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社交電商:什麼是社交電商

馬雲說:純電商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以後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有的只是新零售,而隨著社交互動軟件的興起,諸如微信、抖音、鬥魚等自媒體軟件的大行其道,互聯網賦予了電商新的零售基因。


玩轉社交電商:什麼是社交電商

2000年-2019年,中國的電商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國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電商大國。但是從2019年開始,也明顯看到:一是電商雖然還在保持著不錯的增長,但增長已經明顯放緩;互聯網人口紅利期的窗口正在關閉,傳統電商企業必須尋找其他的增長陣地。

一方面是傳統電商的流量紅利消失,需要尋找新流量,另一方面,微信等社交軟件成為國民軟件,社交軟件的巨大流量成為巨大寶藏。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依託於社交軟件/社交關係進行的商業交易行為,這邊是社交電商產生的背景。

最近這兩年,社交電商這種新型的電商購物方式,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社交電商以超高的用戶粘性和裂變能力,迅速在電商領域中躥紅,成為電商行業的後起之秀。

社交電商講究的是化被動為主動,利用消費者與其社交圈的互動,來完成用戶裂變,提高平臺的知名度。如果平臺能夠持續不斷地推出一些優惠活動,用戶會主動地反覆在自己的朋友圈內推送和宣傳,從而幫助平臺鞏固口碑形象。

在社交電商裡的核心是社交和裂變,手段是通過建立溝通信任提升客戶購買力,最終讓客戶幫我們去更多的裂變。

傳統的電商無論怎麼千人千面,本質還是屬於人找貨,利用平臺的公域流量。而社交電商,是貨找人,貨通過人的傳播,出現在另一個人面前,這個人又可以繼續把貨便捷地傳播給別人,利用私域流量進行銷售轉化。

人是社交電商裡的核心,以人為中心,所有設計電商不能單純理解成通過社交軟件進行帶貨,核心是通過社交場景這種平等的關係進行商品的分享。重視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培養產生信任感,激發分享,形成口碑從而進行銷售。

那麼,什麼是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就是藉助社交軟件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內容運營等方式來影響、引導用戶產生購買意願和行為的電子商務模式。

根據各類社交電商的特點歸類一下,大致可以分成五類:

1、內容型:通過建立購物平臺,請大V、網紅、明星引導推薦,吸引用戶;如小紅書。

2、拼購型:以低價優惠為核心突破口,以拼團的方式實現用戶的快速累積,低價刺激用戶;如拼多多。

3、社群型:以某一類需求集中某一類用戶人群,達到量級後再以平臺增加產品內容;如58旗下的轉轉、閒魚等。

4、會員/分銷型:通過各種社交渠道以分享的方式推廣商品,發展團隊夥伴,通常具有完善的分銷體系和分傭機制;如東小店、芬香、蘇寧推客等

社交電商的核心也是三件事:服務,商品和人。人才是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的真正區別。

2019年,是更多資金湧入社交電商賽道的一年,有機遇也有風險。

目前來看,社交電商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一些亂象,無門檻吸引很多幻想“躺賺”的人快速入局又很快草草退場,很多人受各種內購群影響,朋友圈被刷屏。任何一個新的行業初始階段都會存在衝突,相信基於以人為核心,平等分享的電商模式終會被更多人接受,社交電商必將發展得越來越快,也會帶給市場和用戶更多的驚喜。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傑科技

帶你瞭解更多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