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文|公子逸

嫻姐,是將門嫡女。

她比蓉姐的身份高太多了。蓉姐只是一個來路不明的庶女,而嫻姐卻是寧遠侯府的嫡女。

嫻姐的身份,是可以跟勇毅候獨女盛家老太太的身份相媲美的。顧廷煜是寧遠侯,是丹書鐵券的傳承者,他只有一個獨女,就是嫻姐。

可嫻姐如此身份高貴的嫻姐,為什麼最後竟然還不如蓉姐過得好呢?

這跟嫻姐的父母有關。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嫻姐的父親顧廷煜,早逝,與新任寧遠侯顧廷燁結怨甚深。

我寫顧廷煜的時候,對他抱有深切的同情。

大秦氏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生育,卻偏偏要生下顧廷煜,導致顧廷煜子生下來就是活不長的。

而小秦氏和她的孃家人在大秦氏死後,給年紀那麼小的顧廷煜灌輸了那麼大的仇恨。

導致顧廷煜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又被仇恨之心折磨,身心俱疲。

其實,顧廷煜善計謀,顧廷燁善武藝。兩兄弟生在武將之家,即使顧廷煜一身病骨,但凡他與顧廷燁兄弟情深,他死之後,顧廷燁就會百般善待嫻姐。

可偏偏顧廷煜從小就被灌輸了“殺母之仇”,雖後來幡然醒悟,卻依舊不能走出仇恨,與顧廷燁結怨甚深。

幸,他也不愧是將門嫡子,臨死之前,為了妻女百般籌謀,才沒讓妻女陷入無所依旁的境地。

可怨已結,恨已深,嫻姐在喪父之後,與新任的寧遠侯顧廷燁又沒多大情分,她這高貴的身份,便徒有了其“名”,卻很難有其“實”。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嫻姐的母親邵氏,加深了這“恩怨”。

顧廷煜死後,顧廷燁掌權,新任的侯夫人盛明蘭為人厚道,並不想把男人們之間的仇恨,連累了妻女。

這本是顧家兩房之間重歸於好的大好契機,可偏偏嫻姐的母親邵氏,是個拎不清的。

她對於丈夫的百般算計,完全無知無覺,一味陷在自怨自艾裡,對於女兒嫻姐的前程全無打算。

但凡她有那麼一點拎得清,看到盛明蘭厚道,顧廷燁有本事,都該跟盛明蘭好好相處,即使不能火中送炭,那麼至少做到不得罪對方,給自己的女兒嫻姐留一條寬敞的大路。

可偏偏她不僅沒有錦上添花,還背後捅了人家一刀。

兵亂的時候,邵氏帶著嫻姐和身邊的僕從滿院子找團哥的所在地,把團哥置身在了危險之中。

團哥差點因為邵氏而死,而邵氏跟顧廷燁和盛明蘭的樑子,也算是徹底結下了。

嫻姐的父親,害得顧廷燁漂泊多年,而嫻姐的母親差點害死了團哥。

新仇舊怨。

侯府嫡女的嫻姐,就處在了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中。

她是侯府嫡女,但是她的父母跟新任的掌權者不是有仇,就是有怨。而蓉姐是掌權者顧廷燁的親生女兒,她的父親有本事,她自然也是受惠的,而她又救了自己的弟弟團哥,得到了嫡母盛明蘭的大喜歡,雖然她身份尷尬,但是卻得到了最直接的實惠。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蓉姐後來,嫁給了兩榜進士常年,也就是常嬤嬤的孫子。

她和常年青梅竹馬,常嬤嬤又是顧廷燁最親近的長輩,蓉姐嫁過去了就是當家娘子,外有給力的父兄,內有能幫她撐腰的嫡母和常嬤嬤,她的小日子,那自然是隻剩下了和美。

而嫻姐則嫁給了永昌侯府的世子爺。

你沒看錯,就是盛墨蘭嫁去的那個永昌侯府。永昌侯府並不是一個女人的好去處。梁家雖有爵位,但是這些年下來,內囊早就虧空了,家裡人口多,五房六妯娌,且兄弟不睦,有嫡庶之爭,三天兩頭不太平。梁府的侯夫人為了這些雜事,頭髮都熬白了。嫻姐嫁進這樣的人家,那一進門就要開始忙起來了。

這就是嫻姐的結局。

而這個結局,還是嫻姐自己爭取來的。寫嫻姐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知恩圖報”的重要性。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知恩圖報這件事,肯定了“善”。

梁家為什麼肯娶嫻姐?

一個是因為嫻姐有著豐厚的嫁妝,一個則是顧廷燁不會置嫻姐於不顧。梁家攀上了嫻姐,就相當於攀上了顧家。

而嫻姐豐厚的嫁妝從何而來。

不是邵氏留給她的,也不是她父親留給她的,而是她自己知恩圖報,感動了顧廷燁,顧廷燁從家產中給她分出來的。

顧府大火,邵氏只知道躲在屋子裡,根本不管盛明蘭的死活。而嫻姐感念盛明蘭待她的好,頂撞了邵氏,把自己大半的僕從都派過去救火,還把小姐妹蓉姐接到了自己的院子裡。

而這一切,顧廷燁是看在眼裡的。

顧廷燁說:“嫻丫頭還有幾分良心。”

因為這幾分良心,因為這份知恩圖報,顧廷燁在分家的時候,大手一揮,破例讓嫻姐繼承了顧家半份的家產。

別人對你好,你要知道,並且還能做到知恩圖報,別人才能對你更好。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這份家產對於嫻姐有多重要呢?


