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前段時間和同事聊天,說起為什麼自己會是一個“佛教文化愛好者”。小時候爸爸媽媽會帶我去寺廟遊玩,並非以虔誠的參拜者的身份,更多的是以遊客觀光歷史文明古蹟的心態。但是耳濡目染,倒也對佛教寺廟的佈局、以及參拜的禮儀,多少有那麼點興趣。不過真正讓我對佛教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可以說是有一點崇拜的感覺,還是因為看了央視的《百家講壇》節目,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專題。錢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對佛教亦有深入研究。在《玄奘西遊記》這個節目裡,錢文忠先生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通過對史籍的研究(《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唐西域記》等),生動有趣地對比了神話小說《西遊記》,與真實歷史上玄奘法師西行求法的經歷。《西遊記》作為中國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在人民百姓之中廣為流傳。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想必也是每一個八零後,反覆觀看並且樂此不疲的經典劇目。唐三藏在劇中帶領師徒四人,前往西天佛國求取真經,一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載譽歸來。和本領高強的徒弟比起來,唐僧拘泥於佛教戒律,不識妖魔鬼怪的真實面目,還經常錯怪大師兄的形象,多少給人一種迂腐,甚至有些愚鈍的感覺。那真實歷史中的玄奘法師,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呢?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想要全面地瞭解玄奘法師,就不得不先考究他所處的年代背景。玄奘具體出生於哪一年,雖然沒有史籍的詳細記載。但是由於法師成年以後的成就,已經是聲名遠播的得道高僧,其圓寂的年份確有詳實記載,於唐高宗麟得元年,即公元664年。但是對於他的享年居然有四種說法,分別是五十六歲、六十三歲、六十五歲和六十九歲,每一種說法背後都有一定的文獻依據。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玄奘在人間活了六十五個春秋。也就是說,玄奘應該出生在公元600年,並非《西遊記》中所述的唐朝貞觀十三年,而是隋朝開國皇帝,文帝的開皇二十年。之所以要糾結玄奘的出生朝代,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僧人往往不是想當就可以自說自話出家便可以的。在古代,人口就是第一生產力,各種農耕、勞作,乃至兵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作為依託。如果老百姓都能夠隨意遁入空門,那對國家以及社會的正常運作,都會產生巨大影響。根據史料記載,玄奘走上學佛之路,是因為受他的第二個哥哥,長捷法師的影響。玄奘的父母大概在玄奘十歲左右時,就已雙雙因病去世,玄奘便跟著他的哥哥,到洛陽的淨土寺開始學佛。剛進寺的時候,玄奘還不是正式的僧人,只能做一個童子,但是他學習非常非常勤奮。在他十三歲那年,正好碰上隋煬帝指派大理寺卿鄭善果,到洛陽剃度十四位僧人。正因為僧人在社會生活中身份特殊,所以要通過嚴格的考試,進行選拔。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當時十三歲的小玄奘,一直傍在考場的門口,磨磨蹭蹭不肯走。鄭善果主持完考試出門,看到相貌出眾的玄奘久久不肯離開,便問他是否想出家為僧。玄奘答曰願意,但是自己“習近業微,不蒙比預”,意思是自己學習佛法時間商短,功力還很淺,沒有資格參加考試。事實上當時的考試有年齡限制,但是機智的玄奘不說自己年齡不達標,卻強調是自己學習的火力尚有欠缺。鄭善果覺得這個孩子非同一般,便又問他為什麼要剃度出家。玄奘的回答又是出乎意料的非同凡響:“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是說,從遠的來講,我要把如來,即釋迦摩尼的佛法繼承下來;從近的來講,我要把佛教發揚光大。鄭善果素以善於鑑別人才著名,他賞識玄奘的佛學修養,又“賢其相貌”,就破格准許他免考入圍。面對旁人的質疑,鄭善果解釋道:“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業。”看來鄭善果慧眼識才倒也不是浪得虛名,以玄奘後來的成就,絕對是配得上“釋門偉業”的評價的。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居士五戒

