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除外,成了我不想配置保險的理由

責任除外,成了我不想配置保險的理由

什麼時候買保險最好?這是個問題,答案當然是最早最好啊。

從最簡單的時間來說,一個人如果壽命是100歲,那0歲配置保險,可以保障100年,30歲配置保險,可以保障70年,當然如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的話,或許有人會覺得有些“虧”,但保險本就是保障風險,而風險在什麼時候發生是不可預估的!

覺得“虧”,正好是因為我們一生平安,這不值得慶幸嗎?而如果真的在配置保險後,發生風險,那更要慶幸,因為我們有保險去轉移相應的經濟壓力,而不用在這人情社會,為了各種費用而“卑躬屈膝”。

責任除外,成了我不想配置保險的理由

當然,選擇還是在於自己,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一份看不見的契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得到相應“回報”的保險。

因為我們大多數普遍存在著僥倖的心理。

如果說想要對保險產生認可,甚至會希望“因為能達成理賠條件,得到理賠金,才去配置保險”。

所以,即使我們知道遺遺產稅會在將來出臺,我們可以通過保險去合法規避遺產稅,也少有人去做這件事,不是不相信遺產稅出臺的問題,而是還沒有到“關鍵時候”,最好是知道自己即將終了,這時候去做規避遺產稅的問題。只是誰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終了呢?

責任除外,成了我不想配置保險的理由

就像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被確診相關疾病,或者有相關健康問題,等發現時,想去投保,結果直接就被拒保了。

甚至有人即使在有健康問題,保險公司還願意承保的時候,只因為要加費,或者相關疾病除責的原因而打算拖一拖,讓身體恢復再投保,或者乾脆就不打算投了。

客戶A,在體檢後發現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1-2級,基本保險公司願意承保,但都會做責任除外,而這一客戶在諮詢朋友得到這一結論後,乾脆就不打算投保了,她認為她配置保險就是為了保障甲狀腺癌,而現在要做除責,那她也沒有必要購買保險了。

客戶B,在體檢後身體有部分指數不正常,保險公司做了加費處理,於是他打算拖一拖,調理下身體再去投保,結果來年就直接被拒保了。

早幹嘛去了。

保險原則上都是為健康的人群設計的產品,而在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時,當然是有能投保的機會就要抓住啊,因為這時候不再是自己選擇保險,而是保險在選擇你!

而且“為了一棵小樹,而放棄整個森林”,這顯然不時多聰明的做法。

責任除外,成了我不想配置保險的理由

所以什麼時候配置保險呢?

年齡小的時候,健康的時候,意識到需要保險的時候,還有投保機會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