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沒出獄就成網紅 與網友對罵的主播粉絲破百萬 為何有人愛“審醜”?

上觀新聞訊 2012年,在周某第一次入獄之前,他是一個以偷竊電瓶車為生,

“進看守所就像回家”一樣的慣偷;

2020年,在周某出獄之後,他一下子成了要被30多家“網紅經紀”公司爭著簽約的網紅。

這一切都源於他被捕後說的那句話:“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小偷沒出獄就成網紅 與網友對罵的主播粉絲破百萬 為何有人愛“審醜”?

“看守所比家好”?

周某出獄了:想陪陪父母

如果不是剛出獄就有一大批經紀公司搶著要他,一大波記者對他和他的家人圍追堵截,周某也不會想到自己一恢復自由身就成了“網紅”。

從媒體對周某的採訪中,我們可以梳理出一些周某過去的生平,小學文化,無業,喜歡賭錢,喜歡玩遊戲機、唱KTV,錢用完了就偷竊電動車,然後就入獄了,四次。

這樣的人是怎麼成為這個時代的網紅?就憑他被捕後蔑視法律的“金句”?

沒錯,還真是,在流量就是資本的時代,不管你的身份如何,不管你的行為是刻意惡搞還是本身低俗,就像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預言“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不過,從目前來看,周某還是拒絕了這個成為網紅的機會。

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周某明確表示暫時還沒有公司來和他談簽約的事情,即使有機會也不會簽約的,“簽了合約就是別人的工人,沒有自由了,什麼都是別人說了算。”

8年過去,周某還是不願意打工。根據興寧警方發佈的視頻內容,周某談及當年的“荒唐事”時直言後悔。據紅星新聞,周某談及未來的打算,“不會去偷車了。種點瓜,種點青菜,不去城市裡闖社會了,待在家。”

但和8年前相比,周某還是有點變化。曾經直言“看守所比家好”的周某,出獄之後第一件事,還是想著能回家看看,父母親年紀也大了,“希望多陪一陪他們。”

周某的態度讓很多網友感到驚訝,不少人認為,即使周某現在拒絕了主播簽約,未來等到幾百萬真擺在眼前,也難逃“真香”定律。

娛樂可以多樣

但底線不能突破

周某不是第一個因在看守所說出雷人雷語而被熱點追逐的“網紅”。

另一位“大力哥”趙金龍,在看守所接受媒體採訪時,以演小品的氣勢回顧了他的生平和搶劫犯罪的全過程:

還用問憑什麼麼?我就想搶你唄,還憑什麼?

我什麼都可以不要,我必須得喝大力!

我一瞅錢沒有了,我合計搶根菸吧。煙也沒給我,這搶劫也太失敗了。

因為他的“金句”,“大力哥”服刑期間就在B站鬼畜區成了紅人,出獄之後,也迅速被網絡經濟公司簽下,不過作為主播,除了直播首秀,他並沒能獲得更多的熱度。

說到底,在大部分時候,網友並不在乎主播的身份,他們只在乎能否從主播身上獲得樂趣,哪怕這種樂趣是惡趣味的,是“三觀不正”的。

周某和“大力哥”的走紅,也多多少少讓一些老實本分的“社畜”感到不滿,市民張萌說:“這會不會讓很多人覺得,辛苦奮鬥還不如犯罪之後講一句‘金句’收益來得快?是不是在鼓勵更多的人犯罪不是大事,搞不好還會有意外收穫?”

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以娛樂化的姿態傳播犯罪相關的人和事,是對社會正氣的解構,遺患無窮。

這幾天,相關單位接連發布公告,反對炒作不良流量的行為。

4月20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了一份《關於加強社會化營銷自律促進健康發展的聲明》,表示“對於犯法已經受到法律懲罰,重新迴歸社會,開始正常生活的人,社會應該給予接納包容,但不應以錯誤的世界觀、價值觀為賣點,以此博眼球、引流量,實現所謂的商業變現。

4月21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聲:流量只是一種驅動力,是否導向健康的經濟模式,是否能具有長遠的發展動力,要看流量是否能被引向真正的價值

4月22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最新回應:行業堅決抵制炒作,對於無底線炒作的公司,建議直播平臺與他們的簽約要慎重處理。

無法長久的“審醜”背後

審美去哪兒了

從早期“雷人雷語”不斷的“芙蓉姐姐”“鳳姐”之流,到不久前“喬碧蘿殿下”直播時“意外變臉”、“迷人的郭老師”創建“郭言郭語”,網絡“審醜”之風從未停歇。進入直播時代,競爭激烈的主播、“網紅”們爭搶“成名的15分鐘”愈加激烈,為吸引流量,各種醜態頻出。

