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廣振按】共享農莊,是休閒農業的一種形態;是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鄉村振興綜合經營發展模式;是“互聯網+農業”大背景下,搭建自然農業生態圈,實現社會優質資源匹配與有效管理的有效方式。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共享農莊,是以充分涵蓋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形式為主要載體,以各類資本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建設運營主體,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場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徵,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服務功能於一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鄉村振興綜合經營發展模式。

1 共享農莊發展空間巨大

從政策的角度上來看

“共享農莊”業態發展可以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2016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三權分置”放活了土地經營權,為包括“共享農莊”在內的現代農村農業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礎。

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下國家正大力鼓勵“旅遊實現鄉村振興”,“共享農莊”業態模式的發展隨之也將愈加清晰。伴隨著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下發,共享農莊成為新的發展風口。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從市場需求上來看

這些年隨著農村人口的大量進城,農村被閒置的資源越來越多,房屋、土地等等都是極龐大的市場,城市中的房屋閒置出現了愛彼迎等一些短租平臺,但是農村這塊的閒置資源還沒有一個大的平臺來進行整合。

現在房產、工程等行業的投資熱逐漸式微,原先在這些行業中積累一定資本的老闆們也在尋求轉型,於是他們開始把目光放在更傳統的農村市場上,促使“共享農莊”的出現非常有前景。

共享農莊的鬧騰,現在還僅僅停留在農業圈內;在農業圈外,共享農莊的影響力可能還沒有前兩年民宿帶來的熱度高。總的來說,共享農莊有市場,但是缺乏一個吸引人的模式,去打開市場。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1 共享農莊的五種模式

產品訂製型

對消費者認養的農作物建立檔案,嚴格按照約定標準進行生產。產品成熟後,按照消費者的要求既可配送到指定地點,也可進行代銷,將銷售收入返還消費者。

休閒養生型

鼓勵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發展特色民宿客棧,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候鳥”前往農莊休閒養生度假。打造“民宿+農地”休閒養生產品,把經營權租賃給“候鳥”人群、城市居民,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

投資回報型

消費者及投資主體通過眾籌等方式募集資金用於發展“共享農莊”,農莊為消費者及投資者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指導、託管代種代養、產品銷售等配套服務,消費者及投資者按約定獲得實物或投資收益回報。

扶貧濟困型

引導消費者及投資主體與貧困村或貧困戶直接對接,消費者認養貧困戶的農作物或者承租貧困戶的農地、農房,貧困戶通過出租土地、房產或以土地、房產入股獲得財產性收入以及通過打理農莊獲得務工收入,實現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文化創意型

立足特色資源,吸引各類藝術家、創客利用品牌設計、故事挖掘、藝術再造、農業科普等文創藝術方式,打造特色農莊。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3 共享農莊的五種共享方式

產品共享

以個人訂製或團購訂製等形式,為消費者提供海南熱帶特色農產品直供、認種、認養等訂製服務。

農莊共享

利用獲得的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或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宅基地,採取合作、租賃等方式,發展共享農莊。

土地共享

將菜地、果園或其它農地劃分為若干小塊,以共享的方式,將其經營權租賃給消費者,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

資源共享

將農場閒置的場所、公共空間等資源釋放出來,以租賃、合作等形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項目共享

以合作方式共建農莊,或共建某一特定的項目,消費者及投資者按約定獲得實物回報或投資收益回報。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4 共享農莊的四大功能

盤活農村資源

共享農莊所實現的是農莊閒置資源的共享,同所有共享經濟業態一樣,也有其“共享交易平臺”,共享農莊的共享交易平臺進行的是鄉村閒置資源的供給以及消費者需求之間的對接。當前農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土地,要想實現鄉村振興,應重視對土地資源的盤活。同時共享農莊中農機以及農村倉儲的共享也減輕了盤活土地資源的資金壓力。

傳承農耕文化

尊重農村發展現狀與其傳統民俗是共享農莊發展的前提,在共享農莊的發展過程中,各種新興技術融入農村發展建設,對農業的生產環境與經營環境形成一種保護。而且隨著共享農莊中各種活動的創辦,田園生活、文創產業等多種模式的完善,將有利於推動城鄉交流的不斷深入,實現農業文化、農耕文化的普及與傳承。

實現多方共贏

“共享農莊”所發展的農莊經濟是小規模卻富含創新性的,且基於農民自願、自主以及自發的參與。農民可以通過共享其閒置資源,或參與共享農莊的建設、發展第三產業成為共享農莊發展業態中的一員,且共享農莊所實現的資產增值收益大部分歸屬農民,實現農民的增收。

除實現農民增收之外,共享農莊合作方也可從中共享收益,而對於農莊消費者而言,也為其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的小憩之地,可以獲得特別的生活體驗。同時,通過共享農莊的帶動,農莊閒置資源實現變現,提升農業綜合收益,也將有利於縮小整個社會的城鄉差距。

引領潮流的新型生活方式

著名的行為科學理論之一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揭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會慢慢由生理需求進階至自我實現的需求,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強烈。共享農莊業態的發展,將會為消費者提供一種關乎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置身於共享農莊,城市消費群體能暫時擺脫煩悶的日常,沉靜浮躁與疲乏的內心,體驗另一種生活。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共享農莊,是休閒農業的一種形態,是“互聯網+農業”大背景下,搭建自然農業生態圈,實現社會優質資源匹配與有效管理的有效方式。這兩年鄉村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概念,其實概念不是關鍵,關鍵是要掌握新農業的運營方法。

之前共享經濟的業態,是從下到上的民間創業行為,這次的“共享農莊”從初期開始,就被政府認可並從政策層面積極推動,在共享經濟模式帶動下和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未來共享農莊發展空間和優勢巨大,必將會成為一種新時尚。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文章 | 特色小鎮旅遊規劃研究

來源 | 網絡

編輯 | 二牛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鄉村振興」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