要講玄奘西行求法,自然免不了介紹佛教的一些禮節背景。比如一些人們所熟知的,清規戒律,在書中也有一定的講解。居士五戒,便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些原則性的惡行相比,飲酒似乎並不能算是什麼大過錯。然而佛教將其列為最基本的戒律之一,就是因為飲酒之後,更容易觸犯其他的四條戒律。這其中,倒也不乏辯證的邏輯關係,顯得十分科學。如果要成為一個正式的僧人,其需要遵守的戒律,則有兩百五十條之多。其細緻程度,甚至規定了飲水過濾的具體規範,否則可能勿飲自然界的微生物,也就犯了殺生的戒律。十三歲的玄奘因緣巧合在洛陽獲得了剃度出家的機會,身處隋唐交接之際,玄奘選擇到長安繼續學習,卻又由於戰亂,輾轉到四川。在當地,得到了一些高僧的高度讚揚與認可,在自己二十一歲那年,正式受“具足戒”。從那一刻起,發誓遵守二百五十條戒律,以弘揚佛法為己任,被國家作為僧人登記在冊,獲發正式的度牒(即當和尚的憑證),成為一個官方認可的僧人。但是玄奘並沒有滿足於自己,在四川取得的成就,而是再次前往長安,繼續求學。當時的長安,正如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描繪的那樣,匯聚了全球各地的商人與僧侶。玄奘就是在這裡,聽到了一位印度著名僧人講經,也因此打開了世界的大門,種下了西行求法的心願。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苦難重重

與《西遊記》裡那些妖魔鬼怪,為了長生不老,紛紛爭奪“唐僧肉”不同,歷史中玄奘經歷的磨難則更加具體與現實。一方面當時唐朝初定,禁止國民出境。玄奘雖然“上表申請”,卻是遭遇“有召不許”的困境。另一方面玄奘自知西行路途艱險,也做了多方面的個人準備工作,包括自學梵文、強健體魄、練習騎馬,乃至刻意練習減少喝水,以應對西部乾旱的氣候與沙漠地形。在明知自己的請求得不到官方支持的前提下,依然決定孤身前往,等待時機。終於,在玄奘二十八歲那年(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農曆八月,長安周圍霜降秋害,莊稼欠收。眼看明年首都便將有饑荒發生,皇帝下詔,讓聚集首都的眾多人口四散各地就食,“隨豐四出”,自由行走。玄奘慶幸自己遇上了這場霜降,便混在了成群結隊離開長安四處就食的隊伍,走上了他的西行求法之路。

好不容易邁出了第一步,但畢竟沒有獲得官方的許可,在大唐境內屢屢遭遇阻撓。先有涼州都督李大亮,“有僧從長安來,欲向西國,不知何意。”幸而只是口頭要求玄奘回頭,卻沒有直接遣返。後遇瓜州州吏李昌xianxin,拿著對玄奘的通緝令,“師不是此耶?”,這樣靈魂的拷問。不曾想這個李昌卻是一個潛心向佛之人,瞭解了玄奘的真實意圖之後,表示“師須實語。必是,弟子為師圖之。”就這樣機緣巧合避開了官府緝拿的壓力,還有更多比無人區更嚴酷的自然環境的艱險。西行之路必經隔壁沙漠,唐朝守將用五烽守住水源,便可以輕易防範國人越境。守衛士兵皆善使弓箭,遇到偷偷取水的人,若不是押解回長安,便是一箭射死。玄奘雖然已經選擇晝伏夜出,但也逃不過在取水時被捕的命運。然而這第一烽的守將倒也十分有意思,得知玄奘就是被通緝的西行僧人,既不遣返也不放行。反而問玄奘願不願意到自己的老家,敦煌發展。但是我們的玄奘法師心意已決,“必欲拘留,任即刑罰,玄奘終不東移一步以負先心。”通過自己據理力爭,反而說服了守將王祥,不但備下糧食飲水,還給玄奘指了一條捷徑,可以繞過兩烽,直接到達第四烽。況且這個王祥還和第四烽的守將頗有交情,知道他也是個信佛之人,引薦玄奘讓他給予幫助。果然,玄奘在第四烽非但沒有收到刁難,還得知了繞過第五烽,到野馬泉取水的重要信息。但是越過了五烽之後,八百里戈壁沙漠,才是真正的考驗。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根據史書記載,玄奘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後,忽然發覺迷路了。在沙漠迷路時很正常的,因為沒有沿途參照物,唯有仰觀星象,靠天吃飯。玄奘迷路之後,心裡非常急躁。然而禍不單行,正當他火急火燎,準備從馬背上解下皮囊喝水的時候,一失手把整個皮囊都打翻了。在沙漠中水是最珍貴的,玄奘在沙漠裡迷了路,找不到野馬泉補充水源,結果會怎樣?在玄奘的傳記當中,非常冷靜、非常客觀,但極其悲愴地用八個字,來描摹他此時此刻所面臨的困境:“千里之資,一朝斯罄。”在這生死存亡之際,玄奘法師也曾考慮往回走,去到第四烽求助。就在他向著東方走出十多里地以後,又後悔了,他想到自己曾經立下的誓言,不斷地問自己:“今何故來?”想著想著,履行誓言的念頭漸漸佔了上風,他再次下定決心:“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有過沙漠行走經歷的人都知道,在既找不到水源又迷路的情況下,如果還要繼續往沙漠深處走的話,基本上就等於把自己的性命託付給了上天。玄奘此刻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準備憑藉著自己的一腔誠心,闖過這一難,萬一失敗,求仁得仁,也毫無所怨。根據史書記載推斷,已經四天五夜滴水未進的玄奘,此時生命已經到達了極限。玄奘也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大概快要結束了。極度睏乏、再也走不動的她,只能任憑自己躺倒在沙地裡,默默地念誦救苦救難觀世音的名號……其實此時玄奘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他一方面覺得生命正在漸漸地離自己遠去,另一方面人本身的求生慾望又讓他無法徹底放棄。於是,根據史書的記載,虔誠的他對菩薩做了一番特別的稟告:“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為什麼說這段祈請詞很特別呢?因為這裡面隱隱含著對菩薩的指責和對菩薩法力的質疑。表面上看來很哀怨,但事實上這是玄奘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所表明的態度:他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付給了佛祖和菩薩。


