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3月下旬以來,除境外輸入病例,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大幅降低。但是,同時“無症狀感染”與核酸檢測“復陽”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4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全國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已達6764例。

隨著4月8日武漢的解封,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或即將復工復學,一邊上班上學,一邊繼續抗疫,這或許將是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必須面對的新常態。然而許多人對於“復陽”和無症狀感染的認知還存在不少誤區,心懷不安甚至恐懼。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林江濤教授表示,絕大多數“復陽”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不具備傳染性,他們構築了群體免疫的防線。

任何傳染病都有無症狀感染者,不必談“陽”色變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我們該如何保護自身安全?“首先,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我們要科學看待:不僅是新冠肺炎,對於很多傳染病來講,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所佔比例也還不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比如說結核病,無症狀感染者能佔約10%~20%左右。對於無症狀感染者,首先要認識到它是客觀存在的;同時,呼吸道傳播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無症狀者因為無症狀,其產生的飛沫和咳痰幾率就比較少,那麼其傳播風險相對來講也是減少的,只要我們平時注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就不必特別擔心。”

繼續戴口罩、勤洗手,少去高風險場所,仍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護

李亮表示,對於傳染病的普遍預防,兩個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衛生。

首先,戴口罩是最有效減少人和人傳播的一種方式。李亮解釋說,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應該繼續保持戴口罩這種習慣,尤其是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辦公場所等,戴口罩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保護,從而避免疫情的傳播。

第二個重要預防措施就是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是一種良好衛生習慣,無論何時都應堅持。而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提高洗手效率也同樣重要。

第三,避免去高風險場所。儘量少去或不去高風險場所或人流密集區域,如果要出入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五一”小長假將臨,還是應儘量減少出遊,最好不要遠行

“五一”假期將臨,不少人開始計劃出遊。對此,李亮表示,還是應儘量減少出遊機會,即使出遊,也要選擇人少的地方,因為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逛公園也要強調兩點:戴口罩和手衛生。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儘量減少與別人接觸的機會,儘量減少近距離交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