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彰顯大學繼續教育新作為

馬衛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加快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大學繼續教育作為學校與社會聯繫的窗口,是高校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形式。新時期,大學繼續教育需要加快轉型發展,真正把握社會的需要,發揮大學在知識創造、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知識傳播、文化普及等方面優勢,通過擴展大學服務地方的職能,強化大學繼續教育在社會服務中的地位,助推學習型社會構建。

堅持“三性並重”,不斷凸顯大學繼續教育的延展性、社會性、應用性的特點,從重數量規模向注重學生質量轉變、向質量轉型。首先,堅持“延展性”,延展繼續教育學習的內容和時空。繼續教育是人們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從終身學習的視角,繼續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一體的、整合的,兩者共同構成終身教育知識體系;從學習者視角,只有堅持教學內容的延續、銜接性,才能保障學習者個體構建自身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大學繼續教育工作認真瞭解學員的基本情況和真實需求,較為準確的把握學員對接受繼續教育的態度,在時間和空間上為需要接受繼續教育的人員提供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二是堅持“社會性”,緊扣社會需求,轉變辦學模式。應當從多年模擬、效仿普通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中走出來,由單一化辦學模式向多元化辦學模式轉變,加強學校與企業、專業與產業、課程與職業、教學與生產聯繫,形成教育與產業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產教融合創新模式。三是堅持“應用性”,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亟需,大學繼續教育應改變單純學歷教育的模式,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自己的根本職責。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作為高校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的主要突破口。

堅持“三方聯動”,加強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及行政社區的緊密聯繫,推進繼續教育從面向在校學生向面向社會轉化。一是改變繼續教育純學歷教育的模式,由“學歷導向型”向“學習導向型”轉變,以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為重心格局,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作為高校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的主要突破口,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二是以社區教育為抓手,推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通過擴展高校服務地方的職能,通過校地合作、社會培訓等途徑強化高校繼續教育在社會服務中的地位。

堅持“三維融合”,通過文化教育與社會需要的融合、與個人生存、發展的融合,充分發揮繼續教育的市場屬性特徵。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繼續教育,主動適應市場要求,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適應市場的基本機制與制度。從學科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市場本位的開放型模式,由立足校內的封閉型模式向面向社會的開放型教育模式轉變。二是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繼續教育模式,包括校企結合、專業與產業結合、教學與生產結合等,打造“互聯網+”條件下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學習模式。

(作者系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11月18日0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