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蘇世民:看好中國優質寫字樓和物流資產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不少國家經濟停擺,企業遭受重創。

擅長風險管理,經歷了1987年、2001年、2008年危機,每次都能危中掘金的黑石看到了疫情下的哪些機會?它的1500億美元“彈藥”將打向哪裡?黑石如何看待中國的投資機遇?

日前,黑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的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在中國出版。他接受中國證券報獨家專訪解答了上述問題。

黑石集團

1985年蘇世民與合夥人彼得·彼得森以40萬美元創業,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黑石集團的起點。截至2019年末,黑石資產管理規模5710億美元,涉及私募股權、房地產、對沖基金解決方案、信貸投資等。

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蘇世民:看好中國優質寫字樓和物流資產

黑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 來源:黑石集團

看好中國優質寫字樓和物流資產

中國證券報:黑石是如何應對疫情的?目前關注的投資機遇有哪些?

蘇世民:過去20多年,我們一直在中國積極投資。將來,我們會繼續在中國尋找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遇。目前,黑石集團擁有1500億元的“彈藥”(未投資金)。這些資金可投向高質量的公司和地產項目,為投資者贏得收益,潛在投資目標包含亞洲資產。不過,就當下而言,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障黑石員工的安全以及幫助被投企業渡過難關。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中國商業地產的投資機會?

蘇世民:在地產領域,我們對那些順應發展趨勢的投資主題很有信心。例如,中國在線電商的發展會衍生出很大的倉儲需求和物流需求。我們認為這兩個領域有著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機遇。在中國,我們在核心物資集散中心擁有倉儲物業,我們把這些物業租給了頭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中國的科技公司。我們還關注中國甚至亞洲A級寫字樓,市場對它們的需求依然強勁。

近年來,黑石在中國的商業地產圈非常活躍。例如, 2019年它以15億美元(約合100億人民幣)買下上海長泰廣場,媒體統計,2019年一年黑石在中國地產領域的投資高達200億元人民幣。

中國證券報:您對清華大學的蘇世民學者項目有怎樣的期待?

蘇世民:我希望蘇世民學者項目可以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全球的商業和政治領袖,向他們學習。這是蘇世民項目所能提供的獨特經驗。項目早期,我個人與清華的朋友在很多重大決策上都親力親為,到今天依然對項目緊密跟蹤,投入時間精力。隨著中國和全球的蘇世民學者畢業,項目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擴大。

2013年蘇世民宣佈捐贈1億美元,創辦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之後又為項目籌集了5.75億美元。蘇世民學者項目在2016年首次招生,每年從全球彙集清華園,共同學習生活,為“未來商業和政治領袖”提供認識中國,並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

第一隻基金募資10億美元

1985年離開雷曼兄弟之後,蘇世民與當時雷曼兄弟高管彼得·彼得森攜手創立黑石。而當蘇世民決定去募集創業後的第一支基金時,他定下的目標是10億美元。在此之前,從沒有首次募集的PE基金募集規模達到過10億美元。蘇世民的“雄心”就連合夥人彼得森一開始也難以理解。

中國證券報:1985年當您去募集第一隻基金的時候,你決定募集10億美元。此前,從來沒有首次募集的PE基金募到過這個金額。遇到困難時,您有沒有後悔自己的目標太有“野心”了?

蘇世民:我一直相信如果要投入到一件事中,這件事必須配得上你的熱情。我們希望投入到那種一旦達成會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的事情中去。我相信做任何事都必須投入100%的努力,這意味著一次只能投入地做一件事,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目標。

儘管當時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是上面這種信念驅使我去募集當時規模最大的PE基金。我和合夥人當時還沒什麼投資經驗。但是,我們知道從一個投資者那裡為一隻5000萬美元的基金募來500萬美元或1000萬美元,與為一隻規模更大的基金募來5000萬美元和1億美元的難度是一樣的。當然,基金規模大小要與投資機遇相匹配。你永遠不應該募超過你的審慎投資能力的錢。

1988年黑石剛成立不久,當時35歲的拉里·芬克離職創業。後來拉里芬克與黑石聯合成立“黑石金融管理”的公司。蘇世民和合夥人彼得·彼得森各自拿出250萬美元,黑石合計持有“黑石金融管理”一半的股權,拉里和團隊擁有另一半股權。隨著黑石金融管理公司的發展,拉里團隊與黑石在持股比例上出現分歧。最後,黑石金融管理公司“單飛”。後來,拉里·芬克的公司演化成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管理規模近7萬億美元。

中國證券報:您如何看待與當年與貝萊德的“分手”?

蘇世民:我在書中稱這是一次“英雄主義的錯誤”。我對創業者的建議是:創業者需要保留一定的靈活性。事情會發生變化。這要求你回到談判桌去重新協商你和合作夥伴之前簽訂的協議和商業安排。拉里的才華是卓著的。他在自己負責的領域做得非常成功,並且這一領域有著廣闊的前景。回頭看,我應該找到求同存異的方法。

年輕人應勇於求助

中國證券報:您在書中談到母親是有“雄心”的人,她對您的成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蘇世民:我母親很有“雄心”,我從她那繼承了這一基因。但是有“雄心”和具有創業精神,並不意味著你凡事都冒很大的風險。你需要永遠對經手的事情有把握,並確信做出的決策、開啟的嘗試是會成功的。

我在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和教訓》談到了我小時候的一個“生意”點子。我小時候,我們家在費城開了一個小商店,賣窗簾、床單和其它的家居用品。我當時只有十多歲,我就去跟我父親說希望可以將我們的店擴張到在全國或者至少是賓西法利亞州。我父親拒絕了我的提議。我不懂他為什麼要拒絕。我愛我的父親,但是那時我就明白“企業家精神”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養成的。我的母親與父親非常不同,她對子女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取得成功。

中國證券報:您對中國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蘇世民:我經常對年輕人說,首先,選擇你有熱情的領域。你會發現從事自己真心喜愛的事情會更容易成功。第二,不要懼怕與你所向往的工作領域的人接觸並尋求建議。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回應,以及你將和那個人擁有什麼樣的緣分。

編輯:徐效鴻

➤掛牌價一天暴漲百萬,剎住!“妖盤”興風作浪,嚴管!深圳樓市變局來臨

➤第一大重倉股,茅臺!一季報透露公募基金佈局,對於後市,金牛基金經理這樣看

➤13只互聯網金融中概股全部破發,多隻面臨退市風險,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五部門聯手整治樓市!深圳金融、住建、市場等監管齊發力,嚴查違規資金、炒作房價

➤魔幻的市場!見證歷史,或許就在這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