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5G還不如4G好用?

隨著國家正式下發5G牌照,意味著中國的5G網絡建設將正式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根據移動或電信等方面的估計,這個市場投入將高達上千億元的硬件設施。這次除了原來的通信3巨頭外,還增加一箇中廣電,變成4家爭霸。競爭估計也會更加激烈。

4G網絡其實也只是剛剛完成大部分的投入,才開始產生效益,開始為消費者和社會提供服務。整體上使用4G的體驗,特別是到農村或小城市郊區,也只是這兩年的體驗才好一點。整個網絡才開始成熟、才開始提供穩定的服務,才開始真正體驗到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網絡的感覺。而且,4G龐大的投入可能還有公司還沒有收回,現在又要投入巨資爭奪5G市場,這是否浪費,其實還很多人有異議。甚至還有人認為5G完全是浪費,現在的社會和個人,4G已經完全夠用了,根本不應該浪費資源投資5G。

為什麼有人說5G還不如4G好用?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考慮5G究竟和4G有什麼不用,5G究竟有什麼用?能幹什麼?

5G,首先在概念和名稱上就知道,它肯定要比4G快。快到什麼程度,則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比喻,一般都是用下載一部10G的電影的時間來比喻。但這都是不是重點,如果5G只是上網快一點、下載視頻快一點,那麼這場全世界都在搶奪制高點的5G革命就是假的。

其實5G縱有千般好,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傳輸距離太短,整整要比4G短一個數量級的距離。像現在這種一個片區、一個小區豎起一個信號塔之類的天線就能愉快上網的事情,在5G時代再也沒有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現在的WIFI的5G功能和2.4G的功能的區別。2.4G的使用感覺和手機的4G產不多,基本上去到哪裡都有信號,穿牆也還行,甚至樓上樓下也能方便愉快的用。但如果你調為WIFI的5G模式,那你就只能守著WIFI的十步之內不能離開,拐個彎就沒了信號。這基本上和手機的5G是產不多的。

5G時代,到處都是小型的發射裝置,從現在媒體上展示的華為的5G設備圖片,就像某貓品牌的智能音箱一個模樣。這種小東西,在寫字樓估計一層樓要裝幾個,一個小區每棟樓都要裝。到了郊區、大型工業園區、農村、大型停車場就麻煩了,誰願意花錢去安裝這些燒錢的設備。繁榮的商業區和商城等,你也會到處看見這種圓圓的小東西。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5G確實不如4G方便、信號好。但回頭看看,2G、3G的信號傳輸距離比4G遠,信號更強大。但我們卻很快進入了4G時代,而且還愛上了4G時代,享受了4G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各種快感。這種4G技術,還將時代整整的推動向前發展了一大步,讓我們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這已經是是開闢新時代的技術了。估計也正是因為4G帶來如此大的改變和便利、享受和高效,才讓很多人害怕5G的缺點無法解決,投入巨大之後,無法產生4G帶來的那種巨大的改變和提升。

為什麼有人說5G還不如4G好用?

5G技術的未來,如果可以結合手機芯片等技術發展,將手機變成一個信號發射和接收器,讓所有的手機通過5G技術互聯,那麼這將是一個去中心化、實現手機無縫對接和互聯互動的革命性的技術。想象一下,如果5G技術真的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相互的發射和接收型號,將手機變成一個5G信號接收器,變成一個即是手機移動通信終端、又是一部5G網絡設備。全世界的手機都可以通過這種技術,一種不涉及手機隱私的型號通道,連接在一起,共同分享5G信號,那麼,5G信號傳輸距離短的問題將得到徹底的解決。5G的劣勢將轉變成為優勢,當然,這是建立多個技術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5G提供了足夠的帶寬,可以提供巨大的流量通道。第二,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芯片速度越來越快,處理能力飛速發展,內存等技術也同樣和芯片一樣,會得到極大的發展。這些硬件技術的發展,都足於支撐手機既可以作為手機,又可以作為一臺5G的信號發射器使用。

這樣的手機,就可以脫離電信公司的控制,成為一臺去中心化的信息終端。可以實現手機與手機之間的快速通信、信息交換、相互支持構成網絡。而且通過手機的信號發射接收功能,也可以支持萬物互聯的設想,將身邊的所有的電器、智能家居、辦公設備都接入網絡,成就真正的物聯網。

為什麼有人說5G還不如4G好用?

也只有手機作為一個終端,具有了自行組網的能力,才有可能發展出速度更快、信號距離更短的6G等的技術。

如果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將顛覆整個世界的金融體系,那麼,手機互聯的去中心化將會顛覆現有的信息產業和通信行業。當我們不要到處都是的通信公司機房和龐大的通信公司的網絡的時候,世界將為止改變。或許,這種顛覆就算5G無法實現,6G也可能會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