在直播平臺上,一個以土味情話+啤酒飲料淋頭為賣點的主播,粉絲數竟然也能達到13萬。

“沒必要對網上‘審醜’的現象大驚小怪,存在即是合理。”在一些人看來,“網絡審醜”與受教育程度、社會經驗和個人性格相關,

“‘五環裡的你看不懂快手裡的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找樂子的方式。更何況這樣的‘樂子’本來就是轉瞬即逝的。”在互聯網平臺公司工作的仝源說,這些所謂的“熱點”,生命週期一般不到一週:“網紅經紀公司也不傻,周某這樣的‘網紅’轉瞬即逝,他沒有相應的文化支撐起長期、固定的直播內容輸出,註定很快就會被淘汰。”

“審醜”不持久卻層出不窮的同時,不少人也發出疑問:“審美”去哪兒了?

“相比裝瘋賣傻式‘審醜’,許多有知識、有才華的人,不願意短平快地輸出內容。”在網上直播過歷史文化的楚先生,每次只有200-300人觀看,但互動情況良好:“文化本身有其連貫性和背景因素,無論是播還是看都有一定門檻。這樣的內容輸出星星點點散落,不可能成熱點的,但不能說沒有價值。”

最近觀看了多場博物館直播的市民蘇洋則認為,許多有品位、有格調的直播,缺少了“人間煙火氣”。“以網絡直播為代表的當代網絡文化,不可否認是斷點式的、去嚴肅化的。很多試水直播的專家學者,把直播和上網課搞混了。如果把歷史當作評書,把國際關係當成侃大山,效果會好很多。”

被網絡改變生活軌跡的普通人

周某不會是最後一人

在流量時代,一不小心就會因為一件小事而變身網紅。比如“髮際線小吳”,比如“淘寶錦鯉”信小呆,如今到了被網友戲謔為“竊·格瓦拉”的周某,其本質不過都是被網絡消費的普通人。

前兩天,在B站上粉絲數突破100萬的孫笑川也是這樣的普通人。

小偷沒出獄就成網紅 與網友對罵的主播粉絲破百萬 為何有人愛“審醜”?

孫笑川的走紅之路很特別,最初直播的時候,粉絲故意用一些只有粉絲才能看懂的梗在彈幕裡戲弄他,孫笑川說:“當時真的不知道怎麼跟粉絲互動,他們說的啥我都看不懂”。但“心機怪”“瘡帝”這樣的綽號,孫笑川還是能看明白的,他決定還擊,在直播中與網友互噴髒話。

於是,每到孫笑川直播,粉絲就集體刷彈幕試圖激怒孫笑川,而孫笑川也是一點就著,操著帶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話越罵越兇。孫笑川越生氣,粉絲們就越高興,彈幕刷得越瘋狂。一來二去,“嘴臭”成了粉絲給孫笑川的標籤,粉絲也熱衷於舉報孫笑川的直播間,在網上給孫笑川羅列各種罪名。在孫笑川最火的那段日子裡,只要有負面新聞登上熱搜,粉絲們一定會齊刷刷地在留言區“@帶帶大師兄(孫笑川的微博) 兇手找到了”,甚至在B站上一條名為“孫笑川幹了哪些壞事”的視頻播放量已接近310萬。

小偷沒出獄就成網紅 與網友對罵的主播粉絲破百萬 為何有人愛“審醜”?

粉絲一邊罵孫笑川,一邊推著孫笑川成名。在慶祝粉絲破百萬的視頻裡,孫笑川自己也說:“小孫有今天,大家都有責任”

可是這樣的“審醜”文化真的正常嗎?

“‘審醜’放大了人性中最基礎的‘惡’,是一種冰冷的圍觀。”學習心理學的周女士坦言,網上流行的“搞笑”,往往是基於對方犯錯、出醜、遭遇尷尬的圍觀,以獵奇之姿實現自我滿足:“但這樣的關注是冰冷的。很多這樣的網紅其實在心理、生存方面都存在問題,他們需要的是後續持久的、實打實的幫助,而不是短暫的喧囂狂歡。”

犀利哥在被炒作過後,重新迴歸街頭拾荒;大力哥的微博停留在了每年一次的生日動態……

小偷沒出獄就成網紅 與網友對罵的主播粉絲破百萬 為何有人愛“審醜”?

畢竟網友只是需要一個能讓他們嗨翻了的“小丑”,可誰又會在嗨翻了之後,還來想著對“小丑”未來生活負責呢?

周某和之前那些形形色色的“網紅”一樣,不是一個終將被流量碾壓成渣的“網紅”符號,而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