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納入湖南省綠色礦山名庫錄

湖南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納入湖南省綠色礦山名庫錄

4 月 22 日是第 51 個世界地球日。今年,自然資源部確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湖南紀念世界地球日活動——第八屆 " 愛地球 • 看我的 " 主題活動聚焦湖南礦業轉型綠色發展。

今年的 " 愛地球 · 看我的 " 系列主題活動,由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湖南省自然資源事務中心、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瀟湘晨報社承辦,湖南省地質學會、湖南省黃金協會協辦。

湖南綠色礦山授牌活動在省地質博物館舉行,共有 67 家礦山通過遴選作為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納入湖南省綠色礦山名庫錄。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賴馨正為活動致辭併為綠色礦山授牌。

湖南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納入湖南省綠色礦山名庫錄
湖南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納入湖南省綠色礦山名庫錄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賴馨正表示,未來將深入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將大力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確保取得預期效果。將聚焦長江岸線湖南段及四水乾流 10 公里範圍內廢棄露天礦山開展生態修復," 守護好一江碧水 "。堅定不移推動礦業轉型綠色發展。

據介紹,下一步湖南將全面落實《關於全面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嚴控礦權總量,完善礦權管理制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參考花垣錳礦區、郴州三十六灣模式,大力推進礦業整頓整合,控制小、散、亂、汙礦山。到 2021 年,全省砂石土採礦權數量要控制在 1500 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從 12% 提高至 30% 以上。到 2025 年,規模以上企業比重提高到 80% 以上,並全面建成綠色礦山。

未來將主要從六個方面著力生態文明建設 : 高質量加快完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獲取生態本底數據,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支撐;紮實做好國土空間規劃;持續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強力推進批而未供土地、閒置土地、違法用地等 " 三塊地 " 的整治工作,分類清理處置存量問題,堅決遏制增量問題;深入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大力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確保取得預期效果;堅定不移推動礦業轉型綠色發展。礦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積極強化國土空間監管。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 攝影記者張雲峰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