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11月1日0點,雙11的鐘聲響起,梁友和團隊成員忙得顧不上吃飯,桌上擺滿了紅牛、桶裝方便麵,以及滿是菸頭的菸灰缸。他佈滿紅血絲的眼睛盯著顯示屏,左手敲著鍵盤,右手叼著煙,沒有任何睏意。

去年這個時候,他和團隊還在緊張地備貨。今年,光棍節變雙節棍,雙11第一波從1號持續到3號,他也提前進入雙11節奏,誓要把大賣的首戰打響。

這是梁友頭一次感受到海寧皮革城的線上硝煙,與往年不同,今年整個海寧皮革城首次集體上線,參與雙11這場戰爭。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皮草世家的新掌舵人

今年26歲的梁友出生於溫州,父母是典型的溫商,依靠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在溫州做皮草生意。從第一家皮草店開始,一點點擴張,先後在海寧開了兩個皮衣檔口,在皮草圈摸爬滾打了近20年,建立起雄厚的皮草供應鏈體系和線下生意網。

小時候,梁友不愛讀書,但偏愛旁聽父母做生意。從面料到工藝,再到每件皮草的設計製版、風格,幾乎不需要專門學習,他就能快速熟練掌握皮衣售賣的門道。

書讀到一半,梁友便輟學了,他進入社會,跟著哥哥、姐姐學習如何賣皮衣。

20年來,梁友家族所賣的皮草均是水貂皮草。這種皮草屬於細皮毛裘皮,皮板優良,輕柔結實,毛絨豐厚,色澤光潤,用它製成的皮草服裝,雍容華貴,素有“裘中之王”的美稱。從清朝開始,這種皮貂就很流行,是一種“富貴”的象徵。

水貂屬於珍貴皮毛動物,主要產於美洲和歐洲,這些國家皮毛原料佔據全球60%的市場,水貂皮的保暖性好,被稱為“軟黃金”。進口一張好的皮料,價格通常很昂貴,再加上皮衣在製作工藝上要求複雜,一件入門級的貂皮大衣就要上萬,好一點的要兩三萬。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前幾年皮草行情好的時候,國內很多養殖戶瞅準時機,開始人工培育皮毛原料,導致皮草行業魚龍混雜、競爭激烈,市場供大於求。

2015年,中國皮草產業總利潤達到83.57億元的峰值,然後開始不斷下跌。受大環境影響,曾經昂貴的皮草價格也在不斷下跌,線下皮衣銷售一再受到衝擊,海寧皮革城人煙稀少,梁友父母的皮衣檔口也進入了“霜降期”。

衣服賣不出去,店鋪租金又要交,梁友家做了20多年的皮草生意麵臨嚴峻挑戰。

彼時,梁友21歲,在社會上混跡了幾年後,才逐漸意識到家族生意陷入了困境。他從溫州飛到了海寧,向父親提出想要把線下生意轉移到線上,走高性價比的工廠店路線。

這個想法遭到了父親的否定。

在同行看來,“裘皮大衣走工廠路線”是不可理喻的,“賣一件水貂皮草還不如一件普通衣服的利潤高,費力氣、瞎折騰。”

父親也不理解,“20年來家族一直賣進口貂皮大衣,一張皮的價格就很貴,再以工廠價格賣出去,利潤還能剩下多少?”

梁友卻堅持反其道而行,“2015年之前,已經有一批商家開始轉型到線上賣皮草,但大多還是走高端路線,賣得很貴,大部分消費者都被拒之門外。”

他不等父母同意,就開始操刀“裘皮大衣”的計劃。

轉型線上,他把裘衣賣爆了

首先,梁友壓低了單件裘皮大衣的利潤,按照工廠批發價格上架淘寶。

2016年,他帶著店鋪首次參加了雙11促銷活動。沒想到一場促銷下來,當天就賣了7000件皮衣,銷量是以往線下一年的幾十倍。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首戰告捷,梁友贏得了父母的支持。“雖然工廠店薄利多銷,但要想玩轉這套思路需要大量的資金週轉。”

“一張皮價格小一萬,一年的備貨就是一大筆錢。”梁友算了算,每年能囤上一批皮料的商家屈指可數。梁友覺得,“工廠店模式”的成功離不開父母20多年線下生意的積累。

其次,尋求年輕化轉型,除了保暖,也要時尚。梁友大量招募電商人才,砸重金買時裝版,與設計師合作,他拋棄了舊有版式、風格,把年輕化、大氣的設計風格融入到皮草中,拍攝時尚的皮草圖片和視頻,進而打開了年輕人的市場。

梁友還發現,店鋪裡的貂皮大衣,60%都被東北人買去了。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買貂,始終是流淌在東北人的血液裡的偏執。在東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皮貂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常常被調侃:“衣櫃裡不掛一件貂,你就不是個東北人。”

一來是貂皮大衣確實保暖,二來是這幾年,皮衣工藝越來越成熟,很多貂皮大衣設計得也很時尚,穿上不再顯得臃腫、像只熊。很多北方喜歡網購的年輕女孩,會在網上找時尚、設計款的皮貂,一次性買回來兩三件,試了不喜歡,還可以退。

“年輕人在網上買皮草,變得越來越普遍。”梁友從後臺銷售數據裡明顯看出,買皮草的大都是90後。為了滿足90後追求時尚的需求,梁友常常會緊追時尚,購買大量設計師版權。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圖為梁友的皮草直播基地

