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撲朔迷離的懸棺

崖墓是古代葬俗之一,即將棺槨置於峭崖絕壁上,壁上或有天然洞穴,或人工鑿穴,或設樁架棺,所以名稱也各異,現在一般統稱為懸棺或崖墓。

中國福建省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小藏峰的危崖上,有不少木板縱橫插在峭壁的巖縫之中,當地人把這叫“虹橋板”;還有的洞穴裡有一半在內一半在外的懸棺。這種懸棺形似船狀,名叫“船棺”,又叫“架壑船”,它在風雨之中已經保存了幾百年、幾千年。這類“船棺”、“虹橋板”,在當地的大王峰、白雲峰、大藏峰等處都有存在。目前人們所不解的是,這些懸棺在距今3000多年前是怎麼放進離地面四、五十米,離峰頂二、三十米的峭壁上的洞穴裡去的?

197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武夷山西北部蓮花峰的懸崖上,用大型絞車,將一具完整的船形棺槨,從50米高的懸崖巖洞中吊放到地面,這具棺長4.8米,寬0.55米,高0.77米,棺和槨都是由整塊楠木鑿雕而成的,經同位素測定,迄今已有3600多年。

龍虎山地處中國江西省鷹潭市境內,這裡既是中國道教文化發源地,又有歷史悠久的崖墓群。當地仙水巖風景區的崖墓群,其歷史可追溯至26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且崖墓數量之多,分佈之廣,墓地位置之險,以及棺木造型之奇特,當為全國之最。

發源於武夷山脈的瀘溪河,流經江西龍虎山的10來公里,是其最美麗的一段,素有“不是灕江,勝似灕江”之稱。一路上碧水清波,峰巒秀麗。這裡和武夷山一樣,也屬於丹霞地貌。由無數卵石、砂粒膠結而成的奇峰秀崖多呈赭色,與碧綠的溪水相映成輝。而在那懸崖峭壁上那些千姿百態的天然洞穴,或如蜂窩,或似月牙,或纖細如縫,或深不可測。藉助望遠鏡,在一些洞口能看到淡褐色的棺木,那就是龍虎山的三絕之一的崖墓群。

1985年,由上海同濟大學陸敬嚴教授為主的“中國懸棺研究”課題組成立。他們用一年半時間,收集各地懸棺資料,包括考查各地懸棺。然後,彙總大量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與研究。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懸棺的升置。課題組成員,按比例製造了典型山體及懸棺出現時的起重設備和棺木的模型,用實驗摸索懸棺升置問題,共研究了十幾種方案,通過研究更明確了升置懸棺是古代的一個起重工程問題,而絕不是“神” 的力量。升置懸棺的重要方法就是吊裝。並在此基礎上,根據經濟可靠、簡便易行的原則,確定了吊裝方法及吊裝地——江西龍虎山仙水巖,用典型方法,在典型地點進行吊裝。

現場吊裝不同於實驗室中吊裝,其主要問題就是現場吊裝要花費相當多的錢。古代有資格高臥懸崖的,只能是少數有權勢、又有經濟實力的人,所以有些懸棺被當地人稱為“蠻王冢”、“酋長墓”。

在製作完成現場使用的吊裝設備後,課題組於1989年6月11日進行了試吊,以檢驗設備與操作。6月13日,仿古吊裝一舉成功,將一具文物棺木,重又送上懸崖上的洞穴中。

當時,科研人員請當地5位藥農幫忙,其中兩人在山頂把守定位繩索,兩人由山頂縋下蕩入巖洞中,另一人在河對岸用特殊語言指揮操作。實施吊裝時,一根粗實的繩索從山頂下垂到距巖洞口31米處,上面吊著定向滑輪,另一根繩索穿過滑輪,一頭捆住棺木,一頭連著絞車; 該具棺木重約150公斤,是10年前考古發掘時從崖墓中取下的原物。隨著絞車緩緩轉動,棺木徐徐升高,當棺木提升到20多米高的巖洞前時,早已經守候在巖洞中的兩位藥農便拉緊拴在粗繩索上的細麻繩,慢慢將其牽引入洞,於是棺木平平穩穩地被置放在巖洞之中。

仙水巖現場的懸棺吊裝成功,從理論和實踐上證明採用機械的“提升法”是古代一種行之有效的置棺方法。除了這種方法,學術界也有提出“垂降法”、“棧道法”、“堆土法”、“腳手架法”、“搬運法”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送棺入崖洞今日還有。山西五臺山大石山中,村裡死了人,裝入棺材,仍放到山崖石洞中,有的還用石頭把洞口壘封起來。至於棺槨如何進入洞中,據當地居民說:先用繩索從崖頂吊幾個人進入洞中,然後再用繩索把棺槨從崖頂懸放到洞口。事先已經在洞中的人用鉤杆鉤住懸棺的繩索,慢慢將棺槨拉入洞中。放置妥當後,仍然用繩索將洞中人吊上崖頂。除此之外,臺灣有一個叫紅頭嶼的地方至今也仍有崖墓葬的習俗,不知他們又是用什麼方法把沉重的棺木送到百丈高崖的洞穴中去的?

