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04-05賽季的AC米蘭?21世紀最偉大米蘭!

2004-05賽季的米蘭如何評價?我想對單個賽季而言,需要評價的無非是陣容、成績這2項

硬指標,以及人們(主要是支持者,如果你是黑,那麼任何賽季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黑)對以上指標的感受

一、陣容:

2004-05賽季,我大一,剛剛來到北京,一切都是那麼的令人期待。一如這支球隊當年的陣容:

如何評價2004-05賽季的AC米蘭?21世紀最偉大米蘭!

乃們仔細看一下這個陣容吧。我個人覺得,這絕對是21世紀以來陣容最為豪華的米蘭。也很可能是整個21世紀陣容最為豪華的米蘭……(衰)

在那個剛剛結束了“創歷史紀錄”得分的意甲聯賽冠軍的賽季之後,安切洛蒂的球隊繼續得到了若干位置的補強,例如克雷斯波和斯塔姆,還有逗比的法國阿三多拉索,在各個位置上,米蘭都有著不少於2套的人馬配備(以下數據為各項賽事統計)——

防線: 門將:迪達(50場0球)——菲奧裡(0場0球) 評價:額,基本上是迪達一個人的事兒了,菲大叔米蘭生涯將近10年正式出場僅1次(維基數據)但願是個錯誤……

左後衛:馬爾蒂尼(41場1球)——潘卡羅(21場1球)——塞爾吉尼奧(25場5球?)——卡拉澤(26場2球) 左中衛:斯塔姆(37場1球)——西米奇(3場0球) 右中衛:內斯塔(45場0球)——科斯塔庫塔(22場0球) 右後衛:卡福(45場1球)

評價:主力除了內斯塔全部年過30,是當年的一個典故,可是你們還沒看見替補上的科斯塔庫塔呢。但除了年齡這個詬病,這條後防線幾乎是無可指摘的,連曾經擔任克羅地亞國家隊隊長的西米奇,都完全無法上位。

注意當年的馬隊依然是左後衛打得較多,而老卡福並沒有什麼給力的常規替補。在賽鳥——卡福兩翼齊飛的情況下,米蘭的場面不要太美。而作為1個賽季之前阿爾貝蒂尼的交換,潘卡羅也在這個賽季煥發了第二春,並藉此續約了1個賽季。

然而實戰中,這支米蘭的防守並不太讓人放心,聯賽中經常出現輸給墨西拿、博洛尼亞和錫耶納等小球隊的情況——尤其是博洛尼亞,這個隊簡直是我毛剋星。而除了陰溝翻船,歐冠上的硬仗經常頂不住,也是值得一提的問題(這個後面詳細說)

如何評價2004-05賽季的AC米蘭?21世紀最偉大米蘭!

中場: 後腰:皮爾洛(43場5球)——魯伊科斯塔(38場1球) 右中場:加圖索(46場0球)——多拉索(12場0球) 左中場:西多夫(49場7球)——安布羅西尼(38場4球) 前腰:卡卡(51場9球)

評價:主力中場是米蘭21世紀最強應當無懸念,這也是2003-2007這個黃金週期裡米蘭最有價值的架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賽季的卡卡幾乎是全勤的,出場次數甚至超過了迪達,2007年金球賽季也不過出場48次。而且安帥當年就是把他當成前鋒使,這也大大增加了科斯塔和皮爾洛在場上共存的場面(更逗的是有時候科斯塔會替換皮爾洛,打一打後腰的位置),如上圖。

鋒線: 前鋒:舍甫琴科(40場26球)——托馬森(39場9球) 前鋒:克雷斯波(40場18球)——因扎吉(15場1球)

評價:前有裡瓦爾多,後有吉拉迪諾,不得不說克雷斯波真是在大奉先到來之前,我毛最為令人滿意的11號。可惜是租借合同,又可惜不受老貝待見,只能忍痛放回切爾西,1年後就到了隔壁。然而從整體實力上說,因扎吉的數月大修,的確影響了這條鋒線的評級,只能說,他們打出了自己實力相配的表現。

二、成績:

歐冠亞軍、意甲亞軍,嗯……

前有聯賽冠軍,後有歐冠冠軍,不得不說,這個賽季真的是,太讓人失望了。如果說2003年的歐冠是個意外之喜,2007年的歐冠是卡卡一人之力的話,那麼這個賽季的歐冠真的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而聯賽方面,嗯,如果在與尤文直接對話落敗後的最後3輪沒有3連平,我會說這是一個積極的賽季。

總而言之,這個賽季從結果上看,米蘭並沒有獲得“與實力相匹配的”什麼榮譽。更何況,有了伊斯坦布爾的倒黴經歷,尤其讓人不想回憶。

但是,這裡必須要說這個“但是”,我想,在我毛如今不如雞的悲慘歲月裡,答主哪怕只是寫下這兩個“亞軍”,並確定“它們與米蘭實際上是聯繫在一起的”的時候,就不得不說,這真是個不錯的賽季啊!

歐冠方面: 小組賽對壘巴薩,主客場1勝1負,彼時小羅麾下的球隊在歐洲是什麼概念大家心裡有數,而米蘭憑藉舍瓦的2個進球,甚至在這個系列賽裡憑藉“客場進球”佔得上風。而在小組賽積分方面,米蘭也是領先巴薩3分優勢爭得小組頭名。

淘汰賽對曼聯,克雷斯波的2個1比0 ,實際上為2年後米蘭聖西羅大雨中3比0擊潰曼聯埋下了伏筆。這樣明顯的心理優勢,真不知道何時才會再來。

1/4決賽對大國際,當時我記得自己的感受就是完全沒有壓力。實際上也如此,舍瓦的德比殺手本色盡顯,而斯塔姆也打入了這個賽季的唯一進球,米蘭兩回合3-0過關。別忘了,彼時的國際擁有鼎盛時期的阿德里亞諾,他可是當時實況裡最為bug的存在。

半決賽對埃因霍溫,主場2-0客場1-3,是比2003年更加艱險的結果(客場2球落後,是安布羅西尼打中鋒補時破門,然後科庫又頑強打進1球,真是不能再刺激!)