玄奘就這樣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向菩薩訴說著。到了第五天的夜裡,氣候出現了變化。原本沙漠裡悶熱得像蒸籠的天氣,突然出現了轉機,吹來了陣陣涼風。當時的玄奘本來已經由於嚴重缺水,眼睛幾乎看不出東西。但是這陣涼風吹到身上,讓他頓時感到清涼爽快,簡直如沐寒冰,視力也漸漸恢復。而一直跟隨著他的那匹久經嚴酷環境考驗的老馬,原本一直奄奄一息地趴在他旁邊,這個時候居然也站起來。此時此刻,沐浴在陣陣涼風中的玄奘,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安靜地睡一會兒了。據說在他睡得正香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位身長數丈的大神,表情兇惡,手裡拿著一把長戟,一邊揮舞,一邊對他說:“何不強行,而更臥也?”玄奘一下就被驚醒了,他以前做的夢裡,不是慈眉善目的佛或者菩薩,就是非常美麗的景物,比如大海、須彌山或者蓮花之類的,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僧人一般都是比較相信夢境的。於是奇怪之餘,玄奘還是照著夢裡那位大神的指示,勉強站起來向前走。就在他掙扎著走了差不多十里地的時候,他的那匹又瘦又老的馬突然像煥發了青春一樣,撒腿朝著別的方向飛馳,不知是它馱著玄奘,還是玄奘被它拖著,反正就是一口氣奔出了幾里地,把玄奘帶到了一片非常豐滿的水草地,而在這片草地的不遠處,還有一個小池塘,池水甘甜,平靜得就像一面鏡子。史書中雖然沒有提到這塊地方是否就是野馬泉,但是玄奘和他的馬在這裡又是喝水,又是沐浴,非常安穩地休息了兩天的記載是非常明確的。玄奘認為,這片水草地和小池塘是神佛對他的眷顧,是佛祖救了他的命。就這樣又走了幾天,玄奘終於成功地穿越了莫賀延磧大沙漠,來到了處境以後的第一個國家,伊吾。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攻克了險惡的自然環境之後,玄奘作為一個得到高僧,向西經過的諸多國家,大部分信奉佛教,因此也大多對玄奘施與禮遇。此刻玄奘遇到的困難,反而是很多國王希望留高僧在本國協助治理國家。玄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惜以絕食抗爭,才換來高昌國王放行。同時結拜為兄弟,親自作書二十四封,以供玄奘西行途經各國給予通行。在龜茲國遇到當地僧人的刁難,玄奘也是不卑不亢據理力爭,收穫讚譽。面對不信奉佛教的國家,玄奘同樣因材施教,感化了國王,護他西行。最終抵達印度的玄奘,詳細觀察了印度的風土人情,並在《大唐西域記》中詳實記載。歷經千難萬險的玄奘,終於抵達了心目中至高無上的佛學殿堂,那爛陀寺,求取心目中的佛學聖典,《瑜伽師地論》。經過五年的潛心鑽研,玄奘法師在印度佛教界,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幾次著名的辯經大會中,聲名鵲起。取得真經的玄奘,秉著弘揚佛法的心願,於貞觀十八年,返回大唐。但是作為一個偷渡出境的僧人,朝廷究竟是一個什麼態度呢?心懷忐忑的玄奘,選擇先上書請表,試探官方的態度。根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使節帶回來的不是一般的文書,而是唐太宗的敕令,也就是官方的正式文書:“聞師訪道殊域,今得歸還,歡喜無量,可即速來與朕相見。”這種積極的態度,可能也是玄奘始料未及的。此後唐太宗與玄奘的對話,也展現了兩位智者之間的精彩交鋒。


