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這玩意兒也不安全啊,極端情況下才使用,過期了還要考慮怎麼報廢。這還要從二戰後期說起,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而隨後的7月17日到8月2日之間剛好是波茨坦會議,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會議期間曾有意向斯大林透露美國掌握了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但斯大林只是客套的回覆了一下,沒有過多的表示。這讓本來興致盎然的杜魯門覺得有些掃興,認為大老粗的斯大林啥都不懂,根本不瞭解這種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1 波茨坦會議上笑呵呵的斯大林

然而事實上,在會議期間的斯大林早就知道原子彈,甚至早就知道美國的絕密項目“曼哈頓工程”,斯大林只是裝傻而已。“曼哈頓工程”屬於絕對的美國最高機密,只有美國的最高統治者才知道,杜魯門在副總統任職期間對此完全不知情。直到羅斯福總統去世,杜魯門宣誓成為美國總統後,才有人向他彙報了“曼哈頓工程”的情況。而此前滲透的蘇聯間諜從1942年起就將美國製造原子彈情況源源不斷的彙報給蘇共中央。美國的FBI特工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工程,自然也就無從對付蘇聯間諜。

小試牛刀-原子彈實戰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2 “小男孩”核彈渲染圖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3 美國國家博物館中的B-29轟炸機,二戰時負責投放核彈

波茨坦會議後,美國為了加快二戰進程,於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向依然頑抗的日本本土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下了一枚原子彈,代號分別為“小男孩”,“胖子”。儘管此前美國已經試驗過一枚原子彈,但原子彈在實戰的展現的巨大威力著實讓美國人吃了一驚。這東西毀天滅地,如果哪天都有了,那還了得,這玩意一旦使用,直接打回石器時代,美國領先的科技優勢將再難發揮作用。於是,此後的聯合國安理會上,美國代表心急火燎的建議以後核武器的研發、生產製造都必須接受聯合國的監督,以防止核武器大規模擴散危害世界和平(其他國家一臉無奈,老子都還沒有啊)。這小算盤打的,蘇聯代表當然不同意。這東西就美國你有,要談可以,你先把自己的核武器銷燬了再說。隨後,美蘇之間就開始了持續數年口水戰,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好不熱鬧。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3 蘇聯第一顆原子彈RDS-1

直到四年後的198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RDS-1(別名“第一道閃電”)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爆炸。這一炸驚醒了自信的美國人,因為在這四年的時間裡美國還沒想好要怎麼使用這種武器,何時能使用,更不用談詳細的核威懾及核反擊戰略,只是沒事就造一些。

由於對蘇聯的不信任,此後美國開始加速了核武器的製造進程。到了1953年時,蘇聯擁有120枚核武器,美國有1436枚核武器。

冷戰升級-洲際導彈成功研製

之前,儘管美蘇都製造了數量不菲的核武器。但是,由於蘇聯和美國距離較遠,雙方都缺乏有效的運載工具。所以,儘管大家一直吵吵鬧鬧,但還不至於全面爆發核戰爭。偶爾,大家還能坐在一起商量下如何防止核武器擴散。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4 我國2015年國慶閱兵中的可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DF-5B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5 俄羅斯“白楊”洲際彈道導彈

1957年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P-7成功地進行了全程試射試驗,射程達到8000千米。這次成功具有多種意義:一是蘇聯搶在美國之前(提前6個月)發射成功洲際導彈,使世界東西兩大陣營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某種深遠的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國際地位;二是為蘇聯率先跨入空間時代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蘇聯塔斯社於1957年8月27日報道說:“多級遠程洲際彈道導彈於日內發射。火箭試驗進展順利,完全證實計算和所選定的結構是正確的。火箭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完成了飛行。在短時而大距離的飛行之後,火箭在預定區域降落。從得到的結果表明,這種火箭有可能發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區。”

洲際彈道導彈(ICBM)一出,什麼大西洋、太平洋,什麼國土面積廣袤、戰略縱深,在蘇聯面前統統成了光屁股小孩。美國這下黃了,如果說以前美國和蘇聯就像兩個距離幾百米的鄰居,互相造了個土炸彈,沒事恐嚇下對方。那麼ICBM的出現,就讓蘇聯像舉了個火箭筒瞄著美國,就問你慌不慌,家裡的土炸彈怎麼扔過去還是個問題。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6 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

1957年10月4日,蘇聯又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這更讓美國人如坐針氈,那個一閃一閃的東西說是帶著科學儀器,但萬一哪天丟個個炸彈誰能說得準。美國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壓迫感,時刻面臨著核打擊風險。

這個時候,美國智庫提出了互相毀滅保證理論(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以及先發核打擊理論(First Strike Capability)二次核打擊理論(Second Strike Capability)。先發核打擊很容易理解,就是為了對付意想不到的威脅,管你怎麼回事,先用核武器打過去。所謂“二次核打擊”是指在己方核武器基地遭到敵方打擊後,仍能保存足夠的核力量對敵方實施有效的核反擊。核大國在確定核彈攻擊目標時,會將敵方諸如核導彈發射井之類的核武器基地作為首波核攻擊的重點對象。應對這種攻擊最有效辦法就是,在承受攻擊之後,仍然具備對敵人的大都市,工業中心實施核報復的能力。因此,二次核打擊能力就成為一個有核國傢俱備有效、成熟的核威懾力的標誌。

三位一體-二次核打擊能力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7 “同溫層堡壘”B-52戰略轟炸機

這個時候的美國當然非常害怕,因此就有了遠程轟炸機戰略巡航的概念,為了確保自己時刻能進行有效戰略核反擊。美國從1960年代開始,永遠有一部分B-52戰略轟炸機在天上執行戰備飛行。為的就是突然有一天爆發核戰爭,轉頭就可以往蘇聯境內投下核彈。後來,美國又發展了路基和海基彈道導彈,構成三位一體核力量,確保核反擊能力,也就是所謂的

戰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美國人相信只有保證能隨時毀滅對方,才不會全面爆發核戰爭。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8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冷戰時期,美蘇為什麼製造那麼多核彈?現實版的“三體”威懾

圖9 發射井中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

有了這種思想以後,美國人便開始瘋狂地製造核武器,擴充核武庫。蘇聯當然也不閒著,軍方也數次向蘇聯中央委員會彙報美國核武擴充情況,要求製造更多的核武器。巔峰時期的美蘇核武器數量達到了恐怖的30000枚。這一時期的美國人內部也曾質疑是否有必要製造這麼多核武器,一些智庫的報告中也指出確保互相摧毀的情況下,200枚大當量的核武器就足夠了。但是,誰也沒經歷過全面核戰爭,到底200枚夠不夠?萬一用時效果不好,少了怎麼辦?2000枚?20000枚?在國家存亡面前,誰也不敢保證多少枚夠用。於是,只有越造越多,越多越踏實。

“總統先生,對方的核武器已經全部發射,我們在等待您的命令。”按下去,不按下去?要不要再考慮下全人類的命運?每屆總統都是執劍人,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那段特殊時期的核戰略博弈相當於把全人類都擺上了案板,今天的我們真該慶幸幼稚的人類文明在摸索過程中沒有打開“潘多拉魔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