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決勝時刻》已在各大影院上映了,作為建國70週年獻禮的影片之一,再現了那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時刻。電影場面恢弘,格局宏大,尤其是全片最後修復版開國大典令人驚豔。

影片以1949年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進駐北京香山後的活動為主線,講述黨中央完成國共和談、指揮渡江戰役、籌備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夜,黎明前的黑暗中卻也是危機重重。關鍵時刻,黨的領導人指揮若定,一戰定乾坤。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在此,讓我們再次回眸這一段在建國史上極為重要的“決勝時刻”。

決勝前夕:

一、正面戰場——1949年初,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全中國”的號召下陳兵在長江北岸,即將渡江南下。

背景:從1948年秋至1949年初,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均告勝利,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極大地震撼了國民黨內部。不僅使國民黨精銳部隊喪失殆盡,並且使之聞風喪膽,國民黨內部以桂係為首的勢力也趁機崛起,蔣介石不得不下野,李宗仁出任代總統,在長江南岸佈防,妄圖負隅頑抗。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二、談判桌上的博弈——以張治中為首的國民政府代表團於1949年4月1日飛抵北平,參加國共和平談判。

背景:國民黨內部以及要求國共和平談判的呼聲很高,加之國內工商各界也紛紛要求停火,在此形勢下,毛澤東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關於時局的聲明》:雖然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能夠消滅國民黨反動分子的殘餘力量,但為了迅速結束戰爭,實行真正的和平,減少人民的痛苦,我們願意在八項條件的基礎上進行和平談判。國民黨政府派張治中、邵力子、黃紹竑、章士釗、李蒸(後又加劉斐)為談判代表飛赴北平。

三、反特戰場——1949年初北平解放,3月底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進京。然而北平當時潛伏著大量的特務,不惜代價暗殺我黨重要領導人,一場敵特和反特的鬥爭異常慘烈。

背景:北平解放初期,一萬六千餘名特務麇集北平。國民黨特務機關佈置了多層多線潛伏網,成為北京安全的極大隱患。由國民黨保密局長毛人鳳親自指揮的所謂“華北督查組”下轄12個潛伏組的特務人員和電臺。他們首要目標就是不計代價暗殺中共領導。

同時,3月25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乘火車進京。在清華園站下火車後,下午在西苑機場閱兵。因安全原因住在北京香山的雙清別墅。

四、與國際反共勢力的鬥爭——此時長江上英國的戰艦在遊弋,威脅、伺機阻撓人民解放軍渡江。面對英國的間接武力干涉,擺在解放軍面前的難題是“打還是不打?”

背景:美英兩國的主張向來是“扶蔣抑共”,並不想捲入中國內戰,而是主張國共和談,企圖保存國民黨軍隊的“劃江而治”。而蔣介石竭力想使內戰國際化,並派夫人宋美齡赴美遊說。

五、敵後戰場——親共的宋慶齡的生命受到威脅,蔣介石在“除宋”一事上舉棋不定。

作為偉人的遺孀,宋慶齡一貫堅決維護、忠實執行孫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內戰期間,宋慶齡雖然身在國民黨的心臟地區,卻繼續募集大批醫藥物資,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運往解放區,支援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

並且,宋慶齡還反對美國政府援助蔣介石,這使她和妹妹宋美齡的關係較為尷尬。儘管如此,畢竟是姐妹,宋美齡還是竭力想保全大姐的。蔣介石內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授意毛人鳳想除掉宋慶齡,但又出於夫人宋美齡的壓力,撤掉了命令。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決勝時刻:

一、談判進展。

談判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由於談判前夕,張治中曾去溪口見蔣介石,可見國民黨的真正權力仍掌握在蔣介石手中,蔣的本意是假談判,實際上是想保存國民黨的政府與軍隊,與共產黨劃江而治。談判以中共方面的八項條件作為基礎,更是令蔣介石無法接受。

中共一再表現了巨大的誠意,作了很大的讓步,但對於中心問題即解放軍渡江接收和改編國民黨軍隊的問題是不能讓步的。最終,在雙方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的基礎上,拿出了《國內和平協定》修正案。並由國民黨代表帶著協議飛南京請示,希望南京政府能接受這一協定並簽字。

中共給南京政府的最後期限是4.20日,但李宗仁還是聽命於蔣,讓張群帶著協議去溪口見蔣介石,蔣看後拍案大怒:文白無能,喪權辱國!4月20日,李宗仁、何應欽電覆張治中,拒絕接受和平協定。談判破裂!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二、還擊外國武裝干涉。

面對英國的戰艦在長江上耀武揚威,一再試探解放軍的底線的挑釁行為,解放軍的沿江炮火終於發出了怒吼,擊傷其旗艦紫石英號。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在外國侵華勢力面前受盡欺辱,政府無能、喪權辱國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毛主席指出“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只有狠狠地反擊,他們才會收手。中國人民以此表達了保衛主權的決心和能力。

三、渡江解放南京。

談判破裂讓和平人士對南京政府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

毛澤東、朱德發佈渡江命令,聲明:“拒絕這個協定,就是表示國民黨決心將他們發動的反革命戰爭打到底。拒絕這個協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謂承認中共八個和平條件以為談判基礎是完全虛偽的。”命令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便全面渡江。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在沿著長江一線的百里江面上,千帆競發,渡江部隊冒著國民黨軍軍艦和江防炮火的攔截,於1晝夜即成功突破敵軍揚言“可固守3個月”的長江防禦,並爭取了國民黨軍江陰要塞守軍7000餘人起義。接著,解放軍乘勝解放了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南京以及武漢、上海。

四、肅清特務。

北平市公安局、中央警衛團的隊員們在對敵特鬥爭中,一再粉碎了特務的圖謀。同時,在北平堅持地下情報工作的一批幹部,一直在暗中密切地監視著敵特的活動、轉移和潛伏的動向。

最後,“收網行動”開始,從搜捕、秘密自首、公開登記、查對戶口到反動黨團登記,共查出了近萬名特務。北平的特務受到了毀滅性打擊。

五、宋慶齡追隨共產黨的步伐,來到北平,參與建設新中國。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1949年6月,毛澤東親筆寫信邀請宋慶齡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宋慶齡見信後,非常感動,欣然同意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第一屆政協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留在了大陸,她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結局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決勝時刻》: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舉國歡慶,天安門城樓下成了歡樂的海洋,群眾載歌載舞,歡慶這歷史性的時刻。全場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的步兵、騎兵、坦克、大炮、汽車等,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14架戰鬥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此時,在東南一隅的一幢歐式公寓裡,蔣介石久久地佇立在長窗前,黯然地取消了轟炸天安門、阻撓開國大典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