不僅在福建武夷山和江西龍虎山保存有上百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崖墓。在中國其他地方也有這種古人的墓葬風俗和傑作。

在四川珙縣的崇山峻嶺中,也保留著一些懸掛在半山壁上的懸棺。據說,這是古代少數民族的傑作,他們在高高的懸崖絕壁上,橫嵌入兩根堅硬的木棍,棺槨就存放在木棍上,棺木大多為整塊楠木挖鑿而成,長約2米,重逾千斤。

在三峽腹地的巫山城北蜿蜒流淌的大寧河上,分列著與長江雄奇險峻的大三峽風格迥異的小三峽: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它不但以風光旖旎、景色精巧雅麗著稱,更因“古棧道”、“懸棺”、“船棺”三大謎而聞名。

這裡的“船棺”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樣,都是一些長年生活在船上的漁民、船主死後的棺木。在古代,這些善使舟的漁民和船主,把船看成家中最珍貴的物品,用“船”安葬死者,被看成是隆重的禮儀。於是用楠木打造成船形棺木。而生活在大寧河一帶的漁民,也有死後由晚輩用小船作棺木把死者葬在大寧河兩側山上的天然洞穴裡,並把死者生前打魚的魚叉、魚網等漁具一一放置於小船內,以表示死者在大寧河上注視著作為漁民的後代,並保佑子孫平安。

而懸棺,整個小三峽仍存一具,它位於巴霧峽峽谷東岸黃褐色絕壁的洞穴中,離河面約500米高。2000多年來,風吹雨蝕,世事滄桑,它仍靜靜地棲在崖壁之上。懸棺是戰國時期居住在這一帶的濮族人的葬俗。父母死後,子女散盡家產為棺,“於沿江高山半肋,鑿坑以葬之,自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1977年,四川大學歷史系一位教授帶領他的學生在小三峽取下一具懸棺,棺槨由楠木做成,中間剖開,全棺無一釘,取下時棺槨因為空氣的侵蝕已經像木炭一樣很輕,但仍未風化。裡面有一個13歲的男孩和一個15歲的女孩的屍骨,從女孩頭部受傷的情況來看,足見其為陪葬者。女孩手上有銅手鐲等飾品,這是戰國時期的青銅器。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128公里處的欒川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幾年前發現一處懸棺巖,巖內有懸棺7具,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在此懸葬。該懸棺巖是在一次登山探險活動中,在小華山景區偶然發現的。

地處大巴山深處的陝西省鎮巴縣涇洋村60多米高的山岩上,幾年前也發現了12具懸棺,有關專家認為,這為研究中國懸棺文化,又提供了一個新的重要的實物依據。

據當地村民介紹,鎮巴縣自古就有懸棺存在,並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放入石巖臺階處或洞穴中,專門裝殮未滿20歲或無傳染病的死亡者。此類懸棺入殮方式是先將死者裝殮入棺後,再運往人煙稀少的山岩隱蔽處存放。當地人稱這類懸棺為“火匣子”。另一類懸棺外形一般較大,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棺材被吊在半空中。這類懸棺是專門將患有傳染病的死者裝入棺材內,上端用繩等系在樹或石柱上,下端讓棺材懸空吊起來,防止病菌傳染。

從四川順江而下,一進西陵峽便可看見北岸那刀削般巖壁上的兵書和寶劍了。遠遠望去,那兵書就像一疊頁岩堆放在那個臨江的洞穴裡,離江水面約200米高,那塊豁出的尖狀石塊像一把倒立的劍,緊貼崖岸,劍尖朝上,露出水面的那截高約50米。歷代相傳說法很多,有的說是當年諸葛亮入蜀後,專為後來進出川江的部隊留下作戰要訣及鎮妖寶劍。明代文學家何景明曾經為此寫了著名的詩篇《兵書峽》。

四川長江旅遊船“屈原-3”號輪船長周功池,從1980年開始仔細觀察歷來被稱為長江西陵峽一大奇觀——兵書寶劍峽的“兵書”,他發現所謂的兵書實際上是兩副懸棺。

從河中心望去,覺得兵書的洞穴很小。通過望遠鏡就近觀察,那一疊頁岩“兵書”原來是兩副懸棺重複式堆碼在洞穴裡,清晰可見。看上去,棺木好像快要滑向江裡去了,直覺得搖搖欲墜。懸棺的木頭對著江南的小新灘,成坐北朝南向。懸棺棺木已經成灰白色。通過多次認真的觀察,兩副懸棺規格一般大小,懸棺全長約1.7米,均由四大塊木板組成。由於安放懸棺的洞穴人無法攀登進入,因此尚不知這兩副懸棺的主人是誰?更不知是哪年哪月安放進去的,如何安放的?

