“摩尼教”,中原人士便將這“摩”字改為“魔”字,世人遂稱之為魔教。

歷史上,明教倒也出了不少驚才豔豔的教主,如北宋年間明教教主方臘在浙東起事,威震整下天下。

其實明教所作所為,雖然不為中原人士所容,但其本質上並非一個邪教:教眾節儉樸實,相親相愛,不論是誰有何危難困苦,諸教眾均一齊出力相助。

怪只怪他們不服統治者,不如武當、少林那般對統治者獻殷勤,最終落得個“反賊”的罪行。

二、與六大派結仇

《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明教教義雖然不錯,但教眾畢竟是人,只要是人,便有各種性格缺陷,兼之在金庸筆下,明教弟子大都是武林人士,再加上混元霹靂手成昆暗中搗鬼,終於同六大門派結下深仇大怨。

先是楊逍與峨眉派孤鴻子比武,孤鴻子被活活氣死,峨眉掌門滅絕師太誓死消滅明教教眾。

天鷹教立足江南,門人弟子多行不義,又為明教染上極大的汙點。

其後謝遜被成昆激怒,為了逼出成昆下落,濫殺武林好漢,六大門派均有高手死於謝遜之手,自此明教與六大門派終於結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怨。

三、張三丰不敢出手,致使六大門派進攻光明的

《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倚天》之前十幾年間,江湖高手不多,唯一一位可以傲視武林的人物,便是武當祖師張三丰。然而奇怪的是,張三丰並沒有出手懲戒他們,為何如此呢?原因就在於“不敢”二字。

張三丰武功修為如何?在《倚天》中曾有一段文字記載,他自認百年修為可與郭靖比肩,由此來看,張三丰還是一個人,不是神,他也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江湖不是張三丰的江湖,江湖上還有別的高手,明教教主陽頂天就是其中一位。

據連載版作品中記載,陽頂天(連載版中,他名為楊破天)曾與張三丰約定比武,二人交手數百招,不分勝負而回,但陽頂天歸去之後吐血受傷,張三丰則若無其事。

這一段記載尤為重要,可以直接點破為何張三丰後來不敢出手懲戒明教。

《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明教人才濟濟,自陽頂天之下還有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者,其中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謝遜、金毛獅王謝遜、青翼福王韋一笑均為武林一流高手,五散人武功雖不及以上五人,但五人聯手,也不可小覷。

此外五行旗使者手下眾多,五行大陣可敵千軍萬馬。

這樣的陣容十分可怕,單憑陽頂天一人,便可以同張三豐交手數百招而不落敗,若再加上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者,試問張三丰如何敵得過他們?

昔年自創《九陰真經》的黃裳,曾孤身一人上了明教總壇,一口氣連殺數位法王、使者,然而最終還是被明教殺光全家,逃往深山老林練武。

四、可惜張三丰沒料到陽頂天已死

《倚天》明教為禍武林,只因此人不敢出手,否則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陽頂天死得早,導致明教變為一盤散沙,此時張三丰若出手的話,明教高層中根本無人可以擋得住他,不信你看成昆,憑藉一人之力,挫敗明教六大高手,自稱“少林僧獨指滅明教,光明頂六魔歸西天!”

而張三丰武功修為,早已遠非成昆可比,只可惜他不敢出手,他不知道陽頂天已經死了,他不知明教已經成一盤散沙,遂導致六大門派上了光明的,否則若以他的武功,一旦出手懲戒明教,試問還有六大派什麼事?

儘管在歷史上,張三丰名聲很好,各種成仙說法層出不窮,但在金庸筆下,他只是一介凡人,他也會受傷(遭剛相獨守),他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救不了張無忌),他不是神,他只是一個人,不過他是一個對武林、道教有著傑出貢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