邵氏家世平平,本就沒有豐厚的嫁妝。她的手裡只有她的婆母大秦氏的嫁妝。到顧廷煜死的時候,大秦氏的嫁妝已經不剩多少。如果嫻姐沒有分到這份家產,那麼她一個侯府嫡女很可能連份像樣的嫁妝都沒有的。

盛明蘭出嫁,盛家老太太有補貼盛明蘭。盛華蘭和盛如蘭出嫁,王氏有豐厚的嫁妝補貼她們。蓉姐出嫁,有盛明蘭這個嫡母出嫁妝,而嫻姐的母親邵氏,是沒有多少嫁妝可以補貼嫻姐的。

試想,嫻姐沒有知恩圖報,沒有去救火。那麼她一無豐厚的嫁妝,二無給力的孃家。梁家只需要知道顧廷燁不管她,那麼她就得不到這份姻緣。

這份姻緣前面雖然艱難,但是她的丈夫卻是個有出息的,她以後會是永昌侯府的當家主母,是有尊貴和體面的。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不知恩圖報,會斷了“善”。

蓉姐出嫁,盛明蘭親自回來操辦了婚事。等到嫻姐出嫁的時候,盛明蘭沒有回來,而是讓兩個兒子代父發嫁堂姐。

盛明蘭為什麼沒有回來?

顧廷燁分給嫻姐半份家產,是因為嫻姐的知恩圖報,而盛明蘭不回來操辦嫻姐的婚事則是因為邵氏沒有知恩圖報。

顧家會管嫻姐,但是這份管是看情分的。他們認可嫻姐,對於邵氏卻早就寒透了心。

盛明蘭對於嫻姐的事情,是曾經想過大包大攬的。她甚至剛開始更喜歡嫻姐,而不喜歡蓉姐的性子。可蓉姐空手接白刃救了自己的弟弟團哥後,盛明蘭對蓉姐充滿了感恩,於是,蓉姐在她心裡的地位一下子上升到了頂點,蓉姐就是她的親閨女。

而嫻姐因為邵氏的關係,差點害了團哥。盛明蘭厭惡了邵氏,雖然父母之錯,不殃及孩子,可顧廷燁和盛明蘭心裡勢必都有了膈應。

別人對你好,你卻不懂得知恩圖報,那麼別人也就失去了對你好的理由。反正對你多好,都沒用,那麼何必對你好呢。

但凡當時的邵氏對盛明蘭好一點,再加上嫻姐的乖巧懂事,那麼嫻姐的婚事,盛明蘭就會插手。

可嫻姐有邵氏這樣的母親,既不知恩圖報,又是個拎不清的,如果盛明蘭插手的話,估計還要被她埋怨。那麼,盛明蘭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知恩圖報,會“救”人。

邵氏不信任盛明蘭,兵亂的時候,她收買了盛明蘭身邊的丫鬟碧絲,找到了團哥的所在。而邵氏身邊的任姨娘早就被賊人收買,一心想要置團哥於死地。

是蓉姐救了團哥。

而蓉姐,是嫻姐叫來的。

在那樣慌亂的狀態下,嫻姐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小姐妹蓉姐,而是派人去找了蓉姐。

邵氏把團哥置身在了險地裡,嫻姐叫了蓉姐,蓉姐又救了在險地裡的團哥,才讓這場恩怨,有了迴旋的餘地。

倘若嫻姐是一個不知恩圖報的,倘若盛明蘭和蓉姐對嫻姐多好都沒有用。那麼,團哥就會因為邵氏的自私而死。

即使邵氏和嫻姐活下來了,以盛明蘭和顧廷燁對愛恨情仇的理解,他們絕不會放過邵氏和嫻姐。

盛明蘭為她的祖母報仇的時候,是不顧一切的。倘若她的嫡子因邵氏而死,盛明蘭一定會讓邵氏以命相抵。

盛明蘭或許不會殺了嫻姐,可顧廷燁何其嫉惡如仇,他的兒子死了,他如何肯放過罪魁禍首的女兒,更何況新仇舊恨,他定會雷霆一怒。

那時候的嫻姐,該多可憐可悲。

幸好,嫻姐有那份知恩圖報,幸好嫻姐感念了盛明蘭和蓉姐對她的好。

因為這份知恩圖報,嫻姐從那萬劫不復中,有了一線生機。

《知否》原著“將門嫡女”嫻姐:知恩圖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我始終認為,不“知恩圖報”的人,不配得到別人的好。

整本小說裡,我認可盛明蘭的很多婚戀觀,但是我並不喜歡她。她唯一讓我感動的一個點,就是她在盛家老太太被下毒之後,“不顧一切”也要為祖母討回公道。

那個知恩圖報的盛明蘭才是最有血有肉的。那樣的她,才讓我覺得她配得上她得到的所有好。

嫻姐的結局不好不壞。

但我認可這樣的結局。

我們得到的所有的好,都是我們之前走過的路,包括我們的父母祖輩走過的路。

如果我們的父母是邵氏這種,別人對她多好,她都不“知恩圖報”的人,那麼她沒辦法福遺子孫。

嫻姐的結局不好。

因為她的父母做了很多錯事,沒有福氣留給她,反而拖累了她。

嫻姐的結局不壞。

是因為她有那麼點良心,知恩圖報,才得了這好。

至於蓉姐比嫻姐過得好?

空手接白刃的是蓉姐,為了救弟弟,不顧自己生死的也是蓉姐。她的好,應當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