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尚書.虞夏書.堯典》)

帝堯明察有才有德之人,親密團結同族之人。族人親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善行,德百官,協調諸侯關係,這樣民眾也隨著變得友善和睦起來。

01

東漢末年,風雲變幻,將相爭鋒,一代梟雄曹操鵲起於誅董之亂,逐鹿於諸侯並起,歷經三十餘年,為曹魏江山打下厚實的基礎。

公元220年,曹丕正式代漢稱帝,是為魏文帝。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然而,僅僅不到三十年,曹魏江山便在一場突入其來的高平陵之變中變得風雨飄搖,並於公元266年,江山易主。

享國之短,在歷代正統王朝中,估計也只有秦和後世的隋可以與它同病相憐了。

每每念及至此,無論專業史者,還是民間百姓,大都對曹魏失國嘆為惋惜。

其一,曹魏不是亡於暴政失德。

事實上,曹魏期間,君明臣賢,對內發展生產,對外息兵養戰。

其二,曹魏也不是亡於氣數將近。

一般王朝末年,江河日下,民生凋敝,暴亂起義此起彼伏。恰恰相反,彼時的曹魏,蒸蒸日上,一派昇平,而且於不久便一統了三國。

那曹魏為何會亡國呢?

一般理解,曹魏可以說是亡於兩個自己人加一個外人。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02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鑑於先前官渡之戰中手下文武官員與袁紹多有通謀,所謂"自己人"如霧裡看花般不可靠的原因,以及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的形勢,曹操迫切地發佈了一道"求賢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易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我現在是求賢若渴,凡是認為自己是個人才,能夠輔佐我一二的,都可以來。我只看重本事大小,無所謂品德高下。

求賢令一下,果然天下人才如食腐的禿鷲一樣,雲集許昌。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望著自己的收穫,曹操得意地笑了,卻不知招來的人才三教九流什麼類別的都有。

在王朝蒸蒸日上之時,這些人為利益所誘,當然是甘願賣命,但是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便立刻可能會改換門庭。

曹操之後,曹丕繼位,看似對其父只重才不論德的任人標準進行了修正,卻實質上比曹操走的更遠。

在大臣陳群的建議下,曹丕出臺了以考察"家世、品德和才能"為內容的九品中正制,並把其作為選任官員的唯一制度。

在這一制度安排下,以司馬懿為代表的門閥士族集團很快便濟濟於朝堂,遍佈軍政各個衙門。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謀略家。

其實,簡歷什麼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司馬懿長壽。

249年,已經71歲,連續熬死曹氏祖孫三代的司馬懿,陡然發動高平陵政變,完全控制了曹魏朝堂。

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又相繼專權,曹魏滅亡也就走上了不歸之路。

03

如果不是魏文帝曹丕一邊扶持門閥士族,一邊對皇親國戚無情地進行打壓的話,即便司馬懿後來功高震主,也不至於生吞曹魏江山。

就拿曹丕最有名氣的兩個弟弟曹植和曹彰來說吧。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黃初三年(222年),曹丕先是封三弟曹植為鄄城王,食邑兩千五百戶,四年又徙封雍丘王,太和六年,徙封浚儀,第二年又封回了雍丘。

黃初二年(221年)曹丕給四弟曹彰進爵為公,三年,封其為任城王。

曹彰早早過世,他的兒子先是被徙封登封,又很快封回任城縣,後來又徙封到了濟南。

表面上看起來,曹丕給他們的待遇也還不錯,但其實他們獲封的都只不過郡王而已,這與漢代近支諸侯親王,少則食邑十幾萬戶,多則食邑幾十萬戶,且在自己的封國內享自由裁量權的待遇比起來,真可謂是天壤之別。

倘若僅他二人如此境遇也就罷了,畢竟他們一個與曹丕有過爭儲風波,一個當面質問過曹丕"先王璽何在",可事實上,曹丕的一二十個兄弟清一色地只配以"虎賁百人",跟一個普通大戶人家的境遇也差不了多少。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以至於,各藩王們名為"藩屏大宗,禦侮厭難",實則在朝廷派駐的監國謁者的監視下,毫無作為一名藩王在當地的威風可言。

