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同时也为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第四野战军四个兵团则继续向中南地区挺进,不过在1949年8月份的时候,其中一个兵团却从3个军的编制一下子变为5个军的建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多出来的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他们后来又被授予什么军衔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当时四野的四个兵团分别是第12兵团,第13兵团,第14兵团和第15兵团,而在1949年8月突然多出两个军的兵团便是第13兵团,我们都知道这个兵团的司令员程子华是五大野战军16个兵团中唯一没有参加授衔的司令员,当时13兵团下辖三个军分别是38军,47军,49军,而在他率部进入湖南不久,原本隶属于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的两个军,即第39军和第41军被划归到了第13兵团战斗序列,一下子第十三兵团变成了20多万的大兵团的规模。那么这多出来的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后来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首先来看第39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这支纵队在东北战场上可是一直非常厉害的攻坚部队,素有“东北猛虎军”,而这个军的军长便是大名鼎鼎的刘震将军,他出生于湖北孝感,16岁时便加入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过任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红73师政委,红15军团75师政委。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抗战爆发后,75师被改编为第115师第344旅688团,刘震出任政治委员,没多久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1940年他又被派往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担任旅长。皖南事变之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旅长。

抗战胜利后,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的刘震率部队前往东北,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成立后,他担任司令员,参与指挥了锦州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第四野战军成立后,他被任命为14兵团39军军长,在1949年8月39军被划分出去后,他改任13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1955年大授衔时他被授予开国上将。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其次是第41军,由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改编过来,该纵队是由山东胶东军区地方兵团扩大编成的,军长由吴克华担任 ,江西省弋阳县人,16岁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过红5军团第13师第35团团长红5军13师37团团长,多次率部担负后卫,阻击追敌,掩护主力脱离险境,出色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中革军委的通电嘉奖。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第2支队司令员,胶东军区第五师师长,参与了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率山东军区首批赶赴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成立后担任第十四兵团第41军军长,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塔山阻击战等。


渡江战役胜利后,四野第13兵团多出了两个军,军长分别是谁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