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馬雲在2016年阿里巴巴的雲棲大會上說:今天的電子商務發展起來了,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未來的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近年來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電商購物平臺迅猛發展,雙十一銷量不斷刷新記錄。2010年的淘寶商城(天貓)的銷售額就達9.36億元,比2009年增長1700%;2012年銷售額達191億,接近2011年同期的3.7倍。

到2015年雙十一912億元的銷售額,增長率達到了60%。電子商務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實體店進入了倒閉關門潮。2015年,僅華潤萬家、聯華超市就關門1000+,大潤發又被阿里巴巴拿下。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瑞離職時講:我戰勝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過去的幾年,人們一度認為互聯網電商將大範圍取代線下零售業。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2009-2016年阿里雙十一增長率


零售界的“億元賭局”

曾轟動一時的“億元賭局”,王健林認為電商只有馬雲在盈利,電商不會取代零售渠道。如果2022年後,電商佔據了零售業50%,他輸一個億;馬雲回應道:電商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渠道,但基本會取代你。

到底誰會贏,誰會輸?面對風頭強勁的電商,很多人都對王健林表示了擔心。

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電商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用戶增速開始放緩。美團CEO王興提出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競爭更加激烈。據《2019中國電商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前五個月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50億元,同比增長17.8%,首次低於了20%。與此同時電商創業的數量卻迅速增加。賣家比買家增長的快,直接導致了獲取客戶的成本增高,互聯網的低價優勢在逐漸消失。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2013-2018年電子商務增長率下降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40年零售業的變遷之路

餘華曾經講過,“一個西方人活400年才能經歷的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箇中國人只需40年就經歷了”,中國零售業在短短40年內經歷了3次重大變革。

80年代初期出現了以早期的王府井百貨、西單商城為代表的零售業態主體百貨商店,隨後掀起了一片投資熱潮。在90年代中期,投資達到了高峰。但隨著盲目投資,落後的管理方式以及當時的管理體制,百貨商場開始走下坡路。

進入90年代後,以廣東省東莞市糖菸酒公司創辦了美佳連鎖超級市場,中國的連鎖經營的發展拉開了序幕。進入21世紀,連鎖模式發展迅速,幾乎滲透到商業各領域。

再到後來,出現了無線下實體店鋪的電商平臺,淘寶、京東、小米商城等新興零售業態迅速崛起。隨著近年來人口紅利的結束,互聯網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線上優勢也在逐漸減弱。一直所向披靡的互聯網電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6年馬雲、雷軍、劉強東,三位商業大佬紛紛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讓傳統零售中的“消費者”、“產品”和“場”獲得最大限度延展。顧客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商品種類的限制,隨時隨地購買。

一夜之間,整個互聯網電商平臺和傳統零售業,幾乎人人都在談新零售。

新的商業模式已存在,能否抓住機遇,將是掌握核心本質且真正具有先發優勢的企業,比如小米之家、盒馬生鮮。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90年代的超級商場

小米、盒馬鮮生的新零售之路

曾經號稱只走線上渠道的小米,改變了傳統營銷中把線上平臺與線下門店割裂開來的營銷策略,開始大規模進軍線下實體門店。2015年推出新零售品牌——“小米之家”,並迅速發展。20個月,開業240家線下門店。同時與線上的小米商城,小米有品,打造了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銷售模式。

小米之家的選址不像傳統手機門店定位在寫字樓或低租金地段,而是選擇了萬達、中潤等高流量的黃金地段。獲取第一批流量,面對高昂的運營成本,再次拓展創新,把只賣手機的低頻行業,轉變為高頻消費市場。

據在《互聯網+》一書中,雷軍談到:在過去幾年,小米投資眾多生態鏈,小米空調,電視、音響、手環、平衡車......多種多樣。有網友戲稱:小米把科技公司做成了零售雜貨鋪,只有你想不到的智能產品,沒有小米不賣的。雜貨鋪保證了客戶的高頻消費。

由於線下門店的侷限性,無法擺放太多品類,供消費者選擇,如何做到你賣的就是客戶想要的?

小米根據前期互聯網數據選品,為各門店分析暢銷產品,統一調度,賣當地暢銷品。小米之家門店每種品類雖然款式不多,但它把單品做到了極致。網上的價格,優質的產品,好的門店體驗,引發巨大銷量。銷量的增加又會帶來物流成本的降低。

顧客在小米之家購買商品時,店員引導下載小米商城的APP,通過線上商城,將用戶連接起來,為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反覆觸達,提升復購率。突破線下門店的坪效限制。

每平方米可以產出多少營業額的坪效是衡量門店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據雷軍介紹小米的坪效已經達到27萬元/平方米,僅次於蘋果專賣店的40萬元/平方米。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小米之家的業務邏輯


在生鮮領域同樣有一匹坪效黑馬——“盒馬鮮生”。作為阿里新零售的先鋒,首先入場並一夜爆紅,它定位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人群,利用海鮮試吃,建立信任感,實現口碑效應。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建立自己完整的物流體系,實現3公里30分鐘送達的高效率體驗服務。盒馬把線下體驗做到極致,從線下導入流量到線上,與用戶建立最大連接。

據華泰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盒馬2016年上海金橋店坪效達到了5.6萬元/平方米,遠高於同行業水平。

小米、盒馬生鮮的新零售創新之路的發展引發企業思考,零售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它是連接“人”和“貨”的“場”,它是一個橋樑,一個連接器,幫消費者找到產品,也幫產品找到消費者。小米、盒馬的快速發展同樣是迴歸了零售本質,發展更高效率的零售,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成本,打破信息差利潤,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和極致體驗。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盒馬鮮生門店


總結

據前瞻網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新零售市場規模達到389.4億元,未來隨著用戶習慣的養成,新零售模式的不斷成熟,預計2020年整個市場規模將到18000億元。


從王健林馬雲的“億元賭局”,看新零售行業的趨勢與發展

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


在過去大部分的零售商都代表著廠家的利益,也就有了“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依靠信息不對稱賺錢差價的空間越來越小,未來的商業模式中,會有更多零售商站在客戶的立場,為客戶提供更多服務。

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產品和應用,為零售業向新零售轉變提供了更多可能。渠道一體化、門店、物流智能化、數據化統籌、又為零售業的“新”提供了方向。充分發揮各渠道優勢,用線上購物的高效性,給線下體驗性插上效率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