一般來說,安置懸棺的懸崖是無路可通的,它們距離地面或水面最低也有20多米,高的50米-60米,最高的甚至可達幾百米。陸敬嚴教授課題組研製的仿古吊裝法,雖然破譯了棺木進洞之謎,並且在一年後,中央電視臺攝製組,在課題組吊裝地近旁,用相同方法再次成功地吊裝一具棺木,但筆者認為這隻能說是初步破譯了棺木進洞之謎。因為尚有不少崖墓,飛鳥難至,猿猴難攀,不用說採取原始器械仿古吊裝,即使採用現代器械吊裝也無法完成。如果是用繩索把棺材從崖頂懸放到洞口,那麼這種連身懷絕技的採藥工也望而生畏的懸崖絕頂,古人又是怎樣把笨重的棺材弄到崖頂的?

為此,鷹潭市政府曾經懸賞30萬人民幣,請全國各地的學者幫助破譯崖墓群葬千古之謎。懸賞一出,上海、江蘇、湖南、廣東、海南、廣西、浙江、四川等20餘個省市、區寄或送去了破譯答案。從20餘種解謎答案中看,有關專家認為答案雖有參考價值,但仍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所以直至今日,古老的懸棺仍是個撲朔迷離的未解之謎。

最近,筆者讀到一篇有關“蜘蛛人”的文章,發現它對破譯懸棺之謎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相傳,歷史上曾有一些苗族先民像彌猴一樣,能在懸崖絕壁上攀行,人們稱他們為“蜘蛛人”。一位名叫陸凱的年輕旅行探險家,在2009年曾親眼目睹了“蜘蛛人”的攀爬絕技。那天他離開大河苗寨,突然隱約覺得對面的崖壁上似乎有什麼東西在動,他定睛一看,四個穿紅衣服的人像猴子一樣,在百十來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閃轉騰挪著,看得陸凱一陣心驚肉跳。等紅衣人中的一個從絕壁上下來後,他連忙走過去搭話。

這個紅衣人的腿腳竟然有殘疾,陸凱問:“你們就是蜘蛛人吧?”紅衣男子點了點頭,陸凱見他手裡拿了一袋東西,問這是什麼,他說是燕子糞,就是一種肥料。這位傳說中的蜘蛛人,爬上爬下好幾百米,居然就為了一兜肥料?陸凱感到不可思議。

事後陸凱瞭解到蜘蛛人名叫黃小寶,患有先天小兒麻痺症,12歲時,一個世外高人見他可伶,教了他一門絕技——絕壁攀巖。那位世外高人,正是遠近聞名的第七代蜘蛛人羅發科。他的這個技巧是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但羅發科破例收下了黃小寶。

黃小寶說,相傳很早以前,這裡的苗族人祖先從長江中下游一帶一路敗退,輾轉到格凸河畔。他們日夜思念著故鄉,甚至死後也不願下葬,而是把遺骸擱置在崖壁上,希望後人有朝一日能帶他們的骸骨重歸故里。與其說懸棺是苗族人的傳統殯葬習俗,還不如說那是一個古老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象徵,而這種傳統正是藉由一代代蜘蛛人實現的。

這一代的蜘蛛人一共是師兄妹四人,除了大師兄黃小寶之外,還有二師弟王鳳忠,三師弟王小國以及小師妹羅萍——羅發科的大女兒。至於如何擱置懸棺,有個秘訣,就是“上三下二”,其實就是上三步退兩步,目的是為了記住上山下山的路。

黃小寶還說,這兒的棺材由六塊木板組成,分別由兩個人背上去,到了崖頂再組裝,還有一個人負責背逝者的遺體。不過懸棺洞葬早在一百年前就銷聲匿跡了,蜘蛛人賴以生存的飯碗早就沒了。如今,他們平時就靠撿燕子糞賣錢,旅遊旺季的時候,還會在燕子洞做攀巖表演,賺點外快。

這裡仍有一個疑問令筆者不解,如果六塊木板分別由兩個蜘蛛人背上崖頂再組裝成棺材,那這口棺材的重量應該不超過500斤(一人背250斤在平地上行走已相當吃力),再重恐怕背不動了。那麼那些由整塊楠木挖鑿而成,長約2米,重逾千斤的棺材,蜘蛛人又是如何背上去的呢?筆者認為,靠人背上去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不要緊,只要蜘蛛人能攀上巖頂,再運用前面提到的吊裝法,那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了,懸棺之謎也應該可以解開了。

探索撲朔迷離的懸棺

撲朔迷離的懸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