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被禁食,專家表示:“野味”毒害物質大於家禽家畜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粟青梅)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餐桌上的哪些食物能夠提高免疫力。

  民間有人認為吃狗肉大補。4月8日,農業農村部組織起草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開始公開徵求意見。值得關注的是,狗並不在範圍內。“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農業農村部表示。這意味著狗肉或將被禁食。

狗肉被禁食,專家表示:“野味”毒害物質大於家禽家畜

  禁令之下,真正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健康食品有哪些,該怎麼吃?記者採訪了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相關專家。

“野味”毒害物質大於家禽家畜

  野生動物在營養成分上並無優勢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最初分析起因,或許因我們的一次濫食野味,貪婪的口腹之慾引發。但不管最終原因源於何方,目前國家是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

  “‘山珍野味’似乎給人感覺野味有著獨特魅力,不少人認為野生動物味美,有營養很健康。”事實真的如此嗎?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國家二級營養師唐吉介紹,根據食物營養成分表可得知,肉類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鐵)。

  因此,即使是野生動物,在營養成分的種類上並沒有優勢。而含量上也可瞭解到,野生動物蛋白質在10%~20%,脂肪除豬肉因為包括肥肉而顯得特別高,野生動物與其他畜禽類相比,各營養素的含量,相差沒有特別巨大。所以得出結論,食用野生動物,不會帶來任何生理機能上的提升,也不會有任何特殊的營養元素。

  恰恰相反,野生動物由於生存環境的複雜和惡劣,在生物放大效應的促使下,大量自然界無法分解的化學物質,隨著食物鏈的複雜性變化,越來越多地留存在野生動物體內。而積聚效應又使濃度日益增高,可見,野生動物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實際要比家禽家畜大得多。

  “此外,野生動物受制於棲息地的生態條件,其身上攜帶的病菌和寄生蟲,也遠遠高於家禽。”唐吉舉例說,如我們熟知的蝙蝠,身上就攜帶超過100種各類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都在其身上存留過。而據有關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也有一定概率存在於蝙蝠身上。如此這般“野味”,成恐怖的病毒“軍火庫”,避之猶恐不及,怎敢入口?

狗“特化”成伴侶動物或將被禁食

  溼熱體質及心腦血管病患者不能吃

  自古民間有“狗不上大席”之說。據說那時狗肉是非常低廉的菜品,且上桌後非常沒有面子,只用來供奉神明。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人家中養起了寵物狗,也有人養貓、養兔或其他動物。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尤其是狗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人類對狗的情感日趨加深,當今理解“狗不上大席”,則認為“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代表忠義,因此無法忍心用狗肉來招待客人。況且,吃狗肉在愛狗人士看來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每到三伏天,像伏雞之類的溫熱食品能補虛助陽,溫裡散寒。”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脾胃病科醫師黃磊認為,對於平日陽氣虛、畏寒怕冷的人來說,三伏天吃點溫熱食品,的確可起到溫補、祛寒溼的作用,符合中醫冬病夏治 、春夏養陽的保健原理。但對於陰虛體質者來說,平日出現手腳心發熱,面潮紅、易煩躁、脾氣大的人,以及有甲亢、結核病、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者,吃伏雞等溫熱食品則要慎重,最好少吃或不吃。

  該院中醫婦科副主任醫師餘建則表示,中醫講究“虛者補之,寒者溫之”,溫熱食品適宜於陽虛體質者。溼熱體質的人若吃溫熱食品,容易導致上火,尤其是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吃。常言道孕婦“懷揣一盆火”,孕婦常有熱像,也不宜吃。即使是體質適合的人,進食溫熱食品也要分時節,如天氣炎熱時不建議吃。

  之前,一些貪食狗肉者,採取去農村偷竊或用毒針之類不文明手段;包括市場上出售的有些狗肉,未經檢驗檢疫。餘建認為,這其中的健康隱患非常大。如果是病死的動物,或者是被毒殺的動物,吃了後可直接損害健康。“近年來,吃狗肉引起中毒或傳染病等事件時有發生。”餘建說。

建議日均攝入12種以上食物

  要做到營養均衡,吃動平衡

  迴歸到食物本質上,到底吃什麼、怎麼吃才更健康,人體免疫力才更強呢?唐吉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為大家提供了最好、最標準的答案。

  首先,應保證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營養均衡是身體健康的前提。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以上。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相比“野味”,魚、禽、蛋和瘦肉足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有些還含有較高的脂肪和膽固醇。動物性食物優選魚和禽類,因為魚和禽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魚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蛋類各種營養成分齊全;吃畜肉可選瘦肉,脂肪含量較低。

  其次,要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25~30克。推薦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成年人每天7~8杯水(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成人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此外,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應注意吃動平衡,體重達標。大家都應堅持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推薦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儘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