在海寧皮革城,梁友屬於轉型較早的一批,他的線上工廠店思路隨著大賣而一炮走紅,很多跟風效仿者紛至沓來。

如今,梁友已獨挑大樑,父母把店鋪全權交給他管理。去年,他的店鋪年銷1個億,成為了海寧皮革城裡的轉型標杆。

直播間裡賣貂,雙11開火

2020年,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將原本轉型待發的皮草業帶進了谷底。

由於疫情,不僅海外市場訂單減少、流失,貿易也停滯或放緩,進出口和物流運輸遭遇困難,外貿訂單因此至少縮水了80%。

疫情初期的幾個月,梁友一度被困在溫州老家出不來,他在海寧皮革城的線下檔口幾乎是按下了“暫停鍵”,整個海寧皮革城沒有任何人流量。“好在春節後是皮衣銷售淡季,平時工人也都回家了。”

等到疫情有所好轉,也幾乎到了夏季,和其他商家一樣,梁友只能馬不停蹄地迎接下半年的皮草旺季和雙11。

梁友在海寧皮革城E座電商供貨直播中心大廈租了一個檔口,室內裝修精緻、亮麗,各式各樣的皮草琳琅滿目,年輕款、大氣款、設計款……皮草樣式不一而足。最裡面,是一間裝備齊全的直播間。

這間檔口幾乎鮮有顧客光顧,卻時不時地出現一些網紅主播,他們會挑選喜歡的款式,然後成批拿走貨物,帶回家作為直播備貨用。

“雙11快要到了,主播們接二連三趕到店裡,為雙11選品。”梁友指了指自家的皮草,“全是批發價,價格很低,主播們來到這就隨便挑,看中了就隨意拿。”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圖為梁友的線下店鋪之一

如今,偌大的皮革城裡,儘管顧客依舊三三兩兩,但商家們卻並不為此擔心。“檔口盤出去好幾個,現在只留了4個,除了給網紅供貨,只剩下一個品牌店,一個展廳和一個線上直播基地。”梁友說,“今年還是主攻線上。”

今年線下皮草生意愈加恢復,線上也呈現出另一番火熱景象。

梁友店鋪有四位主播,每天從中午到晚上8點,主播們都會在檔口裡的直播間帶貨,一位主播平均一天能賣出四五十件皮衣。“對於皮草這種高客單的品類來說,這個銷量已是不可小覷。”

這已是梁友第五次參加雙11,“明顯感覺今年線上商家的開戰更激烈了!”

早在九月份,梁友就已經讓公司設計師工廠師傅買版、設計、打樣,準備了20款新款作為雙11上架的預售。工人們每天加班到10點半,不間斷地生產皮衣,一直到11月1號,一萬件皮衣才基本準備充足。

疫情陰霾,危中有機

“今年雙11比較特別的是,淘寶上有一個專門的海寧皮革城雲市場入口,我是第一批入選雲市場的商家。”

梁友所說的“雲市場”,是今年9月剛上線的電商APP裡的一款輕應用。也就是說,海寧皮革城在APP上開了個“雲上商城”,並邀請線下優質檔口商戶免費入駐。消費者只要通過網店,躺在家裡就能逛遍線下皮革城的皮草大衣。首批入選雲市場的優質商家大概有100多家,梁友的店鋪也位列其中。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上線一個月以來,梁友觀察到店鋪淘內流量有明顯上升,復購率也有所提升。

“今年年初疫情突發,線下逛街一度封閉,商城和商戶生意遇冷,同時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也無法妥善滿足。這直接加速線下商城轉型線上的步調,也為雲市場項目提供實際應用場景。”雲市場項目負責人允煉介紹:“與海寧皮革城一樣,早在雙11之前,諸如深圳華強北、中國童裝城、佛山傢俱城、中山紅博城和溫州大象城等產業帶也都紛紛開通了雲上商城,快馬加鞭轉型線上。

而在海寧皮革城總經理姚政宇看來,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線上皮草生意反而存在巨大機遇。“雖然海寧皮革城裡的很多商家較早已經轉型線上,但大家都是分散的狀態,每逢618、雙11這些大型活動,線上皮革商家也是單打獨鬥,力度和聲響都不是很大。作為一個產業帶,海寧皮革城需要有一個陣地,在類似雙11這種大型活動中,線上的皮革陣地可以集中力量發出聲音。”

疫情,讓越來越多皮革城商家的戰線轉移到了線上,與此同時,也淘汰了一批入局者。

“很多中小商家沒有備貨,毛料供應不足,很快就陷入困境,而在這次優勝劣汰下,能夠活下來的商家皮衣銷量反而更多了,因為市場供不應求。”從事了11年線上皮草生意的孟曉鋒對於疫情很是樂觀,他覺得危中有機。他所售賣的高端皮草女裝,銷量一直很穩,去年雙11,店鋪賣了7000件,營收大概為800萬-1000萬。

穩定的現金流也讓他幸運地避開了疫情危機,“去年雙11賣得不錯,用那波賺到的錢,我又進口了一批皮衣毛料,為今年做足了準備,不然碰上疫情肯定會導致進口毛料緊缺,造成庫存不足。”

梁友也頗為認同“危中有機”這個說法。他仍然堅持走工廠店模式,參與到今年雙11的狂歡中。儘管利潤並不高,但梁友很知足,“我也羨慕那些網紅自帶流量,可以將利潤附加在單件成衣上,但沒辦法呀,既然做不了網紅,那就賺點辛苦錢。”

瘋狂的“雲上”海寧皮革城:一天賣上千件,年銷1億

圖為梁友的四家工廠之一

梁友也投過一些網紅直播帶貨,但主播的坑位費就佔了利潤的一半多,整場算下來還賠了不少,那以後他便不再投任何網紅直播推廣,“還是自己辛苦點,賺不多,也不會賠。”

雙11第一波小爆發剛結束,梁友店鋪迎來了開門紅,單店營收超過300多萬。稍作喘息,他就投入到11號的備貨中,每天時時刻刻盯著預售數據,判斷走勢,隨時補貨,“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備貨的1萬件裘衣很快就能秒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