唐太宗:“師去和不相報?”
玄奘:“玄奘當去之時,已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奶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
明明當年是唐太宗自己下令,國人不得出境,現在反過來問玄奘出行為什麼不事先通報。而早已深諳世俗之道的玄奘,回答得也相當巧妙。比重,不談當年是國家不允許,就輕,單說自己誠心還不夠大,所以沒有獲准。然而一心求法,坦承自己的行為的確是私自出境,違反了法令,自己也感到非常地慚愧。給足了唐太宗面子。
唐太宗:“師出家與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朕甚嘉焉,亦不煩為愧。”
唐太宗當然不能贊同玄奘的偷渡行為是正當的,即使現在玄奘已經載譽歸來,因為這關係到國家政策的嚴肅性。因此,他對玄奘說,師父您既然已經出家了,就跟俗人不一樣,這意思是變相地說我當年講禁止出關時針對俗人的,沒針對僧人,而您根本就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求法,對百姓蒼生是有好處的,我已經非常嘉許,難道還用您去慚愧,還用您擔心什麼?

唐太宗:“但念彼山川阻遠,方俗異心,怪師能達也。”
玄奘:“既賴天威,故得往還無難。”


唐太宗:“此自是師長者之言,朕和敢當也。”
唐太宗好奇玄奘遠赴西域,如何孤身往返。玄奘沒有向皇帝大吐一路遇到困難的苦水,反倒說是靠了陛下的威望,得以沒有遇到阻撓。雖然不免有一點阿諛奉承的嫌疑,但卻不失為明哲保身的精妙回答。唐太宗回應的這一句,這只不過是師父您的長者厚道之言,我哪裡敢當。也體現了一個君王明察千秋,禮賢下士的大度之情。
雖然史實並不像《西遊記》裡描寫的那樣,唐三藏是奉唐王諭旨,西行求法,甚至被封為御弟。但是從這一段玄奘回到長安,和唐太宗的對話來看,玄奘法師的成就得到皇室的認可,並且其後一直在長安翻譯經書,確實是一段為眾人口口相傳的佳話。

11月讀書分享——《玄奘西遊記》

《瑜伽師地論》

如果說不少人對於足球的熱愛,是源自對於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球星的崇拜。那我對佛教文化的興趣,不得不說,就是被玄奘西行求法,執著的信念所折服。是什麼樣的魅力,讓玄奘在已經中國已經小有成就的時候,不顧路途遙遠和艱難險阻,毅然決然西行求法。又是怎麼樣的機緣巧合,讓玄奘每每總能化險為夷,攻克難關登上更高的山峰。這部正是佛教所講的,“緣”和“悟”嗎。我並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但是我同認同,信仰是可以給人以超乎尋常的力量的。玄奘的精神也將永遠激勵著我,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前進。
玄奘圓寂前,他的弟子問:“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您是不是已經決定可以生到彌勒佛淨土呢?
玄奘回答說:“得生。”
這是玄奘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兩個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