更甚者,為了防止藩王之間相互串通,曹丕還嚴格地限制各藩王的人身自由,"婚媾不通,兄弟乘絕,吉凶之問寒,慶弔之禮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兄弟親戚之間,不能通婚,不能走動,不能賀喜,也不能奔喪。多年過去,原本的家人之間生疏得都如同路人了。

文帝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世說新語.文學》)

堂堂封國藩王,被弄得連普通老百姓該享有的基本人權都沒有了,也算是王朝中的奇葩了。

這樣做的一個直接危害是,二十年後,當明帝曹睿託孤時,才發現曹氏宗親由於長期遠離政治中心竟無人可託;三十年後,當司馬懿發動政變時,真正的曹氏皇族卻束手無策;四十多年後,當司馬炎代魏立晉時,曹家人更是作壁上觀,甚至還有不少(比如曹植的兒子曹志等)跑去司馬炎那裡進行攀附。

或許是吸取了漢初七國之亂的前車之鑑,也或許是不想子孫江山在若干年之後被小宗取而代之,曹丕表現出了對親兄弟的極致薄情寡恩,卻不成想最後搬起石頭卻砸了自己的腳。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04

事實上,對皇權真正有威脅的,從來不是地方藩王,而是朝廷權臣。

遠的不說,就拿兩漢來說,四百多年便湧現出了呂雉(嚴格地來說,太后其實也是臣)、霍光、梁冀、何進、董卓,以及一批宦官頭子,還有他們曹家自己,等等一眾的權臣,並數次讓所謂皇權岌岌可危。

反倒是地方藩王,有效地拱衛了王朝江山的穩定。

比如漢初,剷除了呂氏之亂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儘管大權在握,卻依然要乖乖地把皇位交到劉邦的兒子劉恆手中。

不是他們就一定沒有野心,而是因為劉姓諸侯王遍佈四海,又都擁兵自重,他們即使想有點花花腸子也不敢罷了。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中尉宋昌進曰:"群臣之議皆非也。……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疆,……方今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琊、齊、代之疆。……大王勿疑也。"(《史記.文帝本紀》)

歷史證明,只要不是刻意縱容,小宗但靠武裝力量便取代大宗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諸侯即使再強大,跟中央比起來實力還是差得太遠。況且中央政府聚集著能力最卓著的功臣和人才,他們也絕不會容忍地方藩王輕易地入主中央,除非大宗遭遇斷嗣。

除卻春秋戰國的亂象之外,在整個封建時代,成功的案例恐怕也就明成祖朱棣一個,那還是多虧了朱元璋的卸磨殺驢和朱允炆的二貨操作。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周公傳》有曰:"周之宗盟,異姓為後"。

大周朝的諸侯宗盟,異姓要排在同姓的後面。

原因就在於:三千年前,敏銳的周公便認識到,對於家天下的拱衛,同姓永遠都要比異姓來得可靠。

倒不是說多代之後,同姓之間的親情依然那麼濃厚,而是因為,宗室之所以能夠享受種種的特權,完全有賴於王朝的續存,一旦改朝換代,那麼前朝的王侯就什麼都不再是了。

所以,既然是家天下,就要老老實實地同時重用皇族和外姓人才,既所謂“親賢並用”。

用皇族成員以永葆江山顏色,用外姓人才以令江山不斷綻放活力。

兩廂平衡,才能使得江山之船行穩致遠。

曹魏三代而亡,關鍵不在於司馬懿多麼優秀,而在於曹丕的神助攻

如此說來,即便沒有司馬懿,沒有高平陵政變,依然也會有另一個什麼的“懿”,通過某種途徑來吃掉曹魏的江山。

可嘆曹丕,權臣篡位的場景剛過,又值三國尚未統一,容易做大權臣的時節,他卻拼命地扶持士族、打壓宗室,最終落得個短短几十年便草草收場,白白為司馬家做了一鍋肉湯,當真是有些咎由自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