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與人道主義同向 中醫藥未來必然更加國際化|中國世界觀007

本期主題:在本次全球抗疫期間中醫藥已然贏得國際社會的一些歡迎,但中醫藥服務全人類的路並不平坦,問題在哪裡?該如何解決?

本期微評:中醫藥的理念和文化層面很好地呼應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中醫藥提倡的“醫者仁心”與今天全球廣泛認可的“人道主義”是同向而行的。在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中醫藥將越來越不可或缺,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本期評論員:邱健行 首屆全國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

本期責編:張寧銳 盧佳靜

醫者仁心與人道主義同向 中醫藥未來必然更加國際化|中國世界觀007

(圖片取自網絡)

作為一名中醫,在這次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我是欣慰的,因為,中醫不但在中國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幫了很多外國的老百姓。

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指導組組長孫春蘭說,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發揮了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的獨特優勢,首次大範圍有組織實施早期干預,首次全面管理一個醫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區,首次中西醫全程聯合巡診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成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

尤為重要的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在抗疫過程中,也選擇或接受了中醫藥方案。比如,中國政府及時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分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並將中國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中醫藥部分翻譯成英文,與國際社會分享;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向63個國家246個團體會員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國先後多次組織開啟國際線上會診模式,中方專家連線伊朗、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比利時、波蘭、塞爾維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瞭解他們的疫情防控形勢及需求;我國有關組織和機構向意大利、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了中成藥、飲片、針灸針等,並選派中醫師赴意大利、柬埔寨等國進行援助……舉不勝舉。

可以說,這場仗,中醫藥在世界上贏得了認可和尊重。我們注意到一些信息:意大利在收到10萬盒抗疫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後,希望再追加10萬盒;德國病毒學家奇納特爾表示中西醫結合療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中醫藥在防止病毒吸附細胞、病毒複製等方面有明顯效果;匈牙利衛生部補充醫學工作委員會主任艾瑞·阿揚道克表示,中醫藥在匈牙利防疫中肯定能發揮獨特作用;美國、荷蘭、英國、匈牙利等多國中醫藥診所的問診人數大增,診所的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更是銷量翻番。除了治病救人,我們也可以看到:中醫藥的理念和文化層面很好地呼應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中醫藥提倡的“醫者仁心”和今天全球廣泛認可的“人道主義”是同向而行的;中醫藥注重整體的文化特點,和“望聞問切”、“君臣佐使”這些醫學理論和醫術要求,與今天世界各國團結協作抗疫、全球治理理念也是遙相呼應的。所以,要藉此機會大力推廣中醫藥文化走向全世界。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問題,實現中醫藥服務全人類的美好願望路途並不平坦:

在一些國家,醫藥法律尚未給予中醫藥合法地位,目前中藥湯劑還無法在很多國家的醫院內使用。比如在意大利,中藥被歸在食品添加劑之類進行管理;在法國,中醫並不能在醫院參加治療;在德國,新冠肺炎病人一般只在隔離醫院與隔離病房接受治療,使用中醫藥必須經過治療醫生同意,等等。

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是中西方文化認同、法律法規的差異較大,這是最明顯的壁壘。二是中藥一般是複方,且來源非常廣泛,自然界的草、谷、菜、果、木、蟲等,皆可分屬性入藥,作用機理也常常是幾種藥品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乏讓西方國家認可的統一、可度量的標準。這與西方現代新藥研發評審系統也不相適應。第三,與各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習慣差異也有關。據我瞭解,當前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捐贈的中成藥、飲片、針灸針、拔罐等十分歡迎,感到療效很好,但由於很多國家沒有煎藥的知識和習慣,實際操作面臨一些困難。有人呼籲把“三方三藥”中的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改劑型為顆粒劑(沖劑),就免去“煎煮”之苦,我覺得這是可行的探索。

第四,中醫藥人才隊伍是中醫藥國際化的短板。

如何讓世界為中醫藥敞開懷抱?如何讓中醫藥更好服務人類健康?如果讓中醫藥文化更好發揮中外民心相通的橋樑紐帶作用?我認為應該重視這三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政府要頂層規劃,持之以恆支持和推動中醫藥服務世界,走入世界各國的尋常百姓家,國外的老百姓若感受到中醫藥療效顯著,政府能看到人民真正獲得實惠,我相信最終各國的法律法規會歡迎中醫藥的;另一方面要積極動員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培育和支持國際化的中醫藥企業和機構的發展;第三,中醫藥行業也要開放心態擁抱世界,擁抱先進的技術,中國醫藥人才隊伍要守正創新,創新層面尤其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在國際社會行醫的能力。中醫藥是這次抗疫的重要武器,新冠肺炎疫情不可能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疫情的終點。當前,中醫藥必須加強國際化;未來,中醫藥必然更加國際化,在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中醫藥將越來越不可或缺。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醫者仁心與人道主義同向 中醫藥未來必然更加國際化|中國世界觀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