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英雄城 省會顯擔當】南昌累計投入3億打造新農貿市場 成市民眼中“網紅打卡地”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塗文華報道:近日,江西省會南昌掀起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熱潮,要“彰顯省會擔當”,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走前列、樹標杆、作表率。同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農貿市場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

  連日來,記者走訪南昌各城區多家新建、改造後的農貿市場,部分如大型商超,乾淨、整潔、衛生、規範,成為不少市民眼中新的“網紅打卡地”。

  走訪:

  沁園農貿市場:管理規範猶如大型商超

  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沁園路,在高樓林立的鬧市區中間,一排中國古風的建築顯得格外耀眼,若不是門牌上的“沁園農貿市場”六個大字,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英雄城的一座景點。開業後,這兒已然成為南昌名副其實的“網紅”農貿市場。

【魅力英雄城 省會顯擔當】南昌累計投入3億打造新農貿市場 成市民眼中“網紅打卡地”

沁園農貿市場中國古風式建築門頭

  4月26日,記者前來“打卡”。門口非機動車道整齊地擺滿了電動車,停車場車輛進出絡繹不絕,買菜的市民都在按要求有序排隊掃碼進入。

  乾淨、整潔、敞亮,是進入市場後給人的第一印象。此刻,不少小孩在市場正中央的空地上嬉鬧,家長笑著說:“沒事,地上挺乾淨的。”

  該市場分上下兩層,蔬菜、水果、肉鋪、副食品都劃定好各自區域,市場內還增設了扶貧助農平臺攤位、生活便民攤位(如縫紉、修理小家電)。

【魅力英雄城 省會顯擔當】南昌累計投入3億打造新農貿市場 成市民眼中“網紅打卡地”

沁園農貿市場內乾淨整潔

  走訪過程中,記者瞭解到,他們大部分都來自於紅谷八路露天菜市場。“以前,我們每天要在凌晨起來去搶佔攤位,擺在路邊賣。地面不衛生,風吹日曬,蔬菜還特別容易腐爛,生意難做。”蔬菜商戶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統一規範管理,搬到沁園路農貿市場來了後,雖然要交點攤位費,但是不用在搶佔地盤,蔬菜損壞率也大大降低,環境好了,市民也就更願意來了,生意自然更好了。

  同樣,買菜的市民也紛紛表示,環境更好了,管理更規範了,他們購買也就更放心了。“以前我們家樓下,每天清早開始,就特別喧鬧,氣味十分難聞,平日裡不願開窗。”家住紅谷八路的王先生表示。

  愛國路菜籃子:乾淨整潔設備齊全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東湖區愛國路原上沙窩農貿市場,去年下半年,在東湖區政府主導下,進行了改造,現如今已更名為“菜籃子,上沙窩店”。

  據悉,“菜籃子”由南昌市洪安公司在負責運營,該農貿市場曾在2014年經過一次改造,但數年過後,設備老化,舊市場地面溼滑,陰暗不通風,因此異味很重,周邊市民寧願去更遠的商超購物。

【魅力英雄城 省會顯擔當】南昌累計投入3億打造新農貿市場 成市民眼中“網紅打卡地”

東湖區上沙窩農貿市場改造後名為“菜籃子

  現如今,改造後的市場,地面乾淨整潔,蔬菜、水果、家禽、肉類分門別類,市場公示欄上,公示著每日病毒消殺記錄,專聘兩名清潔工,營業期間不間斷的進行衛生打掃。市場內光線更加明亮,同時還安裝了通風設備,異味早已不再。

  商戶劉阿姨表示,改造後,環境更好了,但租金卻沒漲,顧客選購舒心,他們賣得也開心。

  同樣,記者看到的南昌市新公園路、丁公路、花園角等一批改造後農貿市場,與平日裡大家認為“髒、亂、差”是農貿市場的代名詞毫無關係。

  說法:以猛藥去痾的決心強力整治農貿市場

  對此,南昌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農貿市場環境髒亂差、秩序混亂等是城市“頑疾”,他們也一直在以猛藥去痾的決心,強力整治農貿市場,切實解決集貿市場“髒、亂、差”問題,做到乾淨、整潔、衛生、安全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南昌市商務局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規範一批”的要求,全力推動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累計投入3億多元,對城區94家農貿市場硬件設施進行了精細化、標準化升級改造,改造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打造了新公園路、墩子塘、廣潤門等一批示範性精品農貿市場,努力改善農貿市場衛生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質量。

  沁園農貿市場就是新建市場中的一個典型。據該農貿市場經理吳偉華告訴記者,該市場新建項目是在2018年3月份啟動的,佔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目的就是為了取締周邊的流動違法攤點,讓大家能夠有固定的攤位,統一規範管理;同時也能夠提升城市形象。

  據介紹,該市場於今年4月份正式開業,目前已有400餘戶商戶入場,涉及的行業涵蓋所有的農副產品,以及在社會功能上增加了扶貧點和便民修理服務點,更貼近百姓生活。在管理上,該市場為商戶統一辦理營業執照,對商戶的經營行為加以引導和規範,嚴禁短斤少兩,嚴格要求貨品來源明確,做好食品安全監督工作,讓百姓買得放心,讓商戶賺得舒心。

  整治:南昌各個城區正展開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四天現場整改1126次

  此外,自4月24日開始,南昌各個城區的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檢查的主要問題有證照管理情況中就包括營業執照整治、食品經營許可證整治等檢查內容;市場設施安全整治情況包括公平秤設置、通風照明設施情況等內容。

  記者從南昌市市場監管局瞭解到,4月24日-27日,南昌市場監管部門在南昌全市農貿市場的檢查中共發現佔道經營、設施擺放未到位等各種不規範行為1240次,現場進行整改1126次,督促限期整改問題114個。

  方案:通過限期整改和清理整頓力求在短期內取得實質性成效

  針對農貿市場的各類難題,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對於此次重拳整治農貿市場環境秩序,展現“文明”新形象,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南昌市4月26日印發《2020年南昌市城區農貿市場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魅力英雄城 省會顯擔當】南昌累計投入3億打造新農貿市場 成市民眼中“網紅打卡地”

市民在沁園農貿市場放心選購

  為確保百日攻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成立了南昌市城區農貿市場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領導小組,併成立七個工作組,協力推進城區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工作。確定按照落實屬地管理原則,按一個市場配備一支隊伍的要求,成立以屬地鄉鎮(街辦)為主體的綜合整治隊伍,實現全市城區所有非露天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工作的全覆蓋;綜合整治隊伍由鄉鎮(街辦)主要領導總負責,成員由市場監管、城管、交管、商務、消防等部門人員組成。

  方案要求,在集中整治階段(4月25日—6月30日),南昌各城區、各開發區(新區)、市直各有關單位按照屬地管理、權責一致的原則,建立問題臺賬,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整治農貿市場環境髒亂差、秩序混亂等“頑疾”,通過限期整改和清理整頓,力求在短期內取得實質性成效。

  集中整治後,在今年7月中旬,南昌將鞏固和完善農貿市場綜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綜合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