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一件藏品,如果對其真仿一無所知是一件煩惱的事;如果見真見仿、無所適從,更是一件煩惱的的事。藏友Wxid就擁有這樣一件有趣的藏品(圖1)。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1-1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1-2


真有真章、仿有仿點。

如果辨真,此玉佩為何種類型(何形何紋)?所見之下似乎難作定論。如果識仿,卻見明顯沁入肌理、工上自然蝕,也定非從“一假皆假”的辨識常規上所能夠斷然否認。

且待細緻玩味——

1、一件玉飾,形、紋難識,不知道雕的是何物,立意不明、表意不清,誠非古玉所見。

2、玉雕件的一面綹裂明顯,沁入肌理,並且沁色顯現自然的暈散、過渡;裂為門,沁入關係合乎自然之理;局部工痕見輕度土蝕,器面與工痕的沁蝕狀態高度關聯一致。上述皆顯示了玉雕的工上自然態(圖2),沁、蝕因素定然見真。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2-1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2-2A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2-2B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2-3


3、工藝痕跡:系掛鑽孔為古工單面管鑽的痕跡特徵——鑽入面的鑽著點位移和鑽出面的敲斷蹦缺;雕琢痕跡剛勁犀利,顯示為典型的明、清砣琢工藝痕跡特徵(圖3)。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3-1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3-2


4、工痕內隨處可見的解玉砂痕;工痕外解玉砂痕不一致:有些部位解玉砂痕跡明顯而有些部位解玉砂蹤跡全無;整器粗糙似未完工卻又見明顯的人為盤玩殘留——包漿(圖4)。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4


5、器形不完全對稱——略向一面側彎(圖5)。

古玉識趣(90):挖綹不淨難去髒 偶遇明清一老仿

圖5


綜述:這是一件明、清仿宋元俏色雕的半成品(或者說廢棄品)玉飾件,形、紋尚未最終完成。

宋元時期盛行留皮的俏色雕,稱為“巧雕”——是玉工利用玉石天然的皮色、顏色,使之融合到創作題材之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一種技法,其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之後歷代均有傳承(參見《古玉玩味(49):宋元玉作俏色雕巧借天然技高超》)。明清時期沿用俏色雕仿古作,此件即是其中之一。

玉雕匠人採用自然沁入的扁卵形料、依料隨形(側彎)地俏色雕琢獸形擺件;俏色雕需要部分利用玉料原皮色,所以只能局部見打磨解玉砂痕。

加工過程中,發現“挖綹去髒”的效果不理想,在初步完成“扎砣”“衝砣”等工藝之後,沒有繼續進一步“磨砣”“透花”和“木砣”“皮砣”等後期工藝,即雕琢工藝進行到一半時而被放棄,成為明、清老仿的半成品遺留。

按說這樣的古工“廢棄件”應該不會隨葬入埋,而工痕上所見的輕度土蝕又說明曾經經過土埋過程,且見明顯的陰陽面,其中故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殘留的包漿說明其曾經流落在民間不斷為有緣人所流轉。

明清老仿半成品,也是不多見的非常難得的一例了,對於揣摩和學習明清制玉工藝,是一件難得的原始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