決賽,馬隊1分鐘就破門,克雷斯波連入2球,米蘭幾乎對冠軍手拿把攥,後來……額。

聯賽方面: 舍瓦依然是最大的進球保障,在不同的時期,西多夫、皮爾洛和卡卡也有著相當不俗的表現。但米蘭對強隊的戰績已不如前2個賽季完美,對羅馬1勝1平、對國際米蘭1勝1平、對尤文1平1負的表現,尤其是聯賽倒數第4輪0-1不敵尤文,幾乎就宣告了聯賽衛冕的失敗。

很難想象,一支陣容如此紮實的球隊會在整個黃金期(2002-07)當中只拿了一次聯賽冠軍。而且從這個賽季開始,安切洛蒂就養成了一個壞毛病:舍聯賽保歐冠,對尤文失利後的聯賽最後的3連平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結果……嗯,你懂的。

三、感受

在知乎上待久了,經常會遇到“怎樣評價”的問題,偶爾會看到一兩個理性客觀的答案被頂上來,但更多的時候是抖機靈的答案和各說各話的“不那麼客觀”的答案在被人各種點贊。嗯,那我也主觀一把,直接說說這個賽季,給我帶來的一些感受。

首先,這是一個成功的賽季,雖然沒有冠軍,但該拿下的比賽都拿下了(除了歐冠決賽),該露的臉也露了。很多老將,包括卡福、潘卡羅、斯塔姆等人,都在米蘭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出場機會和表現。而在這個賽季之後的2005-06賽季開始,隨著吉拉迪諾、揚庫洛夫斯基的到來和托馬森、克雷斯波的離去,米蘭的陣容就不再有這樣的厚度,尤其在防線,一旦馬爾蒂尼和內斯塔同時缺陣,一切只能靠天……從陣容上說,這就是21世紀以來米蘭的最高峰。

其次,這其實並不是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賽季。更多的人把眼光盯在了對尤文和利物浦的兩場敗仗上,認為米蘭太過神經刀,無法理喻。其實我想說的是出來混不能什麼都要,在連續贏得歐冠和聯賽冠軍的時候,人們當然會忽視這支球隊的諸多弊端,而對於老將居多的球隊,拿下該拿下的,硬仗不太穩定,實屬正常。雖然伊斯坦布爾的下半場和隨後發生的一切實在讓人太過錯愕,但其實之前對埃因霍溫、萊切和巴勒莫,連續數場比賽都發生了下半場丟球超過2個的情況。安切洛蒂和加利亞尼達成了

“拿下尤文衝聯賽、拿不下尤文衝歐冠”的策略,可惜一切最終失算,這也是安切洛蒂的執教生涯中少數幾次“完全沒有達到目的”的經歷。而意識到這點的加利亞尼,從此以後的建隊方針並不是把老化的後防換血,而是——把“保一頭,舍一頭”的戰略計劃提得更早。於是在2007年,早在1月份時人們就已經習慣並接受米蘭在意甲的頹廢了,這支看上去陣容實力無比強大的球隊的軟肋逐漸被整個歐洲足壇所熟悉,下半賽季,尤其是3月份開始,就會有成績的滑坡,已經成為條件反射式的掙扎慣例。

第三,在舍瓦和卡卡共存的年代裡,米蘭唯一榮譽僅是2004年的意甲冠軍。實際上二人是十分相似的戰術效果,並沒有獲得加成,(當然也沒有互相削弱)。在本來已經有“4個10號”共存的情況下,安切洛蒂的辦法並非“卡卡代替魯伊科斯塔”那麼簡單——他不斷調試陣容,希望可以把安布、加圖索和一個組織型後腰都融入進來。也就是說,在舍瓦、卡卡都在的情況下,安切洛蒂已經意識到中後場的防守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此其實在很多時候,米蘭的陣容就是這樣的——

如何評價2004-05賽季的AC米蘭?21世紀最偉大米蘭!

而為了漂亮起見,你看到的本文開頭的那張歐冠決賽首發圖,才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陣容。“4個10號”的踢法,在2003年尚且有效,但隨後威力逐年下滑,唯一的解釋就是,米蘭的後防老化,但中場並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填補或彌補這個逐漸變得無法收拾的窟窿。而上圖這個陣型的本質,與2007年歐冠掄元的聖誕樹別無二致。

第四,補充上一條,其實“卡卡舍瓦”並不是整個問題的全部,這個陣容的關鍵點,實際上是西多夫。嗯,荷蘭人一直是我最喜愛的球員,相信安切洛蒂也是這麼想的。他的存在,讓中前場有了相當顯著的潤滑效果,讓整支球隊變得讓人難以捉摸。可惜的是,你懂的,這樣的球員,才是

真正找不到替補的球員。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讓可以保護後防的安布遲遲不能上位,直到舍瓦離開後,後者才找到穩固的主力位置。我想,把整個賽季的失敗原因歸結於此,恐怕會讓很多人好受一些。畢竟西多夫在僅僅2年後,就親手為米蘭又帶回了一個歐冠。

最後,能有這樣的一個不錯的賽季,作為米蘭球迷,其實已經真的很知足了。看看現在,真的很難講,什麼時候會再遇到一個和“2004-05賽季”相類似的賽季,呵。

謹以此文,祭奠那個在歐冠與聯賽冠軍之中糾結的時代,和我自己的青春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