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你越吼,孩子越差勁?該怎麼辦?

俐文


“吼出來”的孩子,一般闖勁比較小,因為在你的“吼出來”教育的孩子,一般幹什麼事情的積極性,都是比較差的。而且你的教育方式,導致他不敢幹什麼事情,都是畏手畏腳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庸人的原因之一。

那麼該如何教育呢?

第一點:鼓勵孩子幹事情,這樣孩子就會有闖勁,而且也不怕事情。

第二點:孩子做錯事情,你可以教育他,哪裡錯了,要讓他意識到自己錯了。你吼出來,孩子意識不到,最終的結果是教育沒有達到目的。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批評指正。


愛詩的胖子


看到問題的描述讓我想到,現在家庭教育裡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家長太難了,社會競爭壓力大,孩子都有個性,不聽話,不好管,孩子理解不了家長的良苦用心;孩子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難了,興趣班補習班,一點自由都沒有,不缺錢,特缺愛,家長理解不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首先我們常常能看家長吼孩子,孩子自尊心受傷,溝通適得其反,這個怪圈是怎麼形成的,希望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到你。

1️⃣ 最大的心魔是父母心裡那個完美的小孩。

每個人的童年裡面一定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不管是考試,還是生活,我們怎麼努力,在父母看來還是比不過那個別人家的完美小孩。但是真的有完美的孩子嗎?中國有句老話,“家家都有難唸的經”。

對於很多中產階級來說,孩子從出生就承載了父母很多未完成的願望,常常能聽到越是平凡的家長越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成就不凡的人生。但要給這些家長潑一盆冷水,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寒門出貴子的情況基本是小概率事件,但這種 “你要比我有出息”這句話帶來的壓力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我身邊就有朋友,自己都已經成家了,還是常常能聽到父母嘮叨著:“就是因為以前你沒努力,所以現在日子過的不如意”。以前遺留的教育問題造成現在的90一代普遍和父母關係不和。

社會精英階層一樣會面對這樣的教育困境,孩子一定要比我優秀似乎是每個孩子頭上的一道緊箍咒,很多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家庭,孩子從小就開始遊走於各種補習機構,鋼琴,主持,遊學,舞蹈,美術,課業,英語。家長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各種班級排滿了孩子的日程,在孩子光鮮的衣著背後你總是能看到一張和年紀不相符的疲憊的麻木的臉。孩子如履薄冰地努力扮演著家長眼中的完美孩子,但總是要面對細微差錯後憤怒的家長。

2️⃣ 每個家長都是人生第一次

要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先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前段時間我和北京的一個幼兒園園長聊育兒的話題,她講的一個細節讓我特別感動,一次她因為錯怪了她女兒,給她的女兒道歉的時候說“你能原諒媽媽嗎,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家長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了,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從嬰兒呱呱墜地的瞬間父母就必須上崗了,這個職業沒有統一的工作操作手冊,一年365天全年無休,沒有假期,沒有薪酬,不能更換職業,這麼不平等的合同還是終身制。父母還必須要愛崗敬業,這麼看父母太難了。

但換個角度,每個孩子從來不是一份必須交出滿分答卷的工作,孩子之於父母更像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當你用時間和愛去陪伴一個孩子長大成人,他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多的驚喜,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喊出“爸爸”“媽媽”,第一次抹著眼淚離開父母去上幼兒園,我特別喜歡臺灣作家龍應臺說的:“父母只是陪伴孩子走過人生的一段路,後面的路要孩子自己走。”

3️⃣ 堅持規則,接納不同,合理的表達情緒

當然教育的話題聊起是愛和包容,但真實的生活往往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孩子總會有把我們激怒的時候,吼孩子的場景也是屢見不鮮。

具體的建議是該堅持的規則一定要堅持,比如安全相關的話題,不能傷害他人和自己,不能亂扔東西;另一些情況是可以接納孩子的不同,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和沙,不愛玩玩具(玩沙和水對孩子的情緒發展也有幫助)當讓最重要的還是表達情緒和看法的方式,吼孩子成人的情緒失控後對成人和孩子的情緒都有有傷害的。

如果要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是對於孩子行為表達意見,建議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首先是蹲下來,和孩子同一高度,表示對於孩子的尊重,然後用平靜的語氣,告訴孩子你看到他做了什麼,你的想法和看法是什麼,最後和孩子討論應該如何做。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


讀小童


許多父母,即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也會發脾氣,也會對孩子大喊大叫。

當孩子表現出逆反行為時,如拒絕寫作業時,父母已經多次告訴過孩子該怎麼做,可仍然亳無效果,很多父母一定會抬高自己的聲音,像機關槍發射子彈一樣,噼裡啪啦把孩子怒吼一頓,就是父母自己知道不應該這樣大喊大叫,但情緒高漲的時候無法忍住心中的怒火,找到一個發洩口就會爆發出來。

經常被吼叫的孩子,對父母的大喊大叫產生了免疫力,開始充耳不聞;經常使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約束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更加有可能出現人身攻擊、言語攻擊和社會退縮,而缺乏積極的行為表現。

其實,當父母對孩子大喊大叫時,等同於再教孩子大喊大叫。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父母成功阻止了孩子的不當行為,事實上父母是在助長孩子的叛逆行為和挑釁行為,而且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對父母大喊大叫。

作為父母很有必要認真思考,從孩子大喊大叫的時候造成的傷害,經常進行自我反思,也就是說要將心比心:想一想當自己的家人老闆或其他人對自己大喊大叫時,自己會有怎樣的回應。比如,自己被別人大喊大叫後產生了消極想法和消極感受,是不是很久都不會消失?自己被別人大喊大叫後,是不是覺得特無能為力?

相信父母經過反思,一定會懂得儘量避免對孩子大喊大叫,從而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為。

在這裡提供一些能夠幫助父母們避免大喊大叫的有效方法。

1、父母要主動傾聽孩子的話。

父母在面對逆反的孩子時,要儘量避免當眾批判孩子,因為當眾批判會讓他覺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指責批評,從而產生防範的心理,就是父母應該主動傾聽孩子的話,讓孩子打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通過理解使自己平靜下來。

當孩子做錯事情時,父母先不要急於對孩子大喊大叫,而要先想好自己到底希望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改變,然後理性的解釋給他聽。

比如孩子的床總是亂七八糟,這時父母要先問一問孩子,自己的床怎樣才算整潔,然後再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不該做什麼,理解孩子的逆反行為也會讓父母的情緒平靜下來。

3、與孩子說話時要低聲細語

在公共場合,低聲細語地和孩子說話,能避免孩子當眾出醜。

首先,父母要平靜地走向孩子,並引起孩子的注意;其次直接盯著孩子的眼睛,停頓一會再說話,如果需要可以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最後簡單扼要的小聲說出要求,語氣要堅定,隨後轉身離開。

4、對待孩子的錯誤要適可而止。

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了代價,那麼父母再去訓導孩子是沒有必要的,這時父母再用刺激的語言辱罵孩子會深深的傷害他的自尊心。

5、提前認清憤怒的信號。

那麼如何處理自己的怒火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憤怒生氣並不意味著我必須對著孩子大喊大叫,如果這樣只是在解題中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因此,父母不要把大喊大叫當做解決問題的一個信號,這樣有利於父母保持清醒,從而減少對孩子的大腳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