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暖聞熱評:“一枝春”裝點春滿園--觀點--人民網

【人物】為武漢捐物資的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

【故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輛輛滿載援助物資的貨車,從長樂坪鎮抵達武漢。車上的85噸土特產,是長樂坪鎮17個村的村民肩挑背扛、跋山涉水送出山村的。自2012年至今,武漢市武昌區、蔡甸區一直對口幫扶長樂坪鎮,不僅向當地派駐扶貧幹部、給予資金和產業幫扶,還支持當地衛生院軟硬件建設,每年免費接收醫務人員進修培訓。長樂坪鎮村民一直將這份幫扶情誼銘記在心。疫情突然來襲之際,他們盡己所能,希望能為武漢提供援助。

【點評】

在長樂坪鎮援助武漢的物資上,寫著這樣一句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不只是一種詩意,更包含一種真情。作為貧困山區的被幫扶對象,他們能提供的幫助有限。但正因為“無所有”且“傾其所有”,來自山區的物資才更顯情義之重。“村民們下田下地,大家有什麼就捐什麼。實在沒有新鮮的,就準備家裡的乾貨。”這些援助物資所承載的,是熱騰騰的心意、沉甸甸的掛念。

長樂坪鎮雖與武漢相隔500公里,但盡其所能支援武漢,表達的是投桃報李的深情,體現的是守望相助的厚誼。土豆雖不值錢,卻是用背架背了幾十裡山路運到村委會的;蘿蔔雖不值錢,卻是一家人熬夜挑揀洗刷出來的。長樂坪鎮村民說,雖然物資數量有限,但情義無價。讓無價的情義在循環往復中不斷生長,我們就能在相互扶持中走得更遠。

疫情發生以來,“聊贈一枝春”的故事有很多。有的家境並不富裕,卻拿出積蓄匯往武漢;有的千里馳援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卻把勞務報酬捐了出來;有的捐錢捐防護用品,卻不留姓名只留背影……在疫情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要眾人拾柴、涓滴匯海,就能形成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合力。千千萬萬的“一枝春”匯聚起來,讓我們阻擊了疫魔,逾越了寒冬,迎來了春光滿園。

當前,疫情防控仍然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脫貧攻堅也有許多硬骨頭要啃。要打贏這一場場戰役,離不開繼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理應繼續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只要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我們一定能走向勝利,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網言網語】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份真情讓人感動。

——@修遠

這個故事再一次證明了什麼是“情同手足”。

——@東大東

相互幫襯、相互攙扶,就一定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愛看書的貓頭